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艳秋专利>正文

保鲜膜切割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762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鲜膜切割盒,包括上盖、下盒、刀架组、侧板,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盒连接,所述上盖与下盒之间设有腔体,所述刀架组设于所述腔体中,且固定在所述上盖的上端,所述下盒的侧面设有缺槽,所述侧板设于所述缺槽处,且固定在所述下盒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安全,使用时能按用量切割,且不会造成保鲜膜的粘连,使用时间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鲜膜切割盒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保鲜膜的切割装置都是附在包装盒上的金属锯齿,通过手工对保鲜膜进行切割,在使用过程中,对用量无法估计准确,在保鲜膜的撕扯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损坏、浪费和粘连现象,同时,锯齿外露也不安全,容易划伤手指、误伤儿童,长期存放容易生锈,在使用完后,只能废弃,废弃的包装盒的金属和纸物不易分离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按用量切割,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保鲜膜的粘连,且使用安全,不会造成伤害、使用时间长的保鲜膜切割盒。·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保鲜膜切割盒,包括上盖、下盒、刀架组、侧板,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盒连接,所述上盖与下盒之间设有腔体,所述刀架组设于所述腔体中,且固定在所述上盖的上端,所述下盒的侧面设有缺槽,所述侧板设于所述缺槽处,且固定在所述下盒上。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上端内部设有刀架组槽,所述刀架组设于所述刀架组槽中,且上盖上端中部边缘设有半圆凹槽。进一步地,所述下盒对应所述半圆凹槽处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半圆凹槽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下端均匀的设有至少两个突起孔,所述突起孔的中轴线与所述刀架组平行。进一步地,所述下盒与所述突起孔对应位置的错开部位均匀的设有至少两个突起孔,所述突起孔的中轴线与所述刀架组平行,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盒通过设置钢杆穿过所述上盖上的突起孔以及与之对应且错开的所述下盒上的突起孔连接固定,所述上盖能通过所述钢杆相对于所述下盒旋转。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侧面靠近所述腔体的部位设有卡扣。进一步地,所述下盒的侧面对应所述卡扣部位设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扣槽。进一步地,所述下盒内部设有横圆内柱,两端设有圆横杆,所述横圆内柱固定在所述圆横杆上,且所述下盒上设有至少两条突出长条股,所述突出长条股与所述刀架组平行。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设有半圆槽和横圆内柱二,所述圆横杆设于所述半圆槽中。进一步地,所述刀架组包括两个刀架和齿片刀,所述两个刀架夹住所述齿片刀,并固定所述齿片刀。本技术提供的保鲜膜切割盒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使用方便、安全,使用时能按用量切割,且不会造成保鲜膜的粘连,使用时间长。通过在上盖和下盒上设置凸起孔,并通过钢杆连接,使在开盖时达到旋转作用与连接作用。通过在上盖上设置卡扣,以及在下盒上设置于所述卡扣匹配的扣槽,方便固定安装及拆卸上盖和下盒。通过在侧板上设置横圆内柱二,上盖和下盒闭合时,可控制保鲜膜内管活动不脱开便於保鲜膜拉伸时旋转。通过在上盖上设置半圆凹槽,以及在下盒上与所述半圆凹槽对应部位设置半圆凹槽二,便于开盖时手指使力作用。通过在下盒侧面设置缺槽,并设置侧板,便于更换保鲜膜。 通过设置突出长条股,便于上盖盖下切割时顶住保鲜膜,能快速平整切断保鲜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保鲜膜切割盒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剖视图。图3为图I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仰视图。图5为图3的侧视图。图6为图5的剖视图。图7为图I中的下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正视图。