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烟灰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3043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07
一种车用烟灰缸,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烟灰盒,该烟灰盒具有盒盖并通过一转轴相对壳体能翻转,前述的壳体内设有与烟灰盒动力连接的阻尼器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灰盒的内侧中部垂直转轴长度方向设有一控制销,该控制销的端部伸出烟灰盒上端面,对应地,所述的壳体上能横向移动地设有一控制板,该控制板内壁具有供前述控制销端部单向循环运动并且能定位的运动轨道。烟灰盒翻转过程中烟灰盒受力均匀,运行平稳。同时,控制销的装配和控制板的装配快捷,定位准确,能提高组装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内饰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烟灰缸
技术介绍
推压盖子自动弹开型的烟灰缸在现代车辆中应用较为普遍,其结构上一般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烟灰盒,该烟灰盒通过一转轴相对壳体能翻转,壳体内设有与烟灰盒动力连接的阻尼器和弹簧,起到缓冲和助力作用。这里的专利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820055441. I的中国技术专利《车用烟灰缸》(授权公告号CN201169220Y);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020243214. 9的中国技术专利《汽车烟灰缸》(授权公告号为CN201713020U)及专利号为ZL201020527134. 6的中国技术专利《卡车烟灰缸》(授权公告号 201800606U)。上述公开文献中烟灰盒能重复操作的原因是增设了运行轨道和连杆,连杆在运行轨道里能循环运动,从而实现重复操作,但上述结构均设于烟灰盒的一侧,存在受力不均运行不稳的不足,同时,这种结构装配较为麻烦,准确性欠佳,而且,汽车振动过大的话,连杆容易脱离原来的运行轨迹,而使烟灰盒自动打开,给人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烟灰盒翻转时平稳的车用烟灰缸。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汽车振动过大时烟灰盒不易自动打开的车用烟灰缸。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烟灰缸,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烟灰盒,该烟灰盒具有盒盖并通过一转轴相对壳体能翻转,前述的壳体内设有与烟灰盒动力连接的阻尼器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灰盒的内侧中部垂直转轴长度方向设有一控制销,该控制销的端部伸出烟灰盒上端面,对应地,所述的壳体上能横向移动地设有一控制板,该控制板内壁具有供前述控制销端部单向循环运动并且能定位的运动轨道,该运动轨道具有第一位点和第二位点;前述的控制销处于第一位点状态下,烟灰盒处于关闭状态,前述的控制销处于第二位点状态下,烟灰盒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控制板的中部具有的心形凸块而使运动轨道呈心形轨迹,并且,前述的心形凸块一端具有一凹槽,该凹槽两端向外张开形成两个凸头部,而所述的第一位点则形成于该凹槽的底部,所述的第二位点位于心形凸块底部后侧;所述的控制销处于第一位点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销的外端面位于两凸头部末端连线的内侧。因凸头部较为向外,所以车门振动时控制销产生的振幅高度,不会使控制销不会从凸头部滑出,从而实现烟灰盒的自锁。所述的控制销设于烟灰盒中轴线上。可以进一步保证翻转过程中烟灰盒受力均衡,运行平稳。进一步,所述的运动轨道垂直控制板长度方向贯穿布置于控制板上,并且,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具有与控制销配合以限制烟灰盒继续翻转的挡板部。为方便安装,所述的壳体外端面具有截面为L形的倒钩槽,所述的控制板设于该倒钩槽内并用一盖板盖合。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外端面具有限位部,对应地,所述的控制板内壁凸起有与前述限位部配合以控制控制板运动幅度的凸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控制销垂直转轴长度方向设置,结合控制板配合横向移动完成烟灰盒的重复操作,翻转过程中烟灰盒受力均匀,运行平稳。同时,控制销的装配和控制板的装配快捷,定位准确,能提高组装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例I分解图。图2为实施例I正面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M部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I中烟灰盒打开时的状态图。图6为实施例I后视图。图7为图6中沿D-D方向的剖视图。图8为图6中沿E-E方向的剖视图。