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水检测定位系统以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1212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漏水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漏水检测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该系统包括供电电源、定位感应线、定位电源线和辅助电源线,所述定位电源线连接于定位感应线的两端,所述定位感应线的前端与供电电源一极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线的前端与电源另一极连接,所述定位电源线尾端与辅助电源线的尾端断开,在无漏水的状态时定位感应线和定位电源线均未与辅助电源线导通,在存在漏水的状态时定位感应线通过漏水点与辅助电源线导通,检测方法为检测流过定位感应线经漏水点到达辅助感应线的电流,据此结合定位感应线长度L来定位漏水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对漏水点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漏水检测
,特别是指一种漏水检测定位系统以及装置。其中定位方法通过建立功能模块构架,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系统来完成。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信息化机房、智能化大厦中铺设有大量电力输送和信号传输电缆,这些电缆可能因为窗户、自来水管、消防水管、暖气管、空调管等渗水或漏水造成电缆短路和信号传输故障,导致设备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或设备损坏;长期积水,还会造成设备锈蚀或其他严重的事故。如何准确发现漏水地点,及时采取维修、堵漏等措施,是减少设备损坏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目前已有针对于此的漏水检测定位系统,一般设置两根感应线并通以恒定的电流,当附近有水时,两根感应线会出现短路,然后控制器通过获取信号线获取相对应的电压、电流信号,再根据电压、电流与电阻之间的线性关系,控制器可以计算出漏水的相对位置,然后通知管理者进行排水维修,使系统修复正常运行。但该定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感应线的电阻值可能会随着环境温度等环境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由于该系统环境电磁干扰较多,电流和电压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噪声从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无法准确定位。另一方面,由于需要两根感应线以及信号线、检测线等辅助线路,同时还需要分别设置检测电压和电流的装置,因此总体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不受感应线电阻值变化以及环境电磁干扰影响从而能准确定位漏水点的漏水检测定位系统以及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了一种漏水检测定位系统,包括供电电源、定位感应线、定位电源线和辅助电源线,所述定位电源线连接于定位感应线的两端,所述定位感应线的前端与供电电源一极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线的前端与电源另一极连接,所述定位电源线尾端与辅助电源线的尾端断开,在无漏水的状态下定位感应线和定位电源线均未与辅助电源线导通,在存在漏水的状态下定位感应线在漏水点与辅助电源线导通。其中,所述漏水检测定位系统包括实时获取供电电源输出总电流I的总电流检测单元和实时获取定位电源线电流I2的定位电流检测单元,还包括自动获取总电流检测单元和定位电源线电流的检测数据并自动计算漏水位置的数据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漏水检测定位系统还包括辅助感应线,所述辅助感应线连接于辅助电源线两端,所述定位感应线在漏水点经辅助感应线与辅助电源线导通。优选的,所述定位感应线的前端与供电电源正极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线的前端与电源负极连接。另一优选的,所述定位感应线的前端与供电电源负极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线的前端与电源正极连接。采用以上漏水检测定位系统的一种漏水检测定位方法,检测流过定位感应线经漏水点到达辅助感应线的电流,据此结合定位感应线长度L来定位漏水点。其中,所述的流过定位感应线经漏水点到达辅助感应线的电流包括电源输出总电流I和定位电源线电流I2。其中,所述定位方法为根据计算公式                                                计算漏水点沿感应线到达供电电源的距离L1,其中L为感应线长度,I为供电电源输出总电流,I2为定位电源线电流。其中,所述定位过程中多次获取电流数据,并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获得定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正常环境下,由于定位电源线、辅助电源线和定位感应线均未形成回路,所以电路中没有电流,当产生漏水时,感应线与辅助电源线短路导通,因此形成了两路电流回路:一路从供电电源的一极经定位感应线在漏水点的前半段(该段长度即漏水点距供电电源的距离)至漏水点,然后经辅助电源线至供电电源的另一极;另一路从供电电源一极经定位电源线和定位感应线在漏水点的后半段至漏水点,然后经辅助电源线至供电电源另一极。