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素爱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1019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芍9~12g、大枣6~9g、何首乌6~8g、黄连3~5g、牛黄0.15~0.2g、山栀子4~6g、太子参8~10g、牡丹皮4~6g、石斛6~9g、枸杞子6~8g、百合6~9g、刺五加6~8g、薏苡仁6~8g、熟地黄6~9g、山茱萸6~8g、香附6~9g、郁金6~9g、丹参8~10g、赤芍6~8g、五味子4~6g、柏子仁6~9g、茯苓6~8g水煎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中药组合物。众所周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包括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或性功能失调的症状,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人体部分生理功能暂时性失调,神经内分泌出现相关改变而组织结构上并无相应病理改变的综合征。植物神经紊乱是因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以及生气和精神受到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组症状群,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和植物神经的功能失调,所以患者不仅有头痛、头昏、头憋胀、头紧张痛、头麻木、失眠及记忆力减退等大脑功能紊乱的症状,而且出现月经紊舌L、面颊阵发性烘热,出汗,胸闷、腰膝酸痛,足跟疼、口干、双目干涩,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属中医的心火过旺、肝气郁结导致的精、气、神紊乱所致。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性,影响工作和生活。中医治疗本病,以柔肝养血、凉血滋阴、行气活血、养心安神为治则,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缓解率高,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中药组合物。为了上述目的,一种治疗植物神经紊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芍9 12g、大枣6 9g、何首乌6 8g、黄连3 5g、牛黄O. 15 O. 2g、山桅子4 6g、太子参8 10g、牡丹皮4 6g、石斛6 9g、枸杞子6 8g、百合6 9g、刺五加6 8g、薏该仁6 8g、熟地黄6 9g、山茱萸6 8g、香附6 9g、郁金6 9g、丹参8 10g、赤苟6 8g、五味子4 6g、柏子仁6 9g、获茶6 8g。本专利技术中药中的白芍苦、酸,性凉。入肝、脾经。功能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 阴收汗。"常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头痛、眩晕等病症。《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现代研究,具有调节免疫、抗炎的功效。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养血滋阴、润肠通便。《药品化义》“益肝,敛血,滋阴。治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截虚疟,止肾泻,除崩漏。”保肝、增强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黄连味苦,性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心火亢盛,心烦不寐,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山桅子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用于解郁火。清三焦之火。《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鈹鼻,白癞,赤癞,疮疡。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心火亢盛,心烦不寐,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功能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现代研究,有利胆、保肝、抗炎等作用。太子参味甘,性微苦,微温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配山药、石斛能益脾气,养胃阴。牡丹皮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本草纲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石斛性微寒、味甘、归胃、肾经。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百合功能与主治清热润肺、养心安神、养颜抗衰。薏苡仁功能主治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现代研究,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和抗炎、抑制骨骼肌的收缩、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熟地黄味甘,微苦,性微温,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肝肾阴亏、潮热盗汗.......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自汗、盗汗。香附味辛、 微苦、甘,性平。入肝、三焦经。功能主治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郁金味辛苦,性凉。功用主治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本草备要》行气,解郁;泄血,破瘀。丹参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现代研究,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行瘀、止痛、凉血、消肿。功能主治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用于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痈肿疮疡。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现代研究,具有滋补和增强肾脏机能、保护及增强心脏机能、增进智能健全、抗防自由基侵害的作用。柏子仁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功能主治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虚烦不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症。《本草纲目》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以上药物配伍、相得益彰。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原则,水煎服用,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总有效率在98. 77%以上,治愈率在87. 8%。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I :一种治疗植物神经紊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芍9 12g、大枣6 9g、何首乌6 8g、黄连3 5g、牛黄O. 15 O.2g、山桅子4 6g、太子参8 10g、牡丹皮4 6g、石斛6 9g、枸杞子6 8g、百合6 9g、刺五加6 8g、薏该仁6 8g、熟地黄6 9g、山茱萸6 8g、香附6 9g、郁金6 9g、丹参8 10g、赤苟6 8g、五味子4 6g、柏子仁6 9g、获茶6 8g。实施例2 :—种治疗植物神经紊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白芍log、大枣8g、何首乌8g、黄连3g、牛黄O. 15g、山桅子6g、太子参8 10g、牡丹皮4g、石斛6g、枸杞子6g、百合6g、刺五加6g、薏该仁8g、熟地黄9g、山茱萸6g、香附6g、郁金6g、丹参8g、赤苟6g、五味子4g、柏子仁9g、获茶6g。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资料本方多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治疗本病患者82例,其中男38例、女44例,平均年龄52岁,疗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二、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联想回忆增多,脑力劳动率下降,体力衰弱,疲劳感等。(2)情绪症状表现为烦躁、焦虑、情绪不稳、多怒、紧张恐惧、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口干、双目干涩症状。(3)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梦多、容易疲劳、精神不振、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等症状。(4)头部不适感,紧张性头痛,头部重压感、紧束感等。(5)内脏功能紊乱心悸、胸闷、气短、肢体瘫软、乏力、低热、皮肤划痕征阳性。属中医的心火过旺、肝气郁结导致的精、气、神紊乱所致。心电图、超声心动检查可进一步帮助确诊。三、服药方法水煎服、成人每日I剂、每剂煎200ml,早、晚分服。四、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改善。 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五、治疗效果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植物神经紊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芍9~12g、大枣6~9g、何首乌6~8g、黄连3~5g、牛黄0.15~0.2g、山栀子4~6g、太子参8~10g、牡丹皮4~6g、石斛6~9g、枸杞子6~8g、百合6~9g、刺五加6~8g、薏苡仁6~8g、熟地黄6~9g、山茱萸6~8g、香附6~9g、郁金6~9g、丹参8~10g、赤芍6~8g、五味子4~6g、柏子仁6~9g、茯苓6~8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素爱
申请(专利权)人:陶素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