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追踪区域更新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838951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1:42
一种追踪区域更新TAU方法,通信系统为小区配置临时追踪区域编码TAC和永久TAC,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到小区广播系统信息,当移动终端从所述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获取到临时TAC和永久TAC时,使用所述永久TAC发起TAU。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令移动终端有更多的TAC进行选择来发起TAU,使得TAU更为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追踪区域更新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中,引入了TA(Tracking Area追踪区域)的概念,目前的协议规定每个小区属于且只属于一个TA,在网络规划时,会将网络中的每一个小区进行TA规划,并且在该小区的广播信息中加入TAC(Tracking Area Code,追踪区域编码)信息以及CSG ID(Closed Subscriber Group ID,闭合用户组标识)信息,发送给终端。与此同时,终端与核心网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分别存储有针对该终端的TA List(Tracking Area List,追踪区域列表),当有呼叫到达时,MME会按照该列表进行寻呼,从而找到该终端。当终端进入新的小区,发现该小区TAC并不在自身所存储的TA List中时,会发起TAU(Tracking Area Update,追踪区域更新),此外,当终端目前所存储的TAC超过一定时间后,也会发起TAU。由于目前的协议规定每个小区属于且只属于一个TA,当移动终端需要进行TAU时,只能够依据所在小区的唯一的TAC进行TAU,使得TAU的灵活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追踪区域更新方法及其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使用TAC进行TAU不灵活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TAU方法中,为小区配置临时追踪区域编码TAC和永久TAC,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到小区广播系统信息;移动终端从所述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获取到临时TAC和永久TAC时,使用所述永久TAC发起TAU。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小区广播的系统信息,并从中获取临时追踪区域编码TAC和永久TAC;更新模块,用于当获取临时TAC和永久TAC时,使用所述永久TAC发起TAU;其中,所述临时TAC和永久TAC是通信系统为小区配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为小区配置临时TAC和永久TAC,移动终端接收到小区广播系统信息后,当从中获取到临时TAC和永久TAC时,使用所述永久TAC发起TAU,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有更多的TAC进行选择来发起TAU,使得TAU更为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TAU流程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TAU流程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移动终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现有小区内追踪区域更新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进行网络规划时,在一些小区中配置2个TAC,即这些小区属于两个TAC对应的TA,其中一个TA在另一个TA的覆盖范围之内;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包含有2个TAC,则按照区域范围较小TA的TAC进行TAU。由此可见,移动终端能够有更多的TAC进行选择来发起TAU,使得TAU更为灵活,此外,选择区域范围较小TA的TAC进行TAU,缩小寻呼范围,减少了冗余寻呼信令的产生,在节约网络资源的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信令开销。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在进行TA规划时,为某些特殊小区配置2个TAC,其中一个TAC所对应的TA在另一个TAC所对应的TA范围之内。为区分该2个TAC,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其中一个称为临时TAC,另一个称为永久TAC,永久TAC对应的TA在临时TAC对应的TA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所述TAC是唯一的,即,不同小区的永久TAC和/或临时TAC都是唯一的,以便核心网根据TAC进行寻呼时,能够唯一确定移动终端所在的小区。所述特殊小区,可以是低功率基站小区,如家庭基站或高速铁路列车中的车载基站(或称车载终端)等,所覆盖的小区,进出这些小区的移动终端有可能只是路过或短暂停留,因而无需移动终端进行TAU。该特殊小区还可以是节假日中人群活动相对集中的热点区域所在小区。通信系统为这样的小区配置的临时TAC对应的TA可以规划的较大,保证移动终端不需要进行频繁的TAU,而永久TAC对应的TA可以按照区域、终端指纹信息以及业务习惯等,规划的较小,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几个相邻小区。基于上述网络规划,图1和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TAU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为逻辑框图,图2为信令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流程可包括:步骤101,移动终端接收到小区广播系统信息后,当从中获取到2个TAC,其中一个是临时TAC(本流程中称为TAC1),另一个是永久TAC(本流程中称为TAC2),并根据获取到的TAC判断自己处在TAC2对应的小区范围内,并在开始驻留或连接到该小区(即在TAC1对应的TA(本流程中称为TA1),并从TAC2对应的TA(本流程中称为TA2)之外进入TA2之内或开始驻留)时,启动定时器。本步骤中,移动终端可将其上保存的前次驻留小区的TAC与当前接收到的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的TAC进行比较,当定时器超时时,判断自己当前是否仍驻留在所述永久TAC对应的TA小区内。具体的,在移动终端前次驻留小区配置有临时TAC和永久TAC的情况下,若移动终端前次驻留小区的临时TAC与从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获取到的TAC1相同,但前次驻留小区的永久TAC与从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获取到的TAC2不同,则判断自己开始驻留或连接到在所述永久TAC对应的小区内。在移动终端前次驻留小区配置有一个TAC的情况下,若移动终端在该TAC与从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获取到的TAC1相同,则判断自己开始驻留或连接到在所述永久TAC对应的小区内。具体实施时,可在移动终端中存储驻留小区的临时TAC以及驻留小区的永久TAC。当移动终端进入到上述TA1和TA2共同覆盖的区域时,会从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获取到TAC1和TAC2,移动终端将获取到的TAC1与存储的前次驻留的TAC比较,如果相同,则将接收到的TAC2与存储的前次驻留的TAC比较,如果不同,或者终端中未存储前次驻留小区的该种类型的TAC,则移动终端判断自己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追踪区域更新TAU方法,其特征在于,通信系统为小区配置临时追踪区域编码TAC和永久TAC,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小区广播系统信息;移动终端从所述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获取到临时TAC和永久TAC时,使用所述永久TAC发起TA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追踪区域更新TAU方法,其特征在于,通信系统为小区配置临时
追踪区域编码TAC和永久TAC,该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小区广播系统信息;
移动终端从所述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获取到临时TAC和永久TAC时,使
用所述永久TAC发起TAU。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TAC对应的TA在
临时TAC对应的TA之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终
端在开始驻留或连接到所述永久TAC对应的小区中时,启动定时器;
所述使用永久TAC发起TAU,具体为:当定时器超时时,若所述移动终
端判断自己当前仍驻留在所述永久TAC对应的小区内,则使用永久TAC发起
TAU。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还
携带有闭合用户组标识CSG ID信息,所述使用所述永久TAC发起TAU,具
体为: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携带的CSG ID信息,若判断自己
为该CSG的成员,则使用所述永久TAC发起TAU。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终
端在开始驻留或连接到永久TAC对应的小区中时,启动定时器;
所述使用所述永久TAC发起TAU,具体为:当定时器超时时,若所述移
动终端判断自己当前仍驻留在所述永久TAC对应的小区内,且所述移动终端
根据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携带的CSG ID信息,判断自己为该CSG的成员,则
使用所述永久TAC发起TAU。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前次驻
留小区配置有临时TAC和永久TAC,则所述移动终端在判断该前次驻留小区

\t的临时TAC与从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获取到的临时TAC相同,但前次驻留小
区的永久TAC与从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获取到的永久TAC不同,则所述移动
终端判断自己开始驻留或连接到所述从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获取到的永久
TAC对应的小区;或者
若所述移动终端前次驻留小区配置有一个TAC,则所述移动终端在判断该
TAC与从小区广播系统信息中获取到的临时TAC相同,则所述移动终端判断
自己开始驻留或连接到所述永久TAC对应的小区。
7.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广播系统信息
中还携带有定时器时长参数,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定时器时长参数设定所述
定时器的时长;或者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该移动终端预设的定时器时长参数设定所述定时器的
时长。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