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3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属于农机部件技术领域。该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插秧机秧架下部的主要由皮带辊和回转绕装于皮带辊上的皮带构成的皮带拨动机构,所述皮带辊上装有位于皮带侧边的棘轮,所述棘轮的外周边高过皮带外表面。在插秧机的秧架装上该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后,使用时既能有力拨动秧块下移,又能确保秧块下移后的位置精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秧机的秧架上用于拨动秧块的机构,属于农机部件

技术介绍
插秧机工作时,放置其秧架上的预培秧苗块需定时向下移动。据申请人了解,现有插秧机向下移动其秧架上的预培秧苗块时,主要采用两种拨动机构,一种是皮带拨动机构,另一种是棘轮拨动机构。皮带拨动机构是通过运动的皮带与秧块的摩擦带动秧块下移,该拨动机构因皮带与秧块作用面大,所以拨动力较好;但由于皮带与秧块只是浅接触,同时加上秧架本身的水平往复运动,因此秧块容易在秧架上水平窜动,造成秧块对应秧门位置的误差,从而影响送秧块的精确度。棘轮拨动机构由于具有能深入秧块的齿状突起,因此对秧块的定位效果较好,但由于作用面积小,拨动秧块下移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将该拨动机构安装于插秧机的秧架上,应当能够在具有足够秧块下送能力的同时,保证秧块下送位置的精度。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插秧机秧架下部的主要由皮带辊和和回转绕装于皮带辊上的皮带构成的皮带拨动机构,所述皮带辊上装有位于皮带侧边的棘轮,所述棘轮的外周边高过皮带外表面。这样,在插秧机工作中,当皮带拨动机构动作时,秧架上的秧块就同时受到皮带和棘轮的作用力。一方面,秧块在运动的皮带和转动-->的棘轮带动下向秧架下部移动;另一方面,插入秧块内的棘轮可以限制秧块产生水平方向的滑动;从而使秧块基本沿直线下移,既有力地拨动秧块下移,又确保秧块下移后相对秧门的位置精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多个安装于插秧机秧架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单个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安装于插秧机秧架上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的多个安装于插秧机秧架上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在插秧机秧架1下部安装有多个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其中每个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如图2所示,主要由上皮带辊2、下皮带辊3和回转绕装于皮带辊上的皮带4构成。在上皮带辊2位于皮带4的一侧边上装有上棘轮5,在下皮带辊3位于皮带4的一侧边上分别装有下棘轮6-1、6-2。上棘轮5和下棘轮6-1、6-2的外周边(即棘轮各齿的顶端)高过皮带4的外表面,外周边高过皮带4外表面的距离是7mm-15mm。在插秧机工作中,当皮带拨动机构动作时,秧架1上的秧块就同时受到皮带4和上棘轮5和下棘轮6-1、6-2的作用力。一方面,运动的皮带4带动秧块向秧架1下部移动,同时转动的上棘轮5和下棘轮6-1、6-2插入秧块后也带动秧块下移;另一方面,插入秧块内的上棘轮5和下棘轮6-1、6-2从秧块的上下两端可以限制秧块在下移时产生水平向的滑动,从而使秧块基本沿直线向秧架1下部移动。这-->样,本实施例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既有力地拨动秧块下移,又能确保秧块下移后相对秧门8的位置精度。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插秧机秧架下部的主要由皮带辊和回转绕装于皮带辊上的皮带构成的皮带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辊上装有位于皮带侧边的棘轮,所述棘轮的外周边高过皮带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插秧机秧架下部的主要由皮带辊和回转绕装于皮带辊上的皮带构成的皮带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辊上装有位于皮带侧边的棘轮,所述棘轮的外周边高过皮带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式秧块拨动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敏崔军马拯胞卢青郑有燮辛钟毕汪波高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