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富专利>正文

可控制钻刀钻孔深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641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工具配件,可控制钻刀钻孔深度的装置,此装置由圆形螺母和顶丝构成,包括可旋在钻刀上的螺母,螺母上有顶丝。圆形螺母旋在直柄麻花钻或其他钻刀上使用,并能在钻刀上自由调动,当调到所需的位置时,在将顶丝旋紧,直至顶丝的里端与钻刀螺纹最凹处接触,致使圆形螺母固定在钻刀上,钻孔时,加工件表面与圆形螺母接触时,其孔的深度就是需要的深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钻刀配合使用,避免了无法控制孔的深度而造成的损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钻孔精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工具配件,具体涉及可控制钻刀钻孔深 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钻刀没有配备这种(本技术)装置,在使用过 程中,无法准确控制孔位的深度,容易造成孔位不到位,或者透孔现 象,为了避免这种损失, 一般情况下,使用者都是自己做的木质或其 他筒状简易装置,已达到要求,但这种简易装置使用或携带极其不方 便,并且对钻出的孔位不够准确,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的可控制钻刀钻孔深度的装置。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控制钻刀钻孔深度的装置,包含可旋在钻刀上的螺母和可 旋进螺母的顶丝。并在螺母上有椭圆形的跑屑孔。这样实现的技术,旋在钻刀上时,可以很好的和钻刀内部啮合,上下调节方便,定位准确。附图说明图1是配有可控制钻刀钻孔深度的装置的钻刀整体示意图;图2是可控制钻刀钻孔深度的装置的整体截面示意图3是可控制钻刀钻孔深度装置的螺母顶视图4是可控制钻刀钻孔深度装置的螺母正视图。图中1、钻刀,2、螺母,3、顶丝,4、钻刀孔,5、跑屑孔,6、顶丝孔。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可控制钻刀钻孔深度的装置,由螺母2和顶丝3组成。具体 过程为先通过螺母2上的钻刀孔4旋在钻刀1上,待将螺母2旋到所 需要的位置时,在通过顶丝孔6旋进顶丝3,顶丝3用力顶住钻刀1, 这样,螺母2和顶丝3相对钻刀l而静止,工作时,当加工件表面与 螺母接触时,被钻物产生的废屑通过跑悄孔5排出,所钻出的孔位既 是所需的深度。加工件如果是软质时,跑屑孔没有也是可行的。权利要求1.一种可控制钻刀钻孔深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旋在钻刀(1)上的螺母(2),螺母(2)上有顶丝(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钻刀钻孔深度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螺母(2)上有钻刀孔(4)、顶丝孔(6)和跑屑孔(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钻刀钻孔深度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加工件如果是软质时,跑屑孔(5)没有也是可行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工具配件,可控制钻刀钻孔深度的装置,此装置由圆形螺母和顶丝构成,包括可旋在钻刀上的螺母,螺母上有顶丝。圆形螺母旋在直柄麻花钻或其他钻刀上使用,并能在钻刀上自由调动,当调到所需的位置时,在将顶丝旋紧,直至顶丝的里端与钻刀螺纹最凹处接触,致使圆形螺母固定在钻刀上,钻孔时,加工件表面与圆形螺母接触时,其孔的深度就是需要的深度。本技术与钻刀配合使用,避免了无法控制孔的深度而造成的损失,本技术使用方便、钻孔精确。文档编号B23B51/00GK201151005SQ20072015582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张文富 申请人:张文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制钻刀钻孔深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旋在钻刀(1)上的螺母(2),螺母(2)上有顶丝(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富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