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笼草观赏小盆栽调控捕虫笼形成和生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79664 阅读:6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12:58
猪笼草观赏小盆栽调控捕虫笼形成和生长的方法,包括种苗筛选、肥料和材料的选择、种植猪笼草小盆栽和栽培管理;前期栽培环境要求光照强度为8000~13000LUX,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栽培管理包括淋水、施肥和喷药防病虫;种后约2个月,停止氮、磷、钾比例为20-20-20的花多多配方肥的供给,但保持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不变,所述栽培措施不变;继续管理1.5~2个月后,将温室大棚内的光照强度增加到15000~20000LUX,开始喷施氮、磷、钾比例为15-10-30的花多多配方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光、湿和肥料的调配促使特定阶段猪笼草捕虫笼的形成,增加观赏效果,维持市场上不同时期猪笼草小盆栽的持续供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猪笼草捕虫笼调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猪笼草是猪笼草科(Nepenthaceae)、猪笼草属(Nepenthes Linn)植物,是一种能够捕食昆虫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主要为亚洲热带地区。猪笼草属植物全世界约67种。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一一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海南,其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猪笼草在自然界常常平卧生长,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瓶状,瓶状体开口边缘和瓶盖复面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瓶口光滑,待昆虫滑落瓶内,被瓶底分泌的酸性液体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猪笼草是因原生地土壤贫瘠,而通过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营养。掉进囊内的昆虫多数是蚂蚁,也有一些会飞的昆虫如野蝇和蚊等。笼色以绿色为主,有褐色或红色的斑点和条纹。雌雄异株,总状花序。猪笼草由于其独特的叶形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欧美等地,作为室内盆栽观赏已很普遍。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花卉市场上,也能见到猪笼草的风姿。用它点缀客厅花架、阳台和窗台,或悬挂于庭园树上和走廊旁,使环境显得优雅别致,趣味盎然。近几年来,随着微型小盆栽植物风靡世界,带着独特捕虫笼的猪笼草也成为小盆栽植物的新宠。但是由于猪笼草的原生地为热带雨林地区,其生长环境是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怕干燥和强光;生长适宜温度为25 30°C,3月至9月为21 30°C,9月至翌年3月为18 24°C ;冬季温度须不低于16°C,15°C以下植株停止生长,温度在10°C以下时,叶片边缘遭受冻害。所以捕虫笼的形成需要有特定的气候条件,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由于栽培措施不当,猪笼草常会不出笼(指长不出捕虫笼)或者出笼不整齐(指长出的捕虫笼数量不多,其大小和形状不一致),影响了观赏效果。猪笼草在幼小阶段由于所需的营养物质较少,往往不会自然生长出捕虫笼。为了使猪笼草小盆栽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人们迫切希望一种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猪笼草小盆栽在栽培过程中不出笼、笼子小或者出笼不整齐、观赏价值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该方法能使猪笼草小盆栽不但能长出捕虫笼,而且长出的捕虫笼很整齐,使得猪笼草小盆栽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I)、种苗筛选所用种苗为生长健壮的猪笼草筛苗,株高4 7cm,具叶5 6片,叶宽I.O 2. Ocm,叶长3 5cm,叶色青绿到墨绿; (2)、肥料和材料的选择 ①、选择质量较好的进口泥炭作基质种植猪笼草小盆栽; ②、所用肥料为氮、磷、钾比例为20-20-20和15-10-30的花多多配方肥; ③、所用花盆口径为9 14cm; (3)、种植猪笼草小盆栽将猪笼草筛苗从筛眼中轻轻取出,使根团保持完整,去除小苗基部的黄叶后,将猪笼草筛苗种植在所述花盆中,每盆种植I 3株,将基质的高度埋到植株根茎处,但不使植株倒伏,种后猪笼草小盆栽淋足定根水; (4)、栽培环境要求将种苗后的花盆放置于光照强度为8000 13000LUX的温室大棚栽培架上或离地吊挂空中,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有利于盆中水分的流出;大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5 95%,若空气湿度不够时可叶面喷雾和地面喷水以达到所需湿度;温度控制在15 33 0C ; (5)、定期淋水,使土质保持湿润;定期喷药防病虫; (6)、每隔5 7天淋一次所述氮、磷、钾比例为20-20-20的花多多配方肥; (7)、种后约2 3个月,当植株高度达10 15cm,新抽叶片为2 4片时,停止所述氮、磷、钾比例为20-20-20的花多多配方肥的供给,但保持所述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不变,所述栽培措施不变; (8)、继续栽培管理I.5 2个月后,猪笼草的叶脉开始向外伸长,慢慢长出捕虫笼,此时,将温室大棚内的光照强度增加到15000 20000LUX,开始喷施氮、磷、钾比例为15-10-30的花多多配方肥2000 3000倍,每隔7 10天喷一次,捕虫笼慢慢伸长变红,形成美丽的捕虫笼。