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护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779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抗菌防护面料,包括表层的防护层以及内层的抗菌舒适层,所述的防护层由锦纶纤维与氨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抗菌舒适层由经线和纬线相互编织而成,所述的经线由添加银离子的碳纤维与真丝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纬线由纳米银离子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采用锦纶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使面料及耐磨损又具有耐气候的性能,可以使得面料耐用用带有银离子的纤维与面料混纺,不但可以有效的去除人体表面滋生的细菌,除去产生的异味,同时穿着也舒适,吸湿透气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护面料
技术介绍
我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之后,纺织工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纺织工业面临着传统的产品品种因缺乏新面貌、新功能而正在不断地逐渐退出国际市场的新形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纺织设备因效率低、用工多、适应性差、成本高而难以继续。我国纺织工业的用工成本从国际市场上来看仍然占有一定的有时,但这一优势正在丧失之中。目前,如一些工厂内,由于环境比较差,穿着厚实的工作服工作容易出汗,由于长 时间工作而导致不能有效清理身上的卫生,容易产生细菌以及一些身体上的臭味,此类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和解决,给工作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耐气候、抗菌除臭的抗菌防护面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菌防护面料,包括表层的防护层以及内层的抗菌舒适层,所述的防护层由锦纶纤维与氨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抗菌舒适层由经线和纬线相互编织而成,所述的经线由添加银离子的碳纤维与真丝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纬线由纳米银离子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层中锦纶纤维与氨纶纤维的编织比为3 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经线中添加银离子的碳纤维与真丝纤维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8%和92%,所述的纬线中纳米银离子县委与粘胶纤维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4%和96%ο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层的厚度为I. 8mm-2. 4mm,所述的抗菌舒适层的厚度为O. 6mm-1. 4mm。本专利技术所述为一种抗菌防护面料,采用锦纶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使面料及耐磨损又具有耐气候的性能,可以使得面料耐用用带有银离子的纤维与面料混纺,不但可以有效的去除人体表面滋生的细菌,除去产生的异味,同时穿着也舒适,吸湿透气性好。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抗菌防护面料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 附图中各标记如下1、防护层,2、抗菌舒适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所述为一种抗菌防护面料,参见图I所示,包括表层的防护层I以及内层的抗菌舒适层2,所述的防护层I由锦纶纤维与氨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抗菌舒适层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编织而成,所述的经线由添加银离子的碳纤维与真丝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纬线由纳米银离子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层I中锦纶纤维与氨纶纤维的编织比为3 :2。进一步地,所述的经线中添加银离子的碳纤维与真丝纤维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8%和92%,所述的纬线中纳米银离子县委与粘胶纤维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4%和96%。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层I的厚度为I. 8mm-2. 4mm,所述的抗菌舒适层2的厚度为0. 6mm-1. 4mm。银离子与细菌接触反应后,造成微生物固有成分破坏或产生功能障碍。当微量的银离子到达微生物细胞膜时,与微生物细胞膜牢固吸附,同时银离子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 内,使蛋白质凝固,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细胞丧失分裂繁殖能力而死亡。银离子还能破坏微生物电子传输系统、呼吸系统和物质传输系统。当菌体失去活性后,银离子又会从菌体中游离出来,重复进行杀菌活动,因此其抗菌效果持久。本专利技术所述为一种抗菌防护面料,采用锦纶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使面料及耐磨损又具有耐气候的性能,可以使得面料耐用用带有银离子的纤维与面料混纺,不但可以有效的去除人体表面滋生的细菌,除去产生的异味,同时穿着也舒适,吸湿透气性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抗菌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的防护层以及内层的抗菌舒适层,所述的防护层由锦纶纤维与氨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抗菌舒适层由经线和纬线相互编织而成,所述的经线由添加银离子的碳纤维与真丝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纬线由纳米银离子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菌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层中锦纶纤维与氨纶纤维的编织比为3:2。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菌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线中添加银离子的碳纤维与真丝纤维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8%和92%,所述的纬线中纳米银离子县委与粘胶纤维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4%和96%。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菌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层的厚度为I.8mm-2. 4mm,所述的抗菌舒适层的厚度为O. 6mm-1. 4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抗菌防护面料,包括表层的防护层以及内层的抗菌舒适层,所述的防护层由锦纶纤维与氨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抗菌舒适层由经线和纬线相互编织而成,所述的经线由添加银离子的碳纤维与真丝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纬线由纳米银离子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采用锦纶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使面料及耐磨损又具有耐气候的性能,可以使得面料耐用用带有银离子的纤维与面料混纺,不但可以有效的去除人体表面滋生的细菌,除去产生的异味,同时穿着也舒适,吸湿透气性好。文档编号B32B27/02GK102963083SQ201210491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专利技术者常少东 申请人:常熟市东鑫经纬编织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的防护层以及内层的抗菌舒适层,所述的防护层由锦纶纤维与氨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抗菌舒适层由经线和纬线相互编织而成,所述的经线由添加银离子的碳纤维与真丝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纬线由纳米银离子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编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少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东鑫经纬编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