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铲属于医疗和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由铲体、铲刃、推种片、推种片杆筒、推种片杆、杆丝连接、导力钢丝筒、导力钢丝、弹簧下挡片、弹簧、弹簧上挡片、导力钢杆、弯柄、变向滑轮、变向导力丝、起力滑轮、起力长杆、起力短杆、起力杆转轴、手柄、导力丝滑孔、推距筒组成,其特征是铲体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弧形面,整体形状为两边薄中央厚;铲刃是铲体下边缘向平面方向折成90°角后,向外凸出1-2毫米,然后向下折成斜向45°而形成,用于刮取培养皿表面的菌种;推种片是长度为0.3-0.5厘米,宽度为1-2毫米的铁片,可在铲体平面一侧前后滑动,将刮取的菌种推离铲体。接种铲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种铲,属于医疗和实验室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生物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用到细菌,细菌的培养一般需要在培养皿中完成。在细菌培养过程中,公知的接种工具有接种环、接种棒等,这些工具可以较好地将菌种从一个培养皿或试管中转接到另一个培养皿或试管中。但是在转接过程中,由于公知的接种工具是沾取,常会在接种工具上留有少量的菌种或培养基,不容易较好地分离,而且接种过程常常需要消毒,最常使用的消毒方式则是在火焰上灼烧,这样,携带的菌种或培养基在灼烧过程中就会留下一些灰烬,在延长灼烧时间的同时,也为转移的菌种或培养基带来灰烬的干 扰。怎样设计一种能够将刮取的菌种比较容易又可操控地从接种工具上分离下来的接种工具成为目前生物学研究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所以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推离功能的接种铲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公知的接种工具不易将沾取的菌种或培养基从其上面分离下来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种铲,该接种铲利用可操控的推种片在铲体表面滑动,将铲刃刮取的菌种或培养基从铲体上可操控地推离下来,从而达到刮取的菌种或培养基能够较为干净地被从铲体上推离下来,而且还可减少后续灼烧过程中菌种或培养基的灰烬干扰新接种培养基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接种铲由铲体I、铲刃2、推种片3、推种片杆筒4、推种片杆5、杆丝连接6、导力钢丝筒7、导力钢丝8、弹簧下挡片9、弹簧10、弹簧上挡片11、导力钢杆12、弯柄13、变向滑轮14、变向导力丝15、起力滑轮16、起力长杆17、起力短杆18、起力杆转轴19、手柄20、导力丝滑孔21、推距筒22组成,其特征是铲体I由铁片制成,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弧形面,整体形状为两边薄中央厚,长度为I厘米,宽度为0. 5-0. 8厘米,中间厚度为0. 2-0. 4厘米,两边厚度为0. 1-0. 2厘米;铲刃2由铁片制成,长度为I厘米,宽度为1-2毫米,基部厚度为1-2毫米,是铲体I下边缘向平面方向折成90 °角后,向外凸出1-2毫米,然后向下折成斜向45°而形成,用于刮取培养皿表面的菌种;推种片3是长度为0. 3-0. 5厘米,宽度为1-2毫米的铁片,可在铲体I平面一侧前后滑动,将刮取的菌种推离铲体I。所述的推种片杆筒4是前端焊接在铲体I 一端较厚处的直径为1-2毫米、长度为1-1. 2厘米的铁管,其内有推种片杆5和杆丝连接6,后端与导力钢丝筒7连接,推种片杆筒4和导力钢丝筒7的内腔相通。所述的推种片杆5是一根长度为1-1. 2厘米、直径为1-1. 