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过滤装置,包括:增压泵,其一端与水源相连接,另一端与粗滤装置进水口相连接;粗滤装置,其出水口与三通阀的进水口相连接;三通阀,其第一出水口与精滤装置进水口相连接,第二出水口与净水出水管道相连接,三通阀用于控制第一、第二出水口的水量比例;精滤装置,其出水口与净水出水管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三通阀根据原水质量和粗滤后的水质状况分配进入出水管道和精滤装置的水量比例,在满足出水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进入精滤装置的水量,实现针对不同水质的精滤处理,在处理水质达标的前提下提高过滤效率、降低成本,并在一定的水质情况下保持水质的营养成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水过滤装置通常仅由粗滤装置和精滤装置串联构成,实现对水质的稳定过滤。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不同地区的水质差别很大,例如污染轻的地区不需经精滤或小比例的水精滤后就可实现整个水质达标,富含矿物质的水经完全精滤后反而失去营养价值,重金属污染的水则需要严格的精滤处理,而现有装置不能够针对水质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不仅使得过滤的效率较低,过滤装置的寿命也会降低,造成成本提高,同时对水质的营养价值也不完全有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可实现针对不同水质的精滤处理,在处理水质达标的前提下提高过滤效率、降低成本,在一定的水质情况下保持水质的营养成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过滤装置,包括增压泵,其一端与水源相连接,另一端与粗滤装置进水口相连接;粗滤装置,其出水口与三通阀的进水口相连接;三通阀,其第一出水口与精滤装置进水口相连接,第二出水口与净水出水管道相连接,三通阀用于控制第一、第二出水口的水量比例;精滤装置,其出水口与净水出水管道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粗滤装置可由超滤膜或微滤膜构成。上述技术方案中,精滤装置可由反渗透膜或纳滤膜构成。上述技术方案中,精滤装置设有浓水出口,浓水出口连接有废水比,废水比用于控制精滤装置废水的排出量。上述技术方案中,精滤装置设有最低进水量,以防止过滤膜失水损坏。当精滤装置采用反渗透膜时,所述最低进水量为10毫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通过在粗滤与精滤装置的连接管道上设置的三通调节阀,形成与精滤相应的旁路出水通道,实现针对不同水质的精滤处理,在处理水质达标的前提下提高过滤效率、降低成本。2、通过降低精滤的水量,在一定的水质情况下可保持水质的营养成分。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水过滤装置的示意图。结合附图标注以下附图标记I-增压泵,11-进水管,12-第一连接管,2-粗滤装置,23-第二连接管,3_三通阀,34-第三连接管,36-出水管道,4-精滤装置,45-第四连接管,46-第五连接管,5-废水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技术的水过滤装置如图I所示,包括增压泵I、粗滤装置2、三通阀3和精滤装置4。增压泵I的一端通过进水管11与水源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12与粗滤装置2的进水口相连接。粗滤装置2由超滤膜或微滤膜构成(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它相应的过滤膜),粗滤装置2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23与三通阀3的进水口相连接。三通阀3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三连接管34与精滤装置4进水口相连接,三通阀3的第二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36输出经过滤的水,形成出水的旁路通道。精滤装置4由反渗透膜或纳滤膜构成(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它相应的过滤膜),精滤装置4的出水口通过第五连接·管46与出水管36相连通,可与前述旁路通道中的水相混合。增压泵I将原水压入粗滤装置2后,粗滤后的水进入三通阀3,三通阀3根据原水质量和粗滤后的水质状况分配进入出水管36和精滤装置4的水量比例,在满足出水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进入精滤装置的水量,在精滤装置采用反渗透膜时,精滤装置的进水量不能低于10毫升,以免反渗透膜因失水而损坏。进一步如图I所示,精滤装置4还设有浓水出口,浓水出口通过第四连接管45连接废水比5,废水比5用于控制精滤装置废水的排出量。当原水水质较好,且经过粗滤装置过滤后即可达到水质要求时,可调节三通阀将精滤装置的进水量设置成最低,从而提高过滤效率;当原水水质较差(例如重金属污染较大的水质),可调节三通阀完全关闭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从而实现完全精滤。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TDS (溶解性总固体)的限制标准为IOOOmg / L,但一般口感极好的水质TDS小于200 300mg / L ;较好的水质TDS为300 600mg / L ;一般的水质=TDS为600 900mg / L ;差的水质TDS为900 1200mg / L ;无法饮用的水质TDS大于1200mg / L。同样饮用水中TDS浓度过低,也会不受人们欢迎。使用本技术的水过滤装置和过滤调节方法,测试的实验数据如下当使用三通阀3调节粗滤装置2 (超滤膜)和精滤装置4 (R0膜,即反渗透膜)的流量比例为I :1时,原水水质TDS为548,净水水质TDS为140,水回收率为60% ;当使用三通阀3调节粗滤装置2 (超滤膜)和精滤装置4 (R0膜)的流量比例为I :2时,原水水质TDS为548,净水水质TDS为196,水回收率为46. 7% ;当使用三通阀3调节粗滤装置2 (超滤膜)和精滤装置4 (R0膜)的流量比例为I :3时,原水水质TDS为548,净水水质TDS为230,水回收率为40% ;当使用三通阀3调节粗滤装置2 (超滤膜)和精滤装置4 (R0膜)的流量比例为I :4时,原水水质TDS为548,净水水质TDS为260,水回收率为36% ;当使用三通阀3调节粗滤装置2 (超滤膜)和精滤装置4 (R0膜)的流量比例为I :5时,原水水质TDS为548,净水水质TDS为280,水回收率为33%。本技术的水过滤装置方案,可以适应于各种地区提供适合于自己口感的水质。可满足使用者对不同水质的不同水处理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粗滤与精滤装置的连接管道上设置的三通调节阀,形成与精滤相应的旁路出水通道,实现针对不同水质的精滤处理,在处理水质达标的前提下提高过滤效率、降低成本,并可在一定的水质情况下保持水质的营养成分。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泵,其一端与水源相连接,另一端与粗滤装置进水口相连接;粗滤装置,其出水口与三通阀的进水口相连接;三通阀,其第一出水口与精滤装置进水口相连接,第二出水口与净水出水管道相连接,三通阀控制所述第一、第二出水口的水量比例;精滤装置,其出水口与所述净水出水管道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增压泵,其一端与水源相连接,另一端与粗滤装置进水口相连接; 粗滤装置,其出水ロ与三通阀的进水ロ相连接; 三通阀,其第一出水ロ与精滤装置进水ロ相连接,第二出水ロ与净水出水管道相连接,三通阀控制所述第一、第二出水ロ的水量比例; 精滤装置,其出水ロ与所述净水出水管道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滤装置由超滤膜或微滤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富华,康晓红,叶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