用于竖琴的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6373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05:39
音板(5)包括木板(15,16),该木板具有细长的近似为梯形的形状,该木板在前表面上设置有中央纵向成形弦承载件(18),并且该木板在相反侧上设置有中央成形加固件或梁(20)、以及相对于加固梁(20)对称地设置的两个侧面成形件或声频干扰条(19)。加固梁(20)的横截面具有中央部分(20a)以及两个相邻的对称侧面部分或翼状件(20b),该中央部分具有增加的高度或厚度(T),该侧面部分或翼状件具有朝向外部以凹入弧形剖面(20c)逐渐减小直至预定的最小值(t)的高度或厚度。加固梁(20)的侧面部分或翼状件(20b)的高度或厚度的最小值(t)在1mm至5mm之间,并且至少在加固梁(20)的下半部中,加固梁(20)的每个所述侧面部分或翼状件(20b)的横向宽度(w)在中央部分(20a)的横向宽度(W)的约2/3至3/3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竖琴的音板本专利技术涉及竖琴,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竖琴的音板(sound board,共鸣板)。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音板该音板包括木板,该木板具有细长的近似为梯形的形状,该木板在前表面上设置有中央纵向成形弦承载件,并且该木板在相对侧上设置有中央纵向成形加固件或梁(具体由例如原始山毛榉等的木材制成)、以及相对于该梁对称地设置的两个侧面成形件或声频干扰条(sound bar),并且其中,加固梁的横截面具有中央部分以及两个相邻的对称侧面部分或翼状件(wing),该中央部分具有增加的高度或厚度,这些侧面部分或翼状件具有朝向外部以凹入弧形剖面逐渐减小直至预定的最小值的高度或厚度。在音乐会竖琴中,通过粘附地结合并排地设置的由(例如)云杉制成的约20个板材(plank)制成这种类型的音板,以得到具有例如为I. 3cm的基本恒定厚度、约为55cm的最大宽度以及约为140cm的长度的木板。接着用(例如)杉木板胶合该木板的外表面或侧面,该杉木板具有约为Imm的厚度,并且具有必要的美化作用。在随后的阶段中,使该木板像具 有平的表面的楔子一样逐渐变细,并且在底座处的厚度为IOmm且在顶部处的厚度为2. 5mm(包括胶合层)。将由(例如)原始山毛榉制成的加固梁在纵向轴线上粘附地结合在由此制成的板的内表面或反面或侧面上,并且同时,将由(例如)脱水山毛榉制成的成形弦承载件紧固在外表面或侧面的轴线上,并且接着将弦箍(string ferrule)设置在所述成形弦承载件中。至今,用于音乐会竖琴的音板以一种完全传统的方式设计并制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这样制造的音板使得该音板具有更高的结构抵抗力、更好的声音输出以及用于长使用寿命的最适宜且稳定的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和其他目的通过以上限定的类型的音板来实现,该音板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梁的侧面部分或翼状件的高度或厚度的上述最小值在Imm至5mm之间,并且其中,至少在加固梁的下半部中,加固梁的每个所述侧面部分或翼状件的横向宽度在中央部分的横向宽度的约2/3至3/3之间。由于这些特征,相对于根据现有技术的音板的加固梁,该加固梁通常横向地更宽并且更浅或更薄。根据另一特征,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音板中,在所述木板的相反侧或后表面上在中央加固件和所述板的每个纵向侧边缘之间形成有减重凹槽(lightening recess),在平面图中,该减重凹槽具有基本为三角形的形状,相应的声频干扰条在该减重凹槽中延伸。有利地,在所述凹槽中,木板的厚度减少一定的量,该量在接近上块体时的1%至接近琴身底部时的25%之间变化。该解决方案使得音板更有弹性,并且使得可以从加固梁的区域朝向声频干扰条(在此包含更大的弯曲应力)传递板的部分变形并且因此传递部分横向应力。因此,相对于根据现有技术的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音板具有明显更好的总体弹性,并且还将临界应力保持在低很多的水平。通过以下参照附图仅以非限制性实例的方式给出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I是音乐会竖琴的立体图;图2是 用于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音板的竖琴的琴身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2中示出的音板的相反侧或背面的立体图;图4是前面的图中示出的音板的分解立体图;以及图5是前面的图中示出的音板的横向横截面图。在图I中,音乐会竖琴整体上标记为I。