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降低xDSL用户板能耗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数字用户线(x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s)技术是当前广泛应用的宽带接入技术,支撑着全球几亿用户的上网需求。xDSL接入设备数量庞大,每年所耗电量也是相当巨大,不仅运营商每年要为此付出巨大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带来了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加剧温室效应和环境恶化。目前,针对xDSL用户板(也称单板或线卡或Line Card)上用户端口线路发送功率的优化有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通过对用户端口绑定模板的线路和信道参数中下行最大噪声余量进行限制,确保端口在Showtime状态时线路连接参数中下行信噪比余量(Signal Noise Ratio Margin,SNRM)不超过该限制值,从而降低用户端口线路发送功率,实现线路驱动器(Line Driver,LD)功耗的降低,最终达到xDSL用户板能耗的降低。方法二:根据用户端口线路驱动器的输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xDSL用户板能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放号用户端口提供给用户的最大下行业务带宽、用户端口线路连接参数中的下行信噪比余量SNRM以及该用户端口所绑定线路模板中的传输模式信息,对放号用户端口所绑定模板的线路和信道参数进行配置;判断下行SNRM是否大于预定值如果是则减少当前该端口所绑定模板中的下行最大标称总计传输功率值以减少多出的SNRM,否则配置该端口所绑定模板的下行最大标称总计传输功率为当前端口线路连接参数中的下行发送功率;根据所述下行最大标称总计传输功率和传输模式计算出各放号用户端口在当前绑定模板配置下所对应线路驱动器需要的最小不失真供电电压,并进行各最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xDSL用户板能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放号用户端口提供给用户的最大下行业务带宽、用户端口线路连接参
数中的下行信噪比余量SNRM以及该用户端口所绑定线路模板中的传输模式信
息,对放号用户端口所绑定模板的线路和信道参数进行配置;
判断下行SNRM是否大于预定值如果是则减少当前该端口所绑定模板中的
下行最大标称总计传输功率值以减少多出的SNRM,否则配置该端口所绑定模板
的下行最大标称总计传输功率为当前端口线路连接参数中的下行发送功率;
根据所述下行最大标称总计传输功率和传输模式计算出各放号用户端口在
当前绑定模板配置下所对应线路驱动器需要的最小不失真供电电压,并进行各
最小不失真供电电压值对比,找出最大值;
控制线路驱动器供电电源模块输出电压为所述的最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放号用户端口所绑定
模板的线路和信道参数进行配置的具体方法为:
配置最大下行SNRM为该预定最大下行SNRM,配置最大下行数据率为该用
户端口需要提供给用户的最大下行业务带宽,传输模式由运营商根据当前应用
场景和端口最大支持数据率来自行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出的SNRM通过线路连
接参数中下行SNRM减去预定最大下行SNRM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线路驱动器供电
电源模块输出电压为所述的最大值的步骤之后,还进一步包括:
通过信息收集和控制模块实时查询xDSL用户板上是否有新放号用户端口,
如果有,则根据该端口采用的传输模式和当前线路驱动器供电电源模块输出的
供电电压,计算出该端口在当前情况下的最大下行不失真传输功率,然后结合
\t该新放号端口提供给用户的最大下行业务带宽,预定的最大下行SNRM,得到该
端口所绑定模板的线路和信道参数,并进行第一次初始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次初始化之后,
还包括:
当该端口按照上述模板进入Showtime状态后,判断端口线路连接参数中下
行净数据率是否能够满足该端口所需支持的最大业务带宽,并且下行SNRM是否
大于预定的最大下行SNRM,如果是则减少多余部分的SNRM,否则根据该端口
绑定模板的线路和信道参数中配置的传输模式,以及该传输模式所对应的最大
下行线路发送功率计算出该端口线路驱动器所需最小不失真供电电压,并使其
线路驱动器供电电源模块输出该电压值,然后修改端口绑定模板中下行最大标
称总计传输功率为该传输模式所对应的最大线路发送功率,并进行第二次初始
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初始化完成之后
进一步包括:
收集当前该端口线路连接参数中下行SNRM和发送功率,判断下行SNRM是
否大于预定的最大下行SNRM,如果是则减少该端口所绑定模板的线路和信道参
数中下行最大标称总计传输功率配置值,使其减少多出部分的SNRM,否则根据
端口线路连接参数中下行线路发送功率,修改该端口所绑定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李晓栋,潘丰斌,杨雪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