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式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116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柜式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其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将在通电时发生的电磁力抑制在最小限。柜式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包括上下连接,并且分别密封有绝缘性气体的母线室箱和机器室箱;真空阀,其垂直地设置于机器室箱的内部;板状触点,其分别与屏蔽兼用阀顶端部和屏蔽兼用阀底端部连接;机器室箱内的各主电路导体,在其端部,分别设置与各板状触点嵌合连接的指型触点;断路器,其分别与各主电路导体连接,接纳于母线室箱和机器室箱中。各板状触点和各指型触点按照设置于将各板状触点之间连接的线上,可从侧方接离的方式构成,各板状触点和各指型触点与主电路导体中的相应的纵向的轴线位于面对而设置在真空阀内的活动引线和固定引线的轴线的延长线上附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柜式气体绝缘开闭装置,本专利技术特别是改良真空断路器的断路部周边的设置的柜式气体绝缘开闭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在柜式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在下面称为C 一 GIS)中,真空断路器和主电路导体的连接机构采用经喇叭型,指型的结构而可装卸的触点。由此,在将真空断路器组装于C一GIS的机器室箱的内部时,在于真空阀(在下面简称为阀)的检查等的场合从机器室箱中抽出真空断路器时,水平移动的真空断路器的装卸作业容易。在比如,JP特开2010— 22139号(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真空断路器中,公开有下述的方案,其中,在相对构成断路部的阀的纵向,垂直地设置的触点上连接有主电路导体。在于已有技术的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结构中,从与阀的一端连接的触点,经过阀,到与阀的另一端连接的触点的电路呈倒2形,在大电流通电时,在电路中产生水平方向的电磁力。由此,具有下述的危险,S卩,在断路时,在阀内的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弧不稳定,电弧集中于电极的一部分上,这样,促进电极的熔化。另外,在断开时,通过电磁力,阀内的活动引线倾斜,由此,在接通时,产生电极的一部分的面接触的所谓片接触,发生损伤,电极之间相互接触面积减少,由此,具有对断路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另外,从触点引导的主电路导体必须在与母线室或机器室的断路器连接时,从触点,沿水平方向而伸出,另外沿垂直方向引导。由此,由于在主电路导体中,产生电场集中的弯曲部,故具有必须增加绝缘距离,导致C一GIS的尺寸的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一GIS,其中,将在断路时产生的电弧,作用于阀内的活动引线的电磁力抑制在最小限,防止电极的损伤,谋求断路性能的提高,并且主电路导体的电场集中部少,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C一GIS包括上下连接,并且分别密封有绝缘性气体的母线室箱和机器室箱;真空阀,其垂直地设置于上述机器室箱的内部;板状触点,其分别与上述真空阀的上下端部连接;上述机器室箱内的各主电路导体,在其端部,分别设置与上述各板状触点嵌合连接的指型触点;断路器,其分别与上述各主电路导体连接,接纳于上述母线室箱和机器室箱的内部,上述各板状触点和上述各指型触点按照设置于将上述各板状触点之间连接的线上,可从侧方接离的方式构成,上述各板状触点和上述各指型触点与上述各主电路导体中的相应的纵向的轴线位于接纳于上述真空阀内的活动引线和固定引线的轴线的延长线上附近。最好,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板状触点固接于分别安装在真空阀的上下端部的屏蔽兼用阀顶端部和屏蔽兼用阀底端部的内部,上述各指型触点分别与上述主电路导体电连接,上述各板状触点与上述各指型触点分别在嵌合连接完成时,位于上述屏蔽兼用阀顶端部和上述屏蔽兼用阀底端部的内部。专利技术的效果 在本专利技术的C一GIS中,由于与阀的上下端部连接的板状触点,与指型触点,以及母线室箱和机器室内的断路器连接的主电路导体的相应的纵向的轴线位于阀内的一对引线的轴线的延长线上附近,故阀周边的电路呈一条直线状。