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步骤(2)的分步骤①中,进口泥炭的粗度为10 30mm ;在在分步骤②中,氮、磷、钾比例为20-20-20和15-10-30的花多多配方肥分别为美国TheScotts Company公司生产的花多多I号肥和12号肥。在所述步骤(6)中,氮、磷、钾比例为20-20-20花多多配方肥的喷淋浓度为1000 2000倍。在所述步骤(8)中,氮、磷、钾比例为15-10-30花多多配方肥的喷淋浓度为2000 3000 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猪笼草小盆栽的整个栽培过程中,大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5 95% ;有利于叶片的生长,为捕虫笼的形成打下了基础。2、在猪笼草小盆栽生长前期淋施充足的氮磷钾平衡肥,有利于叶片的速生和养分的积累,避免捕虫笼的形成。3、在猪笼草小盆栽生长后期,停止肥料的供给,使植株在胁迫条件下,为了生存而生出捕虫笼。4、在捕虫笼形成之后,喷施钾肥含量高的肥料,使笼子增大变红;5、增光有利于着色,在捕 虫笼生长期间,通过增加光照强度,使捕虫笼呈现出美丽的红色,增加观赏效果。在栽培过程中,该方法作了特殊的处理,使猪笼草在微型小盆栽阶段形成捕虫笼,从而使该植物在幼态阶段具有相等的观赏价值。该方法能使猪笼草小盆栽不但能长出捕虫笼,而且长出的捕虫笼大而整齐,使得猪笼草小盆栽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光、湿和肥料的调配促使特定阶段猪笼草捕虫笼的形成,增加观赏效果,在生产实际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对维持市场上不同时期猪笼草小盆栽的持续供应提供了有利保证。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包括如下步骤 (I )、种苗筛选所用种苗为生长健壮的猪笼草筛苗,株高4 7cm,具叶5 6片,叶宽I. O 2. Ocm,叶长3 5cm,叶色青绿到墨绿; (2)、肥料和材料的选择 ①、选择质量较好的进口泥炭作基质种植猪笼草小盆栽,泥炭粗度为10 30mm; ②、所用肥料为氮、磷、钾比例为20-20-20和15-10-30的花多多I号肥和12号配方肥; ③、所用花盆口径为9cm; (3)、种植猪笼草小盆栽将猪笼草筛苗从筛眼中轻轻取出,使根团保持完整,去除小苗基部的黄叶后,将猪笼草筛苗种植在所述花盆中,每盆种植2株,将基质的高度埋到植株根茎处,但不使植株倒伏,种后猪笼草小盆栽淋足定根水; 以下步骤(与以上步骤相连)为栽培环境要求 (4)、将种苗后的花盆放置于光照强度为8000 13000LUX的温室大棚栽培架上或离地吊挂空中,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有利于盆中水分的流出;大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5 95%,若空气湿度不够时可叶面喷雾和地面喷水以达到所需湿度;温度控制在15 33 0C ; 以下步骤(与以上步骤相连)为栽培技术措施 (5)、定期淋水,使土质保持湿润;定期喷药防病虫; (6)、每隔5 7天淋一次所述氮、磷、钾比例为20-20-20的花多多配方肥,配方肥的喷淋浓度为1000倍; (7)、种后约2 3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猪笼草观赏小盆栽调控捕虫笼形成和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种苗筛选:所用种苗为生长健壮的猪笼草筛苗,株高4~7cm,具叶5~6片,叶宽1.0~2.0cm,叶长3~5cm,叶色青绿到墨绿;(2)、肥料和材料的选择:①、选择质量较好的进口泥炭作基质种植猪笼草小盆栽;②、所用肥料为氮、磷、钾比例为20?20?20和15?10?30的花多多配方肥;③、所用花盆口径为9~14cm;(3)、种植猪笼草小盆栽:将猪笼草筛苗从筛眼中轻轻取出,使根团保持完整,去除小苗基部的黄叶后,将猪笼草筛苗种植在所述花盆中,每盆种植1~3株,将基质的高度埋到植株根茎处,但不使植株倒伏,种后猪笼草小盆栽淋足定根水;(4)、将种苗后的花盆放置于光照强度为8000~13000LUX的温室大棚栽培架上或离地吊挂空中,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有利于盆中水分的流出;大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若空气湿度不够时可叶面喷雾和地面喷水以达到所需湿度;温度控制在15~33℃;(5)、定期淋水,使土质保持湿润;定期喷药防病虫;(6)、每隔5~7天淋一次所述氮、磷、钾比例为20?20?20的花多多配方肥;(7)、种后约2~3个月,当植株高度达10~15cm,新抽叶片为2~4片时,停止所述氮、磷、钾比例为20?20?20的花多多配方肥的供给,但保持所述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不变,所述栽培措施不变;(8)、继续栽培管理1.5~2个月后,猪笼草的叶脉开始向外伸长,慢慢长出捕虫笼,此时,将温室大棚内的光照强度增加到15000~20000LUX,开始喷施氮、磷、钾比例为15?10?30的花多多配方肥,捕虫笼慢慢伸长变红,形成美丽的捕虫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满候渊宏杨跃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