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安宁专利>正文

异径孔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36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异径孔的钻头,这种钻头包含有连成一体的二种不同孔径规格的三刃钻,前部的小径钻与后部的大径钻轴向相连。它能在工件上一次钻成异径孔,无需分二次钻孔,简化了操作,且大小孔之间无偏心,使工件质量提高。特别适合于在金属或塑料工件上开钻埋头螺孔等这种异径孔的需要。(*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异径孔钻头,属五金工具。异径孔是包含有二个不同孔径,且轴向连通的孔,其中大径孔可以是圆锥形的,也可以是圆柱形的。钢材或塑料工件上的埋头螺孔即是异径孔,它可使螺钉的杆部插入小径孔中,而螺钉的头部埋入大径孔内。现有技术中,这种异径孔的加工需采用二种不同规格的钻头,二次钻孔而成。即先用小号钻头在工件上钻出小径孔,再用大号钻头在上述小径孔的一端扩孔至一定深度,而成异径孔。这种方法不仅麻烦,而且操作难度大,易偏心,更主要的是大径孔的深度难以控制,尤其是在塑料之类硬度不太高的材质上加工较小的埋头螺孔时,大号钻头操作时往往将孔打穿,造成大量废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径孔钻头,以能一次钻出合格的异径孔,简化操作,提高工效。本技术钻头由连成一体的二种不同孔径规格的三刃钻组成,前部的小径钻与后部的麻花状大径钻以同一中心轴线轴向相连。根据对大径孔是圆锥形孔或圆柱形孔的要求,可选择大径钻的前端面为锥面或平面状。此外,小径钻可以是直三刃钻,也可以是麻花状三刃钻,前者可用于塑料工件,后者除塑料工件外,还可用于金属工件。本钻头可一次钻成异径孔,无需二次钻孔,操作简单,提高工效,且大小两孔无偏心,提高了工件质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和图2是本技术的二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A-A剖面图。图4、5是二种异径孔实例。如图1和图2,本技术异径孔钻头前部为小径三刃钻1,后部为大径麻花状三刃钻2。图1实施例中,小径钻是直三刃钻,即呈三棱柱状,大径钻的前端面m为锥面,其横截面是如图2所示的三角形。图3实施例中,小径钻呈麻花状,它是由图1三棱柱扭曲而成,大径钻的前端面m′为平面。图4是采用图1钻头在工件上加工而成的异径孔,该孔的大径孔是锥形孔。图5是采用图3钻头在工件上加工而成的异径孔,其大径孔是圆柱形孔。权利要求1.异径孔钻头,其特征是由包含有连成一体的二种不同孔径规格的三刃钻,前部的小径钻与后部的大径钻轴向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径孔钻头,其特征是大径钻的前端面为锥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径孔钻头,其特征是大径钻的前端面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异径孔钻头,其特征是小径钻为直三刃钻。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异径孔钻头,其特征是小径钻为麻花状三刃钻。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异径孔的钻头,这种钻头包含有连成一体的二种不同孔径规格的三刃钻,前部的小径钻与后部的大径钻轴向相连。它能在工件上一次钻成异径孔,无需分二次钻孔,简化了操作,且大小孔之间无偏心,使工件质量提高。特别适合于在金属或塑料工件上开钻埋头螺孔等这种异径孔的需要。文档编号B23B51/00GK2211329SQ9523922公开日1995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安宁, 张良 申请人:张安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异径孔钻头,其特征是由包含有连成一体的二种不同孔径规格的三刃钻,前部的小径钻与后部的大径钻轴向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宁张良
申请(专利权)人:张安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