5毫米的铁丝,前端焊接在推种片3后面正中,后端通过杆丝连接6与导力钢丝8相连,在导力钢丝8的推动下,可以自由出入推种片杆筒4,推动推种片3在铲体I平面一侧前后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种铲,其特征在于推距筒22是弯柄13下部焊接的一端铁管,直径为1-2毫米,长度为4-5厘米,上半部的上面有长度为1-1. 2厘米、宽度为0.5-0. 9毫米的导力丝滑孔21,以便变向导力丝15牵动导力钢杆12向下运动。推距筒22内有弹黃10、导力钢丝8、弹黃上挡片11和导力钢杆12。所述的弹簧下挡片9是推距筒22下端封口,中间有孔以便导力钢丝8穿过,孔周缘的挡片可阻挡弹簧10向下运动;弹簧10位于推距筒22内导力钢丝8外面,作用是在起力杆松开时,推动焊接在导力钢丝8上的弹簧上挡片11向上运动,使推种片3从铲体I外端返回推种片杆筒4端;弹簧上挡片11是直径为0. 9-1. 5毫米、厚度为1-1. 2毫米的铁片,下面中央与导力钢丝8的上端焊接在一起,上面中央与导力钢杆12的下端焊接在一起,作用是压迫弹簧10,使之蓄积能量,在推种片3完成作业后回复原位。所述的弯柄13是连接推距筒22和手柄20的一端弧形铁丝,弧形的设计是为起力长杆17提供较大的运动空间。 所述的变向滑轮14是焊接在导力丝滑孔21下端推距筒22表面的定滑轮,变向导力丝15连接导力钢杆12后,即从变向滑轮14上穿过,然后穿过起力滑轮16连接在起力长杆17末端,这样在起力短杆18被按压时,力量通过起力杆转轴19,传到起力长杆17,之后至I搜向导力丝15、导力钢杆12、杆丝连接6、推种片杆5,最后即可作用推种片3,将铲体I通过铲刃2刮取的菌种推离铲体1,作用完成后,在弹簧10的作用下,推种片3回复原位,以便下次操作。所述的手柄20是一段长度为5厘米、直径为2-5毫米的钢杆,用于操作时操作人员手的把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接种铲利用可操控的推种片在铲体表面滑动,将铲刃刮取的菌种或培养基从铲体上可操控地推离下来,从而达到刮取的菌种或培养基能够较为干净地被从铲体上推离下来,而且还可减少后续灼烧过程中菌种或培养基的灰烬干扰新接种培养基的目的。接种铲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接种铲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接种铲的铲体和铲刃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I.铲体,2.铲刃,3.推种片,4.推种片杆筒,5.推种片杆,6.杆丝连接,7.导力钢丝筒,8.导力钢丝,9.弹簧下挡片,10.弹簧,11.弹簧上挡片,12.导力钢杆,13.弯柄,14.变向滑轮,15.变向导力丝,16.起力滑轮,17.起力长杆,18.起力短杆,19.起力杆转轴,20.手柄,21.导力丝滑孔,22.推距筒。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接种铲由铲体I、铲刃2、推种片3、推种片杆筒4、推种片杆5、杆丝连接6、导力钢丝筒7、导力钢丝8、弹簧下挡片9、弹簧10、弹簧上挡片11、导力钢杆12、弯柄13、变向滑轮14、变向导力丝15、起力滑轮16、起力长杆17、起力短杆18、起力杆转轴19、手柄20、导力丝滑孔21、推距筒22组成,其特征是铲体I由铁片制成,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弧形面,整体形状为两边薄中央厚,长度为I厘米,宽度为0. 5-0. 8厘米,中间厚度为0. 2-0. 4厘米,两边厚度为0. 1-0. 2厘米;铲刃2由铁片制成,长度为I厘米,宽度为1-2毫米,基部厚度为1-2毫米,是铲体I下边缘向平面方向折成90°角后,向外凸出1-2毫米,然后向下折成斜向45°而形成,用于刮取培养皿表面的菌种;推种片3是长度为0. 3-0. 5厘米,宽度为1-2毫米的铁片,可在铲体I平面一侧前后滑动,将刮取的菌种推离铲体I。实施例二,对实施例一进一步限定,推种片杆筒4是前端焊接在铲体I 一端较厚处的直径为1-2毫米、长度为1-1. 2厘米的铁管,其内有推种片杆5和杆丝连接6,后端与导力 钢丝筒7连接,推种片杆筒4和导力钢丝筒7的内腔相通。实施例三,对实施例一进一步限定,推种片杆5是一根长度为1-1. 2厘米、直径为1-1. 