图9为图6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10为实施例I中控制板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I中控制销与控制板配合关系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2中控制销与控制板配合关系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I,如图I 图6所不,本实施例中的车用烟灰缸包括壳体2及设于壳体2内的烟灰盒1,该烟灰盒I具有盒盖11并通过一转轴4相对壳体2能翻转,壳体2内设有与烟灰盒I动力连接的阻尼器5和弹簧(图中无显示),起到缓冲和助力作用,烟灰盒I的内侧中部垂直转轴长度方向设有一控制销3,具体地,控制销3设于烟灰盒I中轴线上,控制销3的端部伸出烟灰盒I上端面,对应地,壳体2上能横向移动地设有一控制板6,该控制板6内壁具有供控制销端部单向循环运动并且能定位的运动轨道7,该运动轨道7具有第一位点71和第二位点72。控制销3处于第一位点71状态下,烟灰盒I处于关闭状态,控制销3处于第二位点72状态下,烟灰盒I处于开启状态。结合图11所示,控制板6的中部具有的心形凸块8而使运动轨道7呈心形轨迹,并且,心形凸块8 —端具有一凹槽,该凹槽两端向外张开形成凸头部81和凸头部82,第一位点71则形成于该凹槽的底部,第二位点72位于心形凸块8底部后侧;控制销3处于第一位点71的状态下,控制销3的外端面位于两凸头部末端连线N的内侧。因凸头部81和凸头部82较为向外,所以车门振动时控制销3产生的振幅高度,不会使控制销3不会从凸头部81或凸头部82滑出,实现烟灰盒的自锁。运动轨道7垂直控制板长度方向贯穿布置于控制板6上,并且,壳体2的一侧内壁具有与控制销配合以限制烟灰盒继续翻转的挡板部(见图5所示)。结合图I、图7和图8所示,壳 体2外端面具有截面为L形的倒钩槽22,控制板6设于该倒钩槽22内并用一盖板9盖合。结合图9所示,壳体2外端面具有限位部23,对应地,控制板6内壁凸起有与限位部23配合以控制控制板6运动幅度的凸部61。工作原理烟灰缸处于关闭状态时(如图3所示),当盒盖11受力时,烟灰盒I开始位移,烟灰盒I带动控制销3运动(运动轨迹见图11),同时,控制销3带动控制板6在壳体2上按图6中Fl和F2所示运动方向左右横向移动,二者运动合成的轨迹见图11。此时控制销3在控制板6中位置由第一位点71到凸头部81,撤去操作力时,当控制销3位置未超过凸头部81时,在弹簧和阻尼器的作用下,此时控制销3位置由凸头部81回到第一定位点71,烟灰盒I仍回到关闭状态;当控制销3位置超过凸头部81时,在弹簧和阻尼器的作用下,烟灰盒I缓慢回弹直至打开(见图5所示),此时控制销3位置由凸头部81到第二位点72,直至区域73内止,控制销3受挡板部21阻挡并定位。烟灰盒处于打开状态,当盒盖11受力时,烟灰盒I位移并带动控制销3的运动,同理,此时控制销3位置由区域73到凸头部82,撤去操作力时,当控制销3位置未超过凸头部82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控制销3由凸头部82滑到区域73,烟灰盒I依旧处于打开状态;当控制销3位置超过凸头部82时,在弹簧的作用下烟灰盒I回弹带动控制销3由凸头部82滑到第一位点71,烟灰盒I处于关闭状态(如图3所示),重复上述操作使烟灰盒在打开和关闭二种状态之间转换。如图11所示,控制销处于第一位点的状态下,控制销的外端面位于两凸头部末端连线N的内侧。因凸头部81和凸头部82较为向外,所以车门振动时控制销3产生的振幅高度,不会使控制销3不会从凸头部81或凸头部82滑出,实现烟灰盒的自锁。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凸头部81较短,车门振动时控制销3产生的振幅高度,有时会引起控制销3滑出第一位点71而使烟灰盒I自动打开,这个设计存在的缺陷被实施例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烟灰缸,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烟灰盒,该烟灰盒具有盒盖并通过一转轴相对壳体能翻转,前述的壳体内设有与烟灰盒动力连接的阻尼器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灰盒的内侧中部垂直转轴长度方向设有一控制销,该控制销的端部伸出烟灰盒上端面,对应地,所述的壳体上能横向移动地设有一控制板,该控制板内壁具有供前述控制销端部单向循环运动并且能定位的运动轨道,该运动轨道具有第一位点和第二位点;前述的控制销处于第一位点状态下,烟灰盒处于关闭状态,前述的控制销处于第二位点状态下,烟灰盒处于开启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烟灰缸,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烟灰盒,该烟灰盒具有盒盖并通过一转轴相对壳体能翻转,前述的壳体内设有与烟灰盒动力连接的阻尼器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灰盒的内侧中部垂直转轴长度方向设有一控制销,该控制销的端部伸出烟灰盒上端面,对应地,所述的壳体上能横向移动地设有一控制板,该控制板内壁具有供前述控制销端部单向循环运动并且能定位的运动轨道,该运动轨道具有第一位点和第二位点; 前述的控制销处于第一位点状态下,烟灰盒处于关闭状态,前述的控制销处于第二位点状态下,烟灰盒处于开启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的中部具有的心形凸块而使运动轨道呈心形轨迹,并且,前述的心形凸块一端具有一凹槽,该凹槽两端向外张开形成两个凸头部,而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