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该竖琴包括基本垂直的柱状件2,该柱状件从底座2a向上延伸。已知的是,颈部3从柱状件2的顶部延伸,并且所述颈部的远端与整体上标记为4的琴身的顶部连接。琴身4包括音板5,该音板的外围边缘与中空体6牢固地结合,该中空体的形状总体上基本类似半截锥。竖琴I包括多根弦S,弦的一个端部紧固至颈部3,并且弦的另一个端部锚定至音板5。具体参照图2、图4和图5,在所示实施例中,琴身4的中空体6具有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包括-底部部件或琴身底部7、以及顶部件或上块状件8,该底部部件或琴身底部有利地设置有开口 7a ;顶部件具有相对于琴身底部7的横向尺寸显著减小的横向尺寸;-中央纵向板条或背板9、以及两个对称的侧面板条或板材10(具体参见图5);板条9和10在琴身底部7和上块状件8之间延伸;以及-多个纵向交错的横向加固件或桥状件11;每个桥状件11具有连接至中央板条或背板9的中间部分11a、以及连接至侧面板条或板材10的端部部分Ilb (图5)。在所示实施例中,支承结构包括四个桥状件11,并且中央板条或背板9在端部和每对连续的桥状件11之间具有五个细长形状的相应开口 9a。外壳12连接至上述支承结构,该外壳具有近似为半截锥的形状并且例如由多层枫木木板形成,该多层枫木木板弯曲并粘合至背板9的外表面、侧面板条或板材10以及桥状件11的外表面、以及琴身底部7和上块状件8的外表面。如以上已经提及的,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琴身4中,板条9、10和桥状件11具有用于相互接合的相应部分,这些相应部分具有至少部分地彼此穿插的基本互补的横向剖面。具体参照图5,在每个桥状件11的中间部分Ila中预先设置有凹入的座部(recessed seat)llc,以用于与中央板条或背板9接合,所述凹入的座部具有基本如同方形的沟槽且与该板条或背板9的横向剖面互补的横向剖面形状。为与侧面板条或板材10接合,桥状件11的端部部分Ilb每个具有凹入的座部lld,并且该凹入的座部具有基本为L形、优选地具有圆形顶点、与所述侧面板条或板材10的横向剖面互补的横向剖面。在桥状件的凹入的座部Ilc和Ild与纵向板条9和10的相应表面之间放置有粘合剂。通过互连件(特别是螺钉或类似物)进一步加固并稳定板条9、10和桥状件11之间的接合,这些互连件有利地从板条9、10的外表面插入,并且这些互连件穿过这些板条9、10延伸并且随后插入到桥状件11中。如特别在图5中看到的,桥状件11和板条9、10的外表面的横向剖面彼此连续地连接,从而以相同的方式形成单个拱形剖面。如以上已经指出的,板条9、10的面朝中空体6的内侧的表面有利地是平的。然而,这些板条的外部或外表面可以有利地凸出,并且具有例如约为2_的相对包含的最大弯曲拱形。以本身已知的方式,音板5具有这样的横向宽度,S卩,该横向宽度在琴身底部7的方向上相对于外壳12的横向宽度逐渐地变宽。音板5的外围边缘与外壳12、以及相关的支承结构9-11之间的接合通过一对对称的翼状件13 (例如由胶合板制成)实现,这些翼状件粘合至侧面板材或板条10,并且向外伸出超过外壳12 (图5)。利用夹板(splint)或小带条(band) 14 (例如由杉木制成)通过粘·合剂结合将翼状件13的远端边缘连接至音板5。有利地,以本身已知的方式,音板5包括主木板15以及外层胶合板16 (图4和图5)。主板15有利地通过插入夹板14而粘合至翼状件13,并且该连接有利地例如通过螺钉而稳定,这些螺钉从板15的外部穿过夹板14而旋拧。成形弦承载件18在中央紧固在音板5的外侧或前表面上(图2、图4和图5)。纵向成形加固件或梁20在中央紧固在音板5的后表面或相反侧上,并且两个侧面成形件或声频干扰条19对称地紧固在距离音板的侧面一定距离处(具体参见图3和图5)。如在图5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的,加固梁20具有基本为矩形的中央部分20a以及两个相邻的对称侧面部分或翼状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15 IT TO2010A0005121.一种用于竖琴(I)的音板(5),所述音板包括木板(15,16),所述木板具有细长的近似为梯形的形状,所述木板在前表面上设置有中央纵向成形弦承载件(18),并且所述木板在相反侧上设置有中央成形加固件或梁(20)、以及相对于所述加固梁(20)对称地设置的两个侧面成形件或声频干扰条(19),所述中央成形加固件或梁由例如原始山毛榉等的木材制成,并且其中,所述加固梁(20)的横截面具有中央部分(20a)以及两个相邻的对称侧面部分或翼状件(20b),所述中央部分具有增加的高度或厚度(T),所述侧面部分或翼状件具有朝向外部以凹入弧形剖面(20c)逐渐减小直至预定的最小值(t)的高度或厚度;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尔曼多·贝尔蒙登乔治·佩拉诺
申请(专利权)人:NSM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