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石伟专利>正文

一种自洁式高效排水防臭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462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洁式高效排水防臭地漏,包括地漏管、安装面板及过滤盖板,所述地漏管包括管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均位于所述管体内,且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在纵向上将所述所述管体分割为三个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入水通道,所述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形成疏水通道,所述第三隔板和第一隔板之间形成出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洁式高效排水防臭地漏可有效利用排水空间,使得排水速度快,单位时间排水量大;水封防臭,防臭效果良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种涉及一种排水地漏,尤其涉及一种自洁式高效排水防臭地漏
技术介绍
现有的防臭地漏,出水芯和地漏管多为组合式结构,如果出水芯与地漏管之间的间隔较大,则出水芯直径偏小,出水量较大时,会导致出水缓慢。如果出水芯与地漏管之间的间隔较小,则出水芯直径偏大,如此可以解决出水缓慢的问题,但由于出水芯与地漏管之间的间隔小,容易产地漏管被杂物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出水流畅,水封·防臭的自洁式高效排水防臭地漏。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洁式高效排水防臭地漏,包括地漏管、安装面板及过滤盖板,所述地漏管位于所述安装面板的底端,且顶端与所述安装面板的底端相连接,所述过滤盖板扣设在所述安装面板的顶部,且与所述安装面板形成一内腔;其中,所述地漏管包括管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均位于所述管体内,且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在纵向上将所述所述管体分割为三个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入水通道,所述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形成疏水通道,所述第三隔板和第一隔板之间形成出水通道。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洁式高效排水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管、安装面板(9)及过滤盖板(10),所述地漏管位于所述安装面板(9)的底端,且顶端与所述安装面板(9)的底端相连接,所述过滤盖板(10)扣设在所述安装面板(9)的顶部,且与所述安装面板(9)形成一内腔,其中,所述地漏管包括管体(8)、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2)及第三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2)及第三隔板(3)均位于所述管体(8)内,且所述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2)及第三隔板(3)在纵向上将所述所述管体(8)分割为三个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隔板(1)和第二隔板(2)之间形成入水通道(4),所述第二隔板(2)和第三隔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自洁式高效排水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管、安装面板(9)及过滤盖板(10),所述地漏管位于所述安装面板(9)的底端,且顶端与所述安装面板(9)的底端相连接,所述过滤盖板(10)扣设在所述安装面板(9)的顶部,且与所述安装面板(9)形成一内腔,其中,所述地漏管包括管体(8)、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2)及第三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2)及第三隔板(3)均位于所述管体(8)内,且所述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2)及第三隔板(3)在纵向上将所述所述管体(8)分割为三个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隔板(1)和第二隔板(2)之间形成入水通道(4),所述第二隔板(2)和第三隔板(3)之间形成疏水通道(5),所述第三隔板(3)和第一隔板(1)之间形成出水通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洁式高效排水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2)的下端与所述管体(8)底端之间开有一口,使得所述入水通道(4)及疏水通道(5)之间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洁式高效排水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板(3)的上端与所述管体(8)顶端之间开有一口,使得所述疏水通道(5)和出水通道(6)之间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洁式高效排水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通道(4)上设有入水ロ(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洁式高效排水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石伟
申请(专利权)人:邱石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