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水雾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364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水雾喷头,包括有喷头壳体、压有滤网的滤网座、内装有喷嘴芯的喷嘴体,喷头壳体的进口为台阶孔,且两段台阶孔分别设有内螺纹,下端的内螺孔台阶孔中旋合有压有滤网的滤网座,滤网座的底面设有过流孔,喷头壳体的下端部的外圆锥面上安装有喷嘴体,喷嘴体内装配有喷嘴芯,喷嘴芯的上部是在一圆柱体上轴向切割出两个对称平面形成的几何体,下部为一圆柱体,喷嘴芯内部设有盲孔,盲孔开口端与喷嘴体内腔相通,下圆柱体压入喷嘴体内腔,喷嘴体与喷头壳体通过密封垫片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喷嘴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喷出的水雾雾形规则,流量稳定,与管道连接方便,且装有过滤元件,有效防止堵塞。(*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头,尤其涉及一种消防灭火用的细水雾喷头
技术介绍
细水雾灭火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消防灭火系统,它具有气体灭火和水灭火的双重优点,是最具潜力的哈龙灭火剂(破化臭氧层)替代技术之一。作为雾化执行元件的细水雾喷头,是整个细水雾灭火系统最核心的部件。目前,细水雾喷头主要采用离心雾化,其雾化机理是利用喷嘴体内喷嘴芯所产生的旋转液体,经喷嘴体出口加速喷出空心扩散锥状液膜,利用液体与外界空气的速度差而破碎、雾化。相应的喷嘴芯常采用旋流槽、切向槽、切向孔、斜孔片、斜板等旋流结构形式,但槽型、斜孔、斜板进口往往结构复杂,加工精度难于控制,故喷头的流量一致性差,雾形不规则,从而影响雾化、灭火效果。且现有细水雾喷头一般采用外螺纹连接,需要额外的专用接头,增加了工程应用的成本。部分喷头采用内螺纹连接,但又未安装过滤元件,使用过程中有堵塞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细水雾喷头,该喷头采用内螺纹连接,安装有过滤元件,喷嘴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喷雾性能稳定。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细水雾喷头,包括有喷头壳体、压有滤网的滤网座、内装有喷嘴芯的喷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壳体的进口为台阶孔,且两段台阶孔分别设有内螺纹,下端的内螺孔台阶孔中旋合有压有滤网的滤网座,所述滤网座的底面设有过流孔,所述喷头壳体的下端部的外圆锥面上安装有喷嘴体,所述喷嘴体内装配有喷嘴芯,所述喷嘴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在一圆柱体上轴向切割出两个对称平面形成的几何体,下部为一圆柱体,所述喷嘴芯内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开口端与喷嘴体内腔相通,盲孔上部通过喷嘴芯对称平面上的两个切向孔与喷头壳体内腔相通,所述喷嘴芯与喷嘴体过盈配合,下圆柱体压入喷嘴体内腔,所述喷嘴体与喷头壳体通过密封垫片密封。所述的滤网座的底面均布有数个过流孔,且滤网与滤网座过盈配合。所述的喷头壳体下端部的外圆锥面上均匀安装4 6个装配有喷嘴芯的喷嘴体。所述的喷嘴芯的两个切向孔的孔径大小、轴线间距以及喷嘴体出口孔径大小与喷头流量系数相配合。本技术的优点是( I)本技术采用的喷嘴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喷出的水雾雾形规则,流量稳定。(2)本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喷嘴芯两个切向孔的大小和间距以及喷嘴体出口孔径的大小设计出不同的流量系数。(3)本技术与管道连接方便,且装有过滤元件,有效防止堵塞。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滤网座俯视图; 图3为喷嘴芯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喷嘴体结构示意图;I、喷头壳体,2、滤网座,3、滤网,4、喷嘴芯,5、密封垫片,6、喷嘴体,7、过流孔,41、喷嘴芯上部几何体,42、喷嘴芯下部圆柱体,43、对称平面,44、切向孔,45、盲孔,61喷嘴体出口孔,62、喷嘴体内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细水雾喷头,由喷头壳体I、滤网座2、滤网3、喷嘴芯4、密封垫片5、喷嘴体6构成。喷头壳体I的进口处设有两道内螺纹,下部内螺纹用于拧入压有滤网3的滤网座2,滤网座2的底面设有7个过流孔7,滤网3过盈配合压于滤网座2的底面上;上部内螺纹用于拧入管道。