5毫米的铁丝,前端焊接在推种片3后面正中,后端通过杆丝连接6与导力钢丝8相连,在导力钢丝8的推动下,可以自由出入推种片杆筒4,推动推种片3在铲体I平面一侧前后滑动。实施例四,对实施例一进一步限定,推距筒22是弯柄13下部焊接的一端铁管,直径为1-2毫米,长度为4-5厘米,上半部的上面有长度为1-1. 2厘米、宽度为0. 5-0. 9毫米的导力丝滑孔21,以便变向导力丝15牵动导力钢杆12向下运动。推距筒22内有弹簧10、导力钢丝8、弹簧上挡片11和导力钢杆12。实施例五,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接种铲由铲体(1)、铲刃(2)、推种片(3)、推种片杆筒(4)、推种片杆(5)、杆丝连接(6)、导力钢丝筒(7)、导力钢丝(8)、弹簧下挡片(9)、弹簧(10)、弹簧上挡片(11)、导力钢杆(12)、弯柄(13)、变向滑轮(14)、变向导力丝(15)、起力滑轮(16)、起力长杆(17)、起力短杆(18)、起力杆转轴(19)、手柄(20)、导力丝滑孔(21)、推距筒(22)组成,其特征是铲体(1)由铁片制成,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弧形面,整体形状为两边薄中央厚,长度为1厘米,宽度为0.5?0.8厘米,中间厚度为0.2?0.4厘米,两边厚度为0.1?0.2厘米;铲刃(2)由铁片制成,长度为1厘米,宽度为1?2毫米,基部厚度为1?2毫米,是铲体(1)下边缘向平面方向折成90°角后,向外凸出1?2毫米,然后向下折成斜向45°而形成,用于刮取培养皿表面的菌种;推种片(3)是长度为0.3?0.5厘米,宽度为1?2毫米的铁片,可在铲体(1)平面一侧前后滑动,将刮取的菌种推离铲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接种铲由铲体(I)、铲刃(2)、推种片(3)、推种片杆筒(4)、推种片杆(5)、杆丝连接(6)、导カ钢丝筒(7)、导カ钢丝(8)、弹簧下挡片(9)、弹簧(10)、弹簧上挡片(11)、导カ钢杆(12)、弯柄(13)、变向滑轮(14)、变向导カ丝(15)、起カ滑轮(16)、起カ长杆(17)、起カ短杆(18)、起力杆转轴(19)、手柄(20)、导カ丝滑孔(21)、推距筒(22)组成,其特征是铲体(I)由鉄片制成,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弧形面,整体形状为两边薄中央厚,长度为I厘米,宽度为0. 5-0. 8厘米,中间厚度为0. 2-0. 4厘米,两边厚度为0. 1-0. 2厘米;铲刃(2)由铁片制成,长度为I厘米,宽度为1-2毫米,基部厚度为1-2毫米,是铲体(I)下边缘向平面方向折成90°角后,向外凸出1-2毫米,然后向下折成斜向45°而形成,用于刮取培养皿表面的菌种;推种片⑶是长度为0. 3-0. 5厘米,宽度为1-2毫米的鉄片,可在铲体⑴平面ー侧前后滑动,将刮取的菌种推离铲体(I)。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种铲,其特征在于推种片杆筒(4)是前端焊接在铲体(I)一端较厚处的直径为1-2毫米、长度为1-1. 2厘米的鉄管,其内有推种片杆(5)和杆丝连接 (6),后端与导カ钢丝筒(7)连接,推种片杆筒⑷和导カ钢丝筒(7)的内腔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种铲,其特征在于推种片杆(5)是ー根长度为1-1.2厘米、直径为1-1. 5毫米的铁丝,前端焊接在推种片(3)后面正中,后端通过杆丝连接(6)与导カ钢丝(8)相连,在导カ钢丝(8)的推动下,可以自由出入推种片杆筒(4),推动推种片(3)在铲体(I)平面一侧前后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种铲,其特征在于推距筒(22)是弯柄(13)下部焊接的一端鉄管,直径为1-2毫米,长度为4-5厘米,上半部的上面有长度为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杰,林立东,金忠民,张东向,孟庆伟,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