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洪蓄水抗旱机井,适用于平原、山区。
技术介绍
目前全国均采用堤坝来防洪,这种防洪措施非常有限,当江河爆满时局部已形成灾难,因为水已从小流域狂奔形成了灾难。堤坝防洪成本又高,战线又长,而防洪的局限性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洪蓄水抗旱机井来满足小流域防洪抗旱,以点带面,把水患消除于萌芽状态,减轻洪水带来的压力。·本技术包括抽水管、进水管、不锈钢过滤网层、海棉层网框、木碳层网框、小石层网框、大石层网框、聚水池、池边、进水口网栏、含沙层、含水层、井盖、进水口,其特点在于在井的周围设有聚水池,聚水池的池边上均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为U形槽,进水口的底部与地面平行,在进水口处放置进水口网栏。在井壁上装有进水管伸到井底含沙层至含水层,抽水管穿过井盖进入进水管同时伸到井底含沙层至含水层。进水管外径裹有不锈钢过滤网层,不锈钢过滤网层外面依次套有海棉层网框、木碳层网框、小石层网框、大石层网框。本技术可以灵活机动,按本地的降水量在I平方公里内打一口井,降水量少的地方可以在2平方公里 3平方公里内打一口井,山区可以在沟的两旁一定的高度上引一条水渠,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洪蓄水抗旱机井,包括抽水管(1)、进水管(2)、不锈钢过滤网层(3)、海棉层网框(4)、木碳层网框(5)、小石层网框(6)、大石层网框(7)、聚水池(8)、池边(9)、进水口网栏(10)、含沙层(11)、含水层(12),井盖(16),进水口(41),其特征在于:在井的周围设有聚水池(8),在聚水池的池边(9)上均设有进水口(41),进水口(41)为U形槽,进水口(41)的底部与地面平行,在进水口(41)处放置进水口网栏(10);井壁上装有进水管(2)伸到井底含沙层(11)至含水层(12),抽水管(1)穿过井盖(16)进入进水管(2)同时伸到井底含沙层(11)至含水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洪蓄水抗旱机井,包括抽水管(I)、进水管(2)、不锈钢过滤网层(3)、海棉层网框(4)、木碳层网框(5)、小石层网框(6)、大石层网框(7)、聚水池(8)、池边(9)、进水口网栏(10)、含沙层(11)、含水层(12),井盖(16),进水口(41),其特征在于在井的周围设有聚水池(8),在聚水池的池边(9)上均设有进水口(41),进水口(41)为U形槽,进水口(41)的底部与地面平行,在进水口(41)处放置进水口网栏(10);井壁上装有进水管(2)伸到井底含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和智,雷振宁,余照明,麻秦凡,
申请(专利权)人:赵和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