喷头壳体I下端部的外圆锥面上有4 6个均匀布置的螺纹孔,用于安装喷嘴体6,喷嘴体6与喷头壳体I通过密封垫片密封。喷嘴体6上装配有喷嘴芯4,喷嘴芯4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在一圆柱体上轴向切割出两个对称平面43形成的几何体41,下部为一圆柱体42 ;喷嘴芯4与喷嘴体6过盈配合,下部圆柱体42压入喷嘴体内腔62 ;喷嘴芯4内部设有盲孔45,盲孔45开口端与喷嘴体内腔62相通,盲孔45上部通过喷嘴芯4对称平面43上的两个切向孔44与喷头壳体内腔相通;两个切向孔44的孔径大小、孔轴线间距以及喷嘴体出口孔61孔径的大小可根据喷头流量系数的不同进行设计。发生火灾时,压力水由管道经滤网3过滤后进入喷头壳体内腔,再由喷嘴芯4的两个切向孔44进入喷嘴体内腔62,此时压力水在喷嘴体内腔62中高速旋转,经喷嘴体出口孔61加速喷出空心扩散锥状液膜,利用液体与外界空气的速度差形成细水雾,从而实现细水雾灭火的目的。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凡未脱离本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细水雾喷头,包括有喷头壳体、压有滤网的滤网座、内装有喷嘴芯的喷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壳体的进口为台阶孔,且两段台阶孔分别设有内螺纹,下端的内螺孔台阶孔中旋合有压有滤网的滤网座,所述滤网座的底面设有过流孔,所述喷头壳体下端部的外圆锥面上安装有喷嘴体,所述喷嘴体内装配有喷嘴芯,所述喷嘴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在一圆柱体上轴向切割出两个对称平面形成的几何体,下部为一圆柱体,所述喷嘴芯内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开口端与喷嘴体内腔相通,盲孔上部通过喷嘴芯对称平面上的两个切向孔与喷头壳体内腔相通,所述喷嘴芯与喷嘴体过盈配合,下圆柱体压入喷嘴体内腔,所述喷嘴体与喷头壳体通过密封垫片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网座的底面均布有数个过流孔,且滤网与滤网座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壳体下端部的外圆锥面上均匀安装4 6个装配有喷嘴芯的喷嘴体。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芯的两个切向孔的孔径大小、轴线间距以及喷嘴体出口孔径大小与喷头流量系数相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细水雾喷头,包括有喷头壳体、压有滤网的滤网座、内装有喷嘴芯的喷嘴体,喷头壳体的进口为台阶孔,且两段台阶孔分别设有内螺纹,下端的内螺孔台阶孔中旋合有压有滤网的滤网座,滤网座的底面设有过流孔,喷头壳体的下端部的外圆锥面上安装有喷嘴体,喷嘴体内装配有喷嘴芯,喷嘴芯的上部是在一圆柱体上轴向切割出两个对称平面形成的几何体,下部为一圆柱体,喷嘴芯内部设有盲孔,盲孔开口端与喷嘴体内腔相通,下圆柱体压入喷嘴体内腔,喷嘴体与喷头壳体通过密封垫片密封。本技术采用的喷嘴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喷出的水雾雾形规则,流量稳定,与管道连接方便,且装有过滤元件,有效防止堵塞。文档编号A62C31/05GK202761952SQ20122036579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刘炳海, 凌宗余, 张克年, 吴龙标, 程阳, 洪亮 申请人: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水雾喷头,包括有喷头壳体、压有滤网的滤网座、内装有喷嘴芯的喷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壳体的进口为台阶孔,且两段台阶孔分别设有内螺纹,下端的内螺孔台阶孔中旋合有压有滤网的滤网座,所述滤网座的底面设有过流孔,所述喷头壳体下端部的外圆锥面上安装有喷嘴体,所述喷嘴体内装配有喷嘴芯,所述喷嘴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在一圆柱体上轴向切割出两个对称平面形成的几何体,下部为一圆柱体,所述喷嘴芯内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开口端与喷嘴体内腔相通,盲孔上部通过喷嘴芯对称平面上的两个切向孔与喷头壳体内腔相通,所述喷嘴芯与喷嘴体过盈配合,下圆柱体压入喷嘴体内腔,所述喷嘴体与喷头壳体通过密封垫片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炳海凌宗余张克年吴龙标程阳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