由此,按照偏靠一侧的方式作用电弧的电磁力与过去的结构相比较,降低约20%,这样,可抑制电弧的集中造成的电极的损伤。另夕卜,由于活动引线因电磁力而倾斜的作用也减轻,故可防止电极的片接触造成的损伤,电极的接触面积的减少,进而可谋求断路性能的提闻。另外,由于直线地设置电路,故消除电场集中的主电路导体的弯曲部。由此,在机器室箱内部,可缩短必要的绝缘距离,并且还可减小机器室箱的进深方向的尺寸,这样可谋求C一GIS的整体尺寸的减小。 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C一GIS的外观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其为将一部分结构剖开的图。图3为将图2所示的阀组装于C一GIS中时的说明图。图4 (a)为沿图3中的A— A向的截面图,图4 (b)为沿图3中的B— B向的截面图,图4 (c)为沿图2中的C一C向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图I表不本专利技术的C一GIS整体的结构图,标号2表不机器室箱,在机器室箱2的上方,连接有母线室箱I。在机器室箱2和母线室箱I的内部,密封有绝缘气体3。在机器室箱2和母线室箱I中,纸面左端的面为前面,纸面右端的面为背面。在母线室箱I的内部,经由三相间隔件4,三相的母线5沿与纸面相垂直的方向,在母线室箱I的内部以气密方式贯通。母线5经由主电路导体6,断路器(DS) 7和主电路导体8,导向到机器室箱2的内部。另外,主电路导体8经由绝缘间隔件9,一边保持母线室箱I内和机器室箱2内的气密性,一边在箱之间贯穿。在机器室箱2内部,接纳有真空断路器(VCB) 10,断路器(DS) 11,接地开闭器(ES)12与避雷器(LA)13。真空断路器(VCB)IO的断路部由阀30,安装于阀30的上端的屏蔽兼用阀顶端部31,与安装于阀30的下端的屏蔽兼用阀底端部32构成。屏蔽兼用阀顶端部31和屏蔽兼用阀底端部32通过金属材料,按照呈中空状,具有没有电场集中的圆弧面的方式形成,分别安装于阀30的上端和下端,在它们的内部,接纳有后述的触点等的连接部。 另外,屏蔽兼用阀顶端部31和屏蔽兼用阀底端部32通过支承绝缘子29,在保持绝缘的同时,固定于VCB安装板14上,支承阀30。另外,在图I中,记载有I相的结构,但是,真空断路器10,断路器11,接地开闭器12,与避雷器13的相应3相沿与纸面相垂直的方向,保持规定的绝缘距离而设置。在机器室箱2的前面,形成用于组装各种机器的组装孔。按照将该组装孔堵塞的方式VCB安装板14,DS/ES安装板15,与LA安装板16分别以气密方式安装,保持机器室箱2内的气密性。另外,在各安装板14,15,16的前面,分别设置VCB操作器17,DS/ES操作器18和LA操作器19。此外,在机器室箱2的背面,设置电缆接纳箱20。在电缆接纳箱20的内部,接纳有电缆终端盒(CHD) 21和变流器(CT) 22,它们安装于机器室箱2的背面。断路器11,接地开闭器12,与避雷器13的相应的固定侧接触子(图中未示出)与主电路导体23连接,分别经由绝缘子24,25,固定于机器室箱2中。另外,主电路导体23的顶部与位于电缆终端盒21的通电部前端的端子26连接。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C一GIS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更具体地说,表示真空断路·器10部分的结构中的,以剖开方式表示屏蔽兼用阀顶端部31和主电路导体8,屏蔽兼用阀底端部32和主电路导体33的连接结构。下面对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在阀30内的轴线上,面对设置有活动引线45和固定引线46。另外,在活动引线45的底端,连接有活动电极39,在固定引线46的顶端,连接有固定电极40,两个电极39,40按照相互面对的方式设置。在屏蔽兼用阀顶端部31的内部,设置驱动将活动引线45和屏蔽兼用阀顶端部31电连接的环形触点37,板状触点43a,指型触点44a,活动引线45的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由杆34,绝缘杆35和将它们连接的变换杆36构成。板状触点43a按照象图2和图4 Ca)所示的那样,连接面设置于水平方向的两侧面的方式制作,固定在形成于屏蔽兼用阀顶端部31的中空部内的安装座上,与活动引线45电连接。另外,同样制作的板状触点43b固定于形成在屏蔽兼用阀底端部32的中空部的内部的安装座上,与固定引线46电连接。板状触点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長綱望縣祐介
申请(专利权)人:明电TD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