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输液单向止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350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器单向止流装置,通过在一次性静脉输液器毛细软管与输液管的连接端,设置与毛细软管一体的单向止流装置,防止在输液完毕或输液过程中,患者坐起、站立、甚至走动时,发生药液反流回血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一次性输液器结构改动小,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且不改变医护人员的工作习惯,便于推广和应用,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穿刺针头,减少病人痛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输液单向止流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在整个输液过程中制止反流,防止回血的单向止流装置。技术背景目前静脉输液领域使用的一次性静脉输液器,不具备在输液过程中和输液完毕时,防止反流回血功能;输液中时常有回血现象发生,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意外麻烦;为此,在这个领域出现了许多探索者和先行者,他们设计和制造了多种用于静脉输液过程中和输液完毕时,自动止流,防止反流回血的装置,来解决输液回血问题,以降低输液护理的人工成本(减少输液陪护人员);增进输液安全,提高服务质量等,减少医护人员的无效劳动等;目前解决输液反流回血现象的方法有一是在莫非氏管内增加封堵装置,如浮球、浮塞、拍门等,用以在输液完毕时,浮球等随莫非氏管内的药液面下降,封堵下出液口,使输液管内的药液不足下降,保持管内压力防止反流回血;这种方法利用重力原理,可以轻易的实现截止,有效的适用于坐着或躺着输液的患者,但在病人体位变动,如站起、走动,或者从躺卧状态坐起,都会造成反流回血。二是在莫非氏管一下的输液管上安装单向止流阀,在输液过程中和输液完毕时阻止反流防止回血;这中方法一般采用乳胶套、弹簧塞、弹力门等,这类方法的缺点是对药液的流动都有一定的阻力,影响药液的流动性;三是采用电子设备来实现静脉输液的自动截止防止回血,其基本方法是输液管上安装检测装置,实时的检测输液状况,及时发现输液完毕,启动电器装置卡死输液管,实现截止防止反流回血;这类方法要全程耗电探测,不符合环保节能原理,且成本较高;四是直接采用精密输液泵,不但可以实现精确控制,防止反流回血,还实现精密输液与输液管理;这种方法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与节能环保降耗的目标背道而驰,而且还需要使用者有一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是非重力输液,自然的也就是科学的,失去了自然也就失去了科学;失去了重力,也就失去了安全。因此在静脉输液中设计和制造既能避免上述缺陷,又能够阻止反流回血现象发生的一次性静脉输液单向止流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静脉输液中能够自动单向止流,防止回血的单向止流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单向止流装置1,其主要由导流管1-1,导流封头1-2,止流乳胶膜片1-3构成;其单向止流装置1,安装在连接穿刺针的毛细导管1-5与输液管的连接端头;其整体外观为中间较粗,两端较细的圆形几何体;其较细的前后两端分别是进液管1-1-1和出液管1-2-11 ;进液管1-1-1与下输液管锥形连接头1-4连接;出液管1-2-11与毛细管1-5连接;其结构关系为导流管1-1由进液管1-1-1与导流壳1-1-2构成;导流封头1-2 —端与导流壳1-1-2装配在一体,另一端为单向止流装置I的出液管1-2-11 ;止流乳胶膜片1-3在导流壳1-1-2内,装配在其微凹弧形止流密封面1-1-2-4与导流封头1-2的止流乳胶膜片限位台1-2-2之间。所述的导流管1-1,其进液管1-1-1段较细,与输液管的锥形连接头1-4连接,其进液管进液口 1-1-1-1内径较粗,向内为锥形安装管道1-1-1-2和其等直径管道1-1-1-3 ;其锥形安装管道与输液管的锥形连接头1-4相匹配;进液管1-1-1外径相等,通过斜面过度段1-1-1-4,过度为导流壳1-1-2 ;导流壳1-1-2外径较粗,其壳内分别为导流腔1-1-2-1,导流孔1-1-2-2,止流密封口 1-1-2-3,微凹弧形密封面1-1-2-4,导流柱限位槽1_1_2_5,导流室1-1-2-6,导流室环面1-1-2-7,导流封头安装口 1-1-2-8 ;导流腔1_1_2_1由中心等直径管道1-1-1-3,与外围的多个导流孔1-1-2-2连通构成;导流孔1-1-2-2的出液口即为止流密封口 1-1-2-3 ;多个止流密封口 1-1-2-3呈环状阵列分布在微凹弧形密封面1-1-2-4上,其与止流乳胶膜片1-3相贴合;止流乳胶膜片1-2的另一侧为导流室1-1-2-6 ;微凹弧密封面1-1-2-4的中心为止流乳胶膜片柱限位槽1-1-2-5 ;导流壳1-1-2的端口为导流封头1_2的 安装口 1-1-2-7。