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283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包括薄膜牵引装置,所述薄膜牵引装置的一侧设有支撑薄膜的撑膜板,所述撑膜板上设有包膜口,所述薄膜牵引装置包括上夹板、下夹板、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对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推动上夹板和下夹板横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该机构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互移动夹紧薄膜,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上夹板和下夹板横向移动到撑膜板上方;然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松开,第二驱动装置带动上夹板和下夹板后撤,将薄膜自由落在撑膜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
技术介绍
蓄电池叠片、极群整装过程中容易导致所述极群被平台上堆积的粉尘所污染,不仅影响了工效,并关系到电池内部极板虚焊和短路这两个重要的质量不合格项的发生。因此在极群上包裹一层保护薄膜,蓄电池行业内对极群的包膜作业普遍采用在简易平台上完全依赖人工进行包膜的作业方式;缺乏必要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为集群包膜提动薄膜的自动送膜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包括薄膜牵引装置,所述薄膜牵引装置的一侧设有支撑薄膜的撑膜板,所述撑膜板上设有包膜口,所述薄膜牵引装置包括上夹板、下夹板、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对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推动上夹板和下夹板横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薄膜牵引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上面板和底板,所述上面板和底板之间设有立柱。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气缸。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送膜机构还包括导轨,所述底板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所述导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面板下方设置所述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下方设置所述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连接所述立柱。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气缸,所述底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气缸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下夹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有上静电片和下静电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面板上设有切膜刀,所述下夹板上设有切膜下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撑膜板上设有摩擦海绵。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薄膜牵引装置的另一侧设有引导薄膜进入薄膜牵引装置的导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互移动夹紧薄膜,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上夹板和下夹板横向移动到撑膜板上方;然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松开,第二驱动装置带动上夹板和下夹板后撤,将薄膜自由落在撑膜板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I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包括薄膜牵引装置1,所述薄膜牵引装置I的一侧设有支撑薄膜的撑膜板2,所述撑膜板2上设有包膜口 21,所述薄膜牵引装置I包括上夹板11、下夹板12、驱动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相对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31、推动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横向往复移动的第二 驱动装置32。所述薄膜牵引装置I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上面板51和底板52,所述上面板51和底板52之间设有立柱53,四个矩形阵列的立柱连接和固定上面板与底板;所述支架也可以是一个框型架,所述支架起到连接和支撑上夹板与下夹板的作用,并且连接第二驱动>J-U装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2为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连接机架4和底板52,第二气缸推动底板同时带动机架的横向往复移动。所示机架4上设有导轨13,所述底板52上设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连接所述导轨13,在第二驱动装置32的驱动下,支架通过底板上的滑块沿着导轨横向移动,导轨保证了移动的直线度和移动位置的准确,不会产生偏移而碰撞到撑膜板。所述上面板51下方设置上夹板11,所述上夹板11下方设置下夹板12,所述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连接所述立柱53并可沿立柱移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1为第一气缸,所述底板52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气缸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下夹板12 ;可以采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上夹板,或是同时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互运动。所述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之间设有上静电片61和下静电片62,所述上静电片61粘连上夹板11,所述下静电片62粘连所述下夹板12,采用静电片夹取薄膜,在松开后撤时,薄膜不会粘着在静电片上,而随着静电片一起后撤,确保薄膜会自由落到撑膜板上;或者可以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面板上涂抹静电材料,能够起到相同的作用。所述上面板51在薄膜输出口一端上设有切膜刀71,所述下夹板12上设有与切膜刀71相适配的切膜下刀72,在第一驱动装置31推动下夹板72上升的时候,上面板和下夹板相互靠近,使得切膜刀和切膜下刀啮合切断薄膜。所述撑膜板2上设有摩擦海绵22,从薄膜牵引装置落下的薄膜粘着摩擦海绵,因此薄膜不会因为震动、风或是其它物体的干扰而从撑膜板上掉落。所述薄膜牵引装置I的另一侧设有引导薄膜进入薄膜牵引装置I的导向装置8,所述导向装置为双辊机构;为减小机构的整体占地面积,所以膜卷一般设在该送膜机构的上方或是下方,因此薄膜从膜卷到薄膜牵引装置之间需要换向,为保护薄膜设置导向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熟知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后,可对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牵引装置,所述薄膜牵引装置的一侧设有支撑薄膜的撑膜板,所述撑膜板上设有包膜口,所述薄膜牵引装置包括上夹板、下夹板、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对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推动上夹板和下夹板横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牵引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上面板和底板,所述上面板和底板之间设有立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气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膜机构还包括导轨,所述底板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所述导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下方设置所述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下方设置所述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连接所述立柱。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气缸,所述底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气缸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下夹板。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有上静电片和下静电片。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上设有切膜刀,所述下夹板上设有切膜下刀。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膜板上设有摩擦海绵。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牵引装置的另一侧设有引导薄膜进入薄膜牵引装置的导向装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包括薄膜牵引装置,所述薄膜牵引装置的一侧设有支撑薄膜的撑膜板,所述撑膜板上设有包膜口,所述薄膜牵引装置包括上夹板、下夹板、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对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推动上夹板和下夹板横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该机构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互移动夹紧薄膜,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上夹板和下夹板横向移动到撑膜板上方;然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松开,第二驱动装置带动上夹板和下夹板后撤,将薄膜自由落在撑膜板上。文档编号B65H20/16GK102951482SQ20121047070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林雁斌, 张建章 申请人: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片机的送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牵引装置,所述薄膜牵引装置的一侧设有支撑薄膜的撑膜板,所述撑膜板上设有包膜口,所述薄膜牵引装置包括上夹板、下夹板、驱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对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推动上夹板和下夹板横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雁斌张建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