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文胜专利>正文

双腔吸氧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356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操作方便的一种双腔吸氧面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腔吸氧面罩,包括面罩本体,设置在面罩本体上的氧气接口,设置在面罩本体下方的第一充气气囊,和与第一充气气囊相通的第一充气接口,双腔吸氧面罩还包括第二充气气囊及第二充气接口,第二充气接口与第二充气气囊相通,第二充气气囊膨胀后形成与人体颧骨相贴合的颧骨部及与人体下颚相贴合的下颚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设有第二充气气囊,膨胀后自动填充塌陷部位,适用于老年人面部消瘦,义齿取出及颧骨低陷的患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腔吸氧面罩,适用于老年人面部消瘦,义齿取出及颧骨低陷的患者,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主要应用于临床麻醉,ICU危重病,急诊抢救及临床各领域,属医院器械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双腔吸氧面罩包括面罩本体,设置在面罩本体上的氧气接口,设置在面罩本体下方的充气气囊,和与充气气囊相通的充气接口。此种结构适合正常人的面部结构,对于老年人面部消瘦,义齿取出及颧骨低陷的患者,为了防止漏气,医护人员会在相应塌陷部位填满卫生棉类的,但是此种方法还是存在漏气情况且操作不便,患者也感觉不舒月艮。对于张口度小,舌体肥厚,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普通面罩有效通气量 很低,给临床操作带来很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操作方便的一种双腔吸氧面罩,适用于老年人面部消瘦,义齿取出及颧骨低陷的患者,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腔吸氧面罩,包括面罩本体,设置在面罩本体上的氧气接口,设置在面罩本体下方的第一充气气囊,和与第一充气气囊相通的第一充气接口,双腔吸氧面罩还包括第二充气气囊及第二充气接口,第二充气接口与第二充气气囊相通,第二充气气囊膨胀后形成与人体颧骨相贴合的颧骨部及与人体下颚相贴合的下颚部。进一步地,其还包括用于连接口咽通气道的连接体,连接体包括与氧气接口配合的插入管、设置在插入管下方的延伸管及用于连接口咽通气道的连接板。进一步地,连接板上设置有口咽通气道的翼缘配合的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设有第二充气气囊,膨胀后自动填充塌陷部位,适用于老年人面部消瘦,义齿取出及颧骨低陷的患者。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参考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参考示意图。图3为连接体与口咽通气道结合示意图。图中I、氧气接口,2、氧气接口,3、第一充气接口,4、第二充气接口,5、第一充气气囊,6、颧骨部,7、下颚部,8、插入管,9、延伸管,10、连接板,11、翼缘,12、口咽通气道,13、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I参考附图1、2,一种双腔吸氧面罩,包括面罩本体2,设置在面罩本体2上的氧气接口 1,设置在面罩本体2下方的第一充气气囊5,和与第一充气气囊5相通的第一充气接口3,双腔吸氧面罩还包括第二充气气囊及第二充气接口 4,第二充气接口 4与第二充气气囊相通,第二充气气囊膨胀后形成与人体颧骨相贴合的颧骨部6及与人体下颚相贴合的下颚部7。实施例2在实施例I基础上,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双腔吸氧面罩还包括用于连接口咽通气道的连接体,连接体包括与氧气接口 I配合的插入管8、设置在插入管下8方的延伸管9及用于连接口咽通气道12的连接板10。采用上述结构,口咽通气道12从双腔吸氧面罩内部衔接,将双腔吸氧面罩和口咽通气道合二为一,适用于肥胖,张口度小,舌后坠影响呼吸的患者。实施例3在实施例I或2基础上,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连接板11上设置有口咽通气道12的翼缘11配合的凹槽13,采用此种结构拆卸安装方便。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人员应当能够参照本技术的具体方式进行修改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下,上述改动或等同替换应该属于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双腔吸氧面罩,包括面罩本体,设置在面罩本体上的氧气接口,设置在面罩本体下方的第一充气气囊,和与第一充气气囊相通的第一充气接口,其特征在于双腔吸氧面罩还包括第二充气气囊及第二充气接口,第二充气接口与第二充气气囊相通,第二充气气囊膨胀后形成与人体颧骨相贴合的颧骨部及与人体下颚相贴合的下颚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双腔吸氧面罩,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连接口咽通气道的连接体,连接体包括与氧气接口配合的插入管、设置在插入管下方的延伸管及用于连接口咽通气道的连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双腔吸氧面罩,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上设置有口咽通气道的翼缘配合的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操作方便的一种双腔吸氧面罩。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腔吸氧面罩,包括面罩本体,设置在面罩本体上的氧气接口,设置在面罩本体下方的第一充气气囊,和与第一充气气囊相通的第一充气接口,双腔吸氧面罩还包括第二充气气囊及第二充气接口,第二充气接口与第二充气气囊相通,第二充气气囊膨胀后形成与人体颧骨相贴合的颧骨部及与人体下颚相贴合的下颚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设有第二充气气囊,膨胀后自动填充塌陷部位,适用于老年人面部消瘦,义齿取出及颧骨低陷的患者。文档编号A61M16/06GK202761873SQ20122045618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专利技术者吕文胜, 邵明忠 申请人:吕文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腔吸氧面罩,包括面罩本体,设置在面罩本体上的氧气接口,设置在面罩本体下方的第一充气气囊,和与第一充气气囊相通的第一充气接口,其特征在于:双腔吸氧面罩还包括第二充气气囊及第二充气接口,第二充气接口与第二充气气囊相通,第二充气气囊膨胀后形成与人体颧骨相贴合的颧骨部及与人体下颚相贴合的下颚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胜邵明忠
申请(专利权)人:吕文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