所述的导流封头1-2,其由止流乳胶膜片限位柱1-2-1,止流乳胶膜片限位台1-2-2,乳胶膜片限位桩1-2-3,限位桩载体面1-2-4,封头导流口 1_2_5,封头导流孔1_2_6, 封头导流腔1-2-7,封头安装外环面1-2-8,安装限位台1-2-9,斜面过度段1_2_10,出液管1-2-11,出液管道1-2-12,出液口 1-2-13构成;止流乳胶膜片限位柱1_2_1,安装时穿入止流乳胶膜片1-3的中心限位孔1-3-1内,其端头嵌入止流乳胶膜片限位槽1-1-2-5内,止流乳胶膜片限位台1-2-2压在止流乳胶膜片1-3的中心部位;止流乳胶膜片限位台1-2-2的延长段为膜片限位桩1-2-3,乳胶膜片限位桩1-2-3位于限位桩载体面1-2-4之上,其为一体结构;乳胶膜片限位桩1-2-3外围的载体面上,呈环状阵列有多个封头导流口 1-2-5,封头导流口 1-2-5是封头导流孔1-2-6的进液口并与之相连通;多个封头导流孔1-2-6与中心的出液管道1-2-12相连通,构成封头导流腔1-2-7,封头导流腔1-2-7内的药液流进出液管道1-2-12,从出液口 1-2-13流出;导流封头1-2的安装外环面1-2-8,在装配时嵌入导流壳体1-1-2的导流封头安装口 1-1-2-8内,安装限位台1-2-9与封头安装口 1_1_2_8紧密贴合;出液管1-2-11与毛细导管1-5相连通。所述的单向止流膜片1-3,其为较薄的乳胶平面圆片状结构,由中心安装限位孔1-3-1,乳胶膜片面1-3-2,乳胶膜片外环面1-3-3构成;在装配体中,其中心安装限位孔1-3-1套装在止流膜片限位柱1-2-1之上,中心安装限位孔1-3-1外围部分膜片压在止流乳胶膜片限位台1-2-2的下面,乳胶膜片面1-3-2的一侧面贴合于微凹弧形密封面1-1-2-4上,另一侧面位于导流室1-1-2-6内,乳胶膜片外环面1-3-3的直径与导流室环面1-1-2-7的内径相等,形成密封配合,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制造成本低;乳胶弹性好密封止流效果好;质地柔软阻力小,药液流通顺畅;避免了输液回血现象,使输液更为安全;减少了医护人员无效劳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了因回血凝血重新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节省输液穿刺针头。附图说明图一为单向止流装置正视图也可作为择要附图。图二单向止流装置剖视图。图三为导流管结构图。图四乳胶膜片图。图五为导流封头正视图。图六导流封头侧视图。I单向止流装置1-1导流管1-1-1 进液管1-1-1-1进液管进液口1-1-1-2锥形安装管道1-1-1-3等直径管道1-1-1-4斜面过度段1-1-2 导流壳1-1-2-1 导流腔1-1-2-2 导流孔1-1-2-3 止流密封口1-1-2-4微凹弧形密封面1-1-2-5导流柱限位槽1-1-2-6 导流室1-1-2-7导流室环面1-1-2-8导流封头安装口1-2导流封头1-2-1止流乳胶膜片限位柱1-2-2止流乳胶膜片限位台1-2-3乳胶膜片限位桩1-2-4限位桩载体面1-2-5封头导流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所述的静脉输液单向止流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由导流管(1?1),?导流封头(1?2),单向止流膜片(1?3)构成;单向止流装置(1),安装在连接穿刺针的毛细导管(1?5)与输液管的连接端头;其整体外观为中间较粗,两端较细的圆形几何体;其较细的前后两端分别是进液管(1?1?1)和出液管(1?2?11);进液管(1?1?1)与下输液管锥形连接头(1?4)连接;出液管(1?2?11)与毛细导管1?5连接;其结构关系为导流管(1?1)由进液连接管(1?1?1)与导流壳(1?1?2)构成;导流封头(1?2)一端与导流壳(1?1?2)装配在一体,另一端为单向止流装置(1)的出液管(1?2?11);单向止流乳胶膜片(1?3)在导流管壳(1?1?2)内,装配在其微凹弧形止流密封面(1?1?2?4)与导流封头(1?2)的止流膜片限位台(1?2?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盛楠张雅楠李真朱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昊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