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873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高速移动场景下带外移动中继或更高版本接收端的PHICH的传输可靠性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减少1个PHICH组内复用的接收端数,提高了每个接收端的下行反馈的发射功率,保证了带外中继或更高版本的接收端的PHICH的准确接收,进而提高了整个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很好地解决了高速移动场景下带外移动中继或更高版本接收端的PHICH的传输可靠性问题,可很好地适用于带外中继或更高版本的接收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3GPP中高级的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LTE-A)系统中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ysical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IndicatorChannel,PHICH)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和高级国际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Advanced,IMT-Advanced)系统都是以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技术为基础,OFDM系统为时频两维的数据形式。1个子帧(subframe)由2个时隙(slot)组成,正常循环前缀(NormalCyclicPrefix,NormalCP)时,每个slot由7个OFDM符号组成;扩展CP(ExtendedCP)时,每个slot由6个OFDM符号组成。为了方便描述,下面说明几个LTE/LTE-A系统中的术语及定义:1.资源单元(ResourceElement,RE):最小的时频资源块,占据1个OFDM符号上的1个子载波。2.资源单元组(ResourceElementGroup,REG):根据每个OFDM符号上参考符号位置的不同,1个REG可以由4个或6个RE组成。3.控制信息单元(ControlChannelElement,CCE):由36个RE,9个REG组成。4.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Block,PRB):时间域上为连续1个时隙,频率域上为连续12个子载波。5.物理资源块对(PRBpair):时间域上为连续1个子帧,频率域上为连续12个子载波。在LTE/LTE-A系统中,基站要为每个UE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发送1比特的异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HARQ)下行确认/非确认(Acknowledge/NegativeAcknowledge,ACK/NACK)反馈信息,该HARQACK/NACK承载在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上。其基本原理是:基站端,基站(也称为演进型的节点B,EnhancedNodeB,eNB)将8个HARQACK/NACK分别进行3次重复、BPSK调制、扩频以及多天线处理后,复用到1个PHICH组(PHICHgroup)上,最终映射在3个REG上。其中,所谓扩频,就是乘以一组正交序列,对于NormalCP的情况,扩频因子为4(共8组正交序列);对于ExtendedCP的情况,扩频因子为2(共2组正交序列),并采用I/Q复用,因此1个PHICH组可以复用8个UE的HARQACK/NACK反馈信息,即1个PHICH组内最多承载了8个PHICH。UE端,UE首先要确定其PHICH资源在哪个PHICH组内,然后再确定是在该PHICH组内的第几个PHICH。也就是说,每个UE的PHICH资源由PHICH组的索引号(PHICHgroupindex)以及PHICH组内的PHICH索引号唯一确定,其中PHICH索引号由一组正交序列索引号(orthogonalsequenceindex)唯一确定。具体由以下公式决定:其中:为PHICH组的总个数,具体数值由高层提供;为PHICH组的索引号;IPRB_RA为UE的PUSCH所占用的PRB索引号的最低位;为某个PHICH组内PHICH的索引号,对应一组正交序列;nDMRS的取值在上行授权信息中由固定的3比特信息给出;为扩频因子;IPHICH为除了TDD配置0下,PUSCH发生在子帧4或9上时IPHICH为1,其余情况均为O。在引入中继结点(RelayNode,RN)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eNB)与RN之间的链路称为中继链路(BackhaulLink,也称为UnLink),RN与其覆盖范围下的UE之间的链路称为接入链路(AccessLink,也称为UuLink),eNB与其覆盖范围下的UE之间的链路称之为直传链路(DirectLink)。对eNB来说,RN就相当于一个UE;对UE来说,RN就相当于eNB。中继节点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带内中继节点和带外中继节点。对带内中继节点(in-bandRN)而言,UnLink和UuLink使用相同的频带,如图1所示,UnLink和UuLink均使用f1。为了避免RN自身的收发干扰,RN不能在同一频率资源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操作。当RN给其下属UE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就收不到来自eNB的下行控制信息。