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46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其包括与电池组电连接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过充电均衡模块和过放电均衡模块以及与所述电池电压检测模块电连接的微控制器;过充电均衡模块由两个以上通过放电执行电路分别连接单电池和电池电压检测模块过充电均衡单元构成;过放电均衡模块由分别连接单电池和微控制器两个以上独立的过放电均衡单元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池电压检测模块和微控制器实时对各电池进行性能检测并判断各电池是否过充电或过放电,并通过过充电均衡模块和过放电均衡模块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均衡处理,有效的保证了各电池性能的一致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能源、环保等问题日益突出,纯电动汽车以其零排放、低噪声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被称作绿色环保汽车,由于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池组,而电池组的性能是由电池组中最差的电池性能来决定的,因此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电池管理系统(BMS)”,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池组,而电池组的性能是由电池组中最差的电池性能来决定。鉴于此,在中国专利201110083519. 7提到一种电池均衡电路,该电池均衡电路,·用于均衡多个单电池,其包括控制器以及与该控制器相连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器在多个单电池的放电状态间的预定时刻分别采样多个单电池的放电电池电压,并分别采样所述多个单电池在充电状态的充电电池电压,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处理该充电电池电压及放电电池电压,从而提供控制指令给控制器以控制多个单电池实现均衡,这种同时对每个电池进行小电流充放电,不能满足对最差电池性能的提升,没真正达到电池的一致性,对电池的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上述可知,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在使用中单个电池的性能不一致的问题,而提出一种能对动力电池进行适时进行充放电均衡处理,使电池组中的所有电池得性都能达到一致性的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上述的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包括与电池组电连接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过充电均衡模块和过放电均衡模块以及与所述电池电压检测模块电连接的微控制器;所述过充电均衡模块由两个以上独立的过充电均衡单元构成,所述过充电均衡单元通过独立的放电执行电路与所述电池组的单电池及所述电池电压检测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过放电均衡模块由两个以上独立的过放电均衡单元构成,所述过放电均衡单元与所述电池组的单电池及所述微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其中所述放电执行电路包括开关管和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与所述开关管串接。所述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其中所述开关管并联于所述电池组的单电池两端,并与所述电池电压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其中所述过放电均衡单元具有单独的充电电路、继电器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管,所述控制管一端与所述继电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对应的引脚连接。所述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其中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其中所述电池组的单电池两端均连接有单独的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能通过电池电压检测模块实时准确的测出每个电池的电压数据并将数据送入微控制器,并通过经微控制器处理后发出指令控制该电池过充电均衡模块或过放电均衡模块对该电池进行有效的充放电均衡处理,其中,电池组的单电池通过单独的过充电均衡单元或过放电均衡单元进行放电或充电处理,从而实现了只对需要均衡的单电池进行独立的充放电均衡处理,使其恢复到跟正常电池一致,达到整 个电池组的所有电池性能一致性,这种充放电均衡处理不仅过程简单,操作迅速,而且更加 准确有效,有效的延长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个电池管理系统的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的原理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过充电智能放电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过放电智能充电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4所示,本技术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用于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控制,包括与“电池组I”电连接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2”、“微控制器3”、“过充电均衡模块4”及“过放电均衡模块5”。“电池组I”是由多个“单电池10”串联而成,且每个“单电池10”的两端均单独连接有“开关11”。“电池电压检测模块2 ”还与“微控制器3 ”电连接。“过充电均衡模块4”分别电连接“电池组I”和“电池电压检测模块1”,由与“电池组I”的“单电池10”数量相匹配的多个“过放电均衡单元40”组成;“过充电均衡单元40”通过独立的“放电执行电路41”分别与“电池组I”的“单电池10”和“电池电压检测模块2”连接;“放电执行电路41”包括一个“开关管411”和一个“限流电阻412”;“开关管411”并联在“电池组I”的“单电池10”两端,并与“电池电压检测模块2”连接;“限流电阻412”与“开关管411”串接,对“过充电均衡单元40”的充电电流进行限制,以避免对电池造成伤害,另外,由于充电电压等于“过充电均衡单元40”输出电压减去“开关管411”及“限流电阻412”的压降;假设“单电池10”电压偏离正常电压越多,即电池电压与充电电压的压差越大,则充电电流会越大,“限流电阻412”压降增大,作用在“单电池10”上的电压减小,充电电流减小;反之“限流电阻412”的压降减小,充电电流增大,则“限流电阻412”起到线性限流作用,随着充电时间的推移,“单电池10”电压逐渐增加,充电电流逐渐减小,经过双重限流后,同时保护了充电电路和电池。“过放电均衡模块5 ”也分别电连接“电池组I ”和“微控制器3 ”,由与“电池组I ”的“单电池10”数量相匹配的多个“过放电均衡单元50”组成,每个该“过放电均衡单元50”包括单独的“充电电路51”、“继电器52”和“控制电路53”,“单电池10”通过独立的“过放电均衡单元50”与“微控制器3”连接;“控制电路53”具有一个“控制管531”,“控制管531”一端与“继电器52”连接,另一端与“微控制器3”对应的引脚连接。下面结合具体电路图说明充放电均衡实施过程如图3所示,电池过充电智能放电均衡实施过程,电池电压检测模块U201通过2、4、6、8、10、12、14、16、18、20、22、24引脚分别与电池组电连接并对其电压实时检测,再通过41、42、43、44引脚与微控制器MCU电连接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给微控制器MCU ;以CELLlO电池为例,假如CELLlO电池电压偏离平均电压的极限值,微控制器MCU通过41、42、43、44引脚给电池电压检测模块U201发出指令,电池电压检测模块U201内部寄存器控制连接到CELLlO电池的放电控制开关管QlOl打开,放电电流通过限流电阻RlOl 加载到下连的电池上,当该电池电压下降至平均电压值时,微控制器MCU再次向电池电压检测模块U201发出指令,电池电压检测模块U201收到指令后关闭开关管Q101,停止对该电池放电,实现了智能均衡的目的,使所有电池电压在充电过程中保持一致性。如附图4,电池过放电智能充电均衡实施过程,电池电压检测模块U201通过2、4、6、8、10、12、14、16、18、20、22、24引脚分别与电池组电连接并对其电压实时检测,再通过41、42、43、44引脚与微控制器MCU电连接,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给微控制器MCU ;以CELLlO电池为例,假如CELLlO电池电压偏离平均电压的极限值,微控制器MCU的相应引脚输出高电平,控制管QKlO导通,继电器RElO的线圈有电流流过,连接到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智能充放电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池组电连接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过充电均衡模块和过放电均衡模块以及与所述电池电压检测模块电连接的微控制器;所述过充电均衡模块由两个以上独立的过充电均衡单元构成,所述过充电均衡单元通过独立的放电执行电路与所述电池组的单电池及所述电池电压检测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过放电均衡模块由两个以上独立的过放电均衡单元构成,所述过放电均衡单元与所述电池组的单电池及所述微控制器分别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江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晶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