图9为图7的纵向剖视图。图10为图7的俯视图。图11为图7的仰视图。图12为图I中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仰视图。图14为图2中刀架组的立体分解图。图15为刀架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2中钢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I及图2,其中图I为本技术保鲜膜切割盒100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剖视图。所述保鲜膜切割盒100包括上盖10、下盒20、刀架组50、侧板30,所述上盖10与所述下盒20连接,所述上盖10与下盒20之间设有腔体60,所述刀架组50设于所述腔体60中,且固定在所述上盖10的上端。请一并参阅图3、图4、图5、图6,并结合图I及图2,其中图3为图I中的上盖1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仰视图,图5为图3的侧视图,图6为图5的剖视图。所述上盖10的上端内部设有刀架组槽14,所述刀架组50设于所述刀架组槽14中,且上盖10上端中部边缘设有半圆凹槽11,所述上盖10的下端均匀的设有至少两个突起孔12,所述突起孔12的中轴线与所述刀架组50平行,所述上盖10的侧面靠近所述腔体60的部位设有卡扣13。请一并参阅图7、图8、图9、图10、图11及图16,并结合图2、图3、图4及图5,其中图7为图I中的下盒20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正视图,图9为图7的纵向剖视图,图10为图7的俯视图,图11为图7的仰视图,图16为图2中钢杆4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下盒20对应所述半圆凹槽11处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半圆凹槽二 21,所述下盒20的侧面设有缺槽25,所述下盒20与所述突起孔12对应位置的错开部位均匀的设有至少两个突起孔22,所述突起孔22的中轴线与所述刀架组50平行,所述上盖10与所述下盒20通过设置钢杆40穿过所述上盖10上的突起孔12以及与之对应且错开的所述下盒20上的突起孔22连接固定,所述上盖10能通过所述钢杆40相对于所述下盒20旋转,所述下盒20 的侧面对应所述卡扣13部位设有与所述卡扣13相匹配的扣槽27,所述下盒20内部设有横圆内柱24,两端设有圆横杆26,所述横圆内柱24固定在所述圆横杆24上,且所述下盒20上设有至少两条突出长条股23,所述突出长条股23与所述刀架组50平行。请一并参阅图12及图13,并结合图7,其中图12为图I中的侧板30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仰视图。所述侧板30设于所述缺槽25处,且固定在所述下盒20上,所述侧板30上设有半圆槽32和横圆内柱二 31,所述圆横内柱24设于所述半圆槽32中。请一并参阅图14、图15,并结合图2,其中图14为图2中刀架组50的立体分解图,图15为刀架组5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刀架组50包括两个刀架51和齿片刀52,所述两个刀架51夹住所述齿片刀52,并固定所述齿片刀52。综上所述,本技术使用方便、安全,使用时能按用量切割,且不会造成保鲜膜的粘连,使用时间长。通过在上盖和下盒上设置凸起孔,并通过钢杆连接,使在开盖时达到旋转作用与连接作用。通过在上盖上设置卡扣,以及在下盒上设置于所述卡扣匹配的扣槽,方便固定安装及拆卸上盖和下盒。通过在侧板上设置横圆内柱二,上盖和下盒闭合时,可控制保鲜膜内管活动不脱开便於保鲜膜拉伸时旋转。通过在上盖上设置半圆凹槽,以及在下盒上与所述半圆凹槽对应部位设置半圆凹槽二,便于开盖时手指使力作用。通过在下盒侧面设置缺槽,并设置侧板,便于更换保鲜膜。通过设置突出长条股,便于上盖盖下切割时顶住保鲜膜,能快速平整切断保鲜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保鲜膜切割盒,包括上盖、下盒、刀架组,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膜切割盒还包括侧板,所述上盖与下盒之间设有腔体,所述刀架组设于所述腔体中,且固定在所述上盖的上端,所述下盒的侧面设有缺槽,所述侧板设于所述缺槽处,且固定在所述下盒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鲜膜切割盒,包括上盖、下盒、刀架组,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膜切割盒还包括侧板,所述上盖与下盒之间设有腔体,所述刀架组设于所述腔体中,且固定在所述上盖的上端,所述下盒的侧面设有缺槽,所述侧板设于所述缺槽处,且固定在所述下盒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艳秋邓恩岳
申请(专利权)人:丁艳秋邓恩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