因此,在下行传输时,RN首先在前1或2个OFDM符号上给其下属的UE发送下行控制信息,然后在一段时间范围内(如图2中所示的间隔gap)进行从发射到接收的切换,切换完成后,在后面的OFDM符号上接收来自eNB的数据,其中包括中继本身的下行控制信道(Relay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R-PDCCH)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如图2所示,即eNB给RN发送的R-PDCCH是承载在物理资源块或物理资源块对上的。对带外中继节点(out-bandRN)而言,UnLink和UuLink占用完全不同的两个频段,如图3所示,UnLink使用f1,UuLink使用f2。因此,带外RN可以在f1上发送(接收)的同时在f2上接收(发送),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在Rel-10的固定的in-bandRN中,考虑到backhaullink信道条件比较好,传输出错率极低,同时也为了避免引入PHICH所带来的复杂度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最终没有为固定的in-bandRN引入PHICH。在3GPP讨论中,移动中继(MobileRelay,MR)渐渐成为热点问题。如果移动中继是带外的,那么带外移动中继就可以收到基站在每子帧的任意OFDM符号上发送的信息。因此很容易想到,可以重用PHICH来承载带外移动中继的上行传输所对应的下行反馈信息。然而,当移动中继处于高速场景中时,快速的信道变化势必会导致业务传输的错误率大幅攀升,重传几率变大,因此很必要为移动中继引入PHICH用来支持非自适应重传,同时减少控制信令的开销。此时首先要解决就是如何保证PHICH本身的传输可靠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高速移动场景下带外移动中继或更高版本接收端的PHICH的传输可靠性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技术方案1,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配置方法,包括:网络侧利用高层信令为接收端配置PHICH组索引号或PHICH组索引号和PHICH索引号;或网络侧利用高层信令为接收端配置PHICH组的总个数和PHICH组内PHICH的总数NPHICH;接收端根据网络侧的配置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利用高层信令为接收端配置PHICH组索引号或PHICH组索引号和PHICH索引号;或网络侧利用高层信令为接收端配置PHICH组的总个数和PHICH组内PHICH的总数NPHICH;接收端根据网络侧的配置获得对应的PHICH资源。FDA00000838560400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利用高层信令为接收端配置PHICH组索引号或PHICH组索引号和PHICH索引号;或网络侧利用高层信令为接收端配置PHICH组的总个数和PHICH组内PHICH的总数NPHICH;接收端根据网络侧的配置获得对应的PHICH资源;所述网络侧利用高层信令为接收端配置PHICH组索引号或PHICH组索引号和PHICH索引号具体为:网络侧利用高层信令为各接收端配置对应的PHICH资源所在的PHICH组的索引号,网络侧与各接收端约定对应的PHICH组内的PHICH索引号;或网络侧利用高层信令直接为各接收端配置对应的PHICH资源所在的PHICH组的索引号和PHICH索引号;当1个PHICH组仅配置给1个接收端使用时,网络侧利用高层信令为接收端配置或与接收端约定,各接收端对应的PHICH资源所在的PHICH组的索引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上行传输1个传输块TB时,接收端在高层信令为其配置的PHICH组内使用1个固定的PHICH索引号对应的正交序列进行解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上行传输2个TB时,接收端在高层信令为其配置的PHICH组内使用2个固定的PHICH索引号对应的正交序列进行解扩,或统一使用1个固定的PHICH索引号对应的正交序列进行解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1个PHICH组配置给N个接收端使用时,网络侧利用高层信令为所述N个接收端指示1个相同的PHICH组索引号以及PHICH索引号,其中,1<N<=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利用高层信令为所述N个接收端中上行传输1个TB的接收端分别配置1个PHICH索引号,接收端根据所配置PHICH索引号所对应的正交序列进行解扩。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利用高层信令为所述N个接收端中上行传输2个TB的接收端分别配置2个不同的PHICH索引号或统一配置1个PHICH索引号,接收端根据所配置PHICH索引号所对应的正交序列进行解扩。7.根据权利要求3或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一配置1个PHICH索引号是指:将2个上行TB对应的2比特下行ACK/NACK信息进行按位与操作后,仅反馈1比特ACK/NACK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网络侧利用高层信令为接收端配置PHICH组的总个数和PHICH组内PHICH的总数NPHICH时,接收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接收端对应的PHICH资源所对应的PHICH组索引号和PHICH索引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明毕峰梁枫杨瑾吴栓栓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