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348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本体以及绕装在本体上的绝缘子串,其特征在于:在本体内部设有一电阻分流器,所述电阻分流器的一端与高压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低压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相比,具有无铁芯绝缘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重量轻、线性度好、动态范围大、无饱和现象、输出信号可直接与微机化计量及保护设备接口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属于电子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在电力系统大都使用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测量一次电流,二次为计量、控制、保护等设备提供电流信号,它一般输出是5A或者1A。随着电压等级提高和传输容量的增大,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呈现出以下缺点1、绝缘结构复杂、体积大、造价高;2、动态范围小,出现的谐波暂态信号容易使保护产生误动作,线性度不好,电流较大时,会出现饱和现象,影响二次保护设备正确识别故障;3、输出不能直接与微机化计量及保护设备接口 ;4、易产生铁磁谐振、易燃、易爆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存在铁磁谐振隐患,暂态特性好的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本体以及绕装在本体上的绝缘子串,其特征在于在本体内部设有一电阻分流器,所述电阻分流器的一端与高压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低压输出端连接。本技术与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相比,具有无铁芯绝缘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重量轻、线性度好、动态范围大、无饱和现象、输出信号可直接与微机化计量及保护设备接口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A的剖视图。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本体,2.绝缘子串,3.高压输入端,4.低压输出端,5.电阻分流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本体I以及绕装在本体I上的绝缘子串2,在本体I内部设有一电阻分流器5,所述电阻分流器5的一端与高压输入端3连接,另一端与低压输出端4连接。本技术与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相比,具有无铁芯绝缘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重量轻、线性度好、动态范围大、无饱和现象、输出信号可直接与微机化计量及保护设备接口等优点。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本体以及绕装在本体上的绝缘子串,其特征在于在本体 内部设有一电阻分流器,所述电阻分流器的一端与高压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低压输出端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本体以及绕装在本体上的绝缘子串,其特征在于在本体内部设有一电阻分流器,所述电阻分流器的一端与高压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低压输出端连接。本技术与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相比,具有无铁芯绝缘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重量轻、线性度好、动态范围大、无饱和现象、输出信号可直接与微机化计量及保护设备接口等优点。文档编号H01F38/30GK202771946SQ201220295940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陈忠, 丁建明, 李建飞, 瞿华, 缪世军 申请人:南通东源互感器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本体以及绕装在本体上的绝缘子串,其特征在于:在本体内部设有一电阻分流器,所述电阻分流器的一端与高压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低压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丁建明李建飞瞿华缪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东源互感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