根据这两路电流回路即可建立一个仅与两个回路的电流值以及感应线在漏水点前后半段的电阻值之比相关的方程,又因为结合电阻值的计算公式可将漏水点前后半段的电阻值之比转化为长度之比,同时定位感应线前后半段之和即定位感应线的总长,因此结合定位感应线总体长度和流过定位感应线经漏水点到达辅助感应线的电流即可定位漏水点。本专利技术在计算定位过程中无需涉及到感应线的具体电阻值,因此定位感应线的电阻值变化不会影响定位结果;同时仅需在在供电电源附近设置两个电流表检测电流,无需检测电压值,更无需长距离传输检测数据,因此不会受到电磁干扰,检测定位结果准确,有效的提高了对漏水点定位的准确性,提高了检测定位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可仅用一根感应线,也不需要电压检测装置,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漏水检测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的实施例1是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漏水检测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的实施例2的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漏水检测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的实施例3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漏水检测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如图1所示,包括:供电电源4,前端连接供电电源4负极的辅助电源线3、前端均连接供电电源4正极的定位感应线1和定位电源线2,所述定位感应线1尾端连接定位电源线2尾端;还包括实时获取供电电源4输出总电流I的总电流检测单元(图中未示)和获取定位电源线2电流I2的定位电流检测单元(图中未示)以及自动获取总电流检测单元和定位电源线2电流的检测数据并自动计算漏水位置的数据处理单元(图中未示)。在检测过程中,定位电源线2与辅助电源线3断开不构成回路。当没有漏水发生时,本系统中没有电流产生,数据处理单元可判断有没有漏水发生。当有漏水发生时,定位感应线1和辅助电源线3在漏水点5短路,即定位感应线1与辅助电源线3导通,此时形成了两条电流回路:一路从供电电源4的正极经定位感应线1在漏水点5的前半段(该段长度即漏水点5距供电电源4的距离)至漏水点5,然后经辅助电源线3至供电电源4的负极;另一路从供电电源4正极经定位电源线2和定位感应线1在漏水点5的后半段至漏水点5,然后经辅助电源线3至供电电源4负极。根据这两路电流回路即可建立一个仅与两个回路的电流值以及感应线在漏水点5前后半段的电阻值之比相关的方程,例如设感应线在漏水点5的前半段的电阻值为R1,感应线在漏水点5的后半段的电阻值为R2,流经定位感应线1在漏水点5的前半段的电流为I1,流经定位电源线2电流为I2,则根据基洛霍夫定理有(1),又设感应线在漏水点5的前半段的长度为L1,感应线在漏水点5的后半段的长度为L2,根据电阻值的计算公式可将公式(1)化为(2),其中ρ为定位感应线的电阻率,A为定位感应线的横截面面积的倒数,根据公式(2),简化可得(3),设定位感应线1长度为L,即L=L1+L2,又因为I1+I2=I,I为供电电源4的输出电流,因此公式(3)可转化为(4),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供电电源4输出总电流I和定位电源线2电流I2,据此结合定位感应线1长度L,根据公式(4)即可计算出L1,即可知沿定位感应线1漏水点5距供电电源4的距离,从而实现对漏水点5的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水检测定位系统,包括供电电源、定位感应线、定位电源线和辅助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电源线连接于定位感应线的两端,所述定位感应线的前端与供电电源一极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线的前端与电源另一极连接,所述定位电源线尾端与辅助电源线的尾端断开,在无漏水的状态下定位感应线和定位电源线均未与辅助电源线导通,在存在漏水的状态下定位感应线在漏水点与辅助电源线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水检测定位系统,包括供电电源、定位感应线、定位电源线和辅助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电源线连接于定位感应线的两端,所述定位感应线的前端与供电电源一极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线的前端与电源另一极连接,所述定位电源线尾端与辅助电源线的尾端断开,在无漏水的状态下定位感应线和定位电源线均未与辅助电源线导通,在存在漏水的状态下定位感应线在漏水点与辅助电源线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水检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供电电源输出总电流I的总电流检测单元和获取定位电源线电流I2的定位电流检测单元,还包括自动获取总电流检测单元和定位电源线电流的检测数据并自动计算漏水位置的数据处理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水检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感应线,所述辅助感应线连接于辅助电源线两端,所述定位感应线在漏水点经辅助感应线与辅助电源线导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水检测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感应线的前端与供电电源正极连接,所述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瑞坤符玲徐海波周凡杨志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