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出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132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出水结构,包括有本体、斜水体及叶轮,所述本体由上下两部分对合组成,内部形成容置空间,本体的顶部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入水孔,底部设有一出水孔;所述斜水体密封设于本体的容置空间内,斜水体顶面设有数个贯通的斜水孔,斜水体的底面向下延伸一凸轴,凸轴的前端间隙伸入本体的出水孔内,该凸轴的前端呈向外渐扩的斜面;所述叶轮可转动的轴设在斜水体的凸轴上,采用上述结构,水在流出本体的出水孔时可形成圆球状的水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浴产品领域,特别与出水器的出水结构相关。
技术介绍
目前水龙头、手持或莲蓬头花洒等出水器多种形态的出水水花,如直淋水、按摩水、瀑布水或喷雾水等等,每ー种型态的水花都有不同的洗浴效果,在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出圆球状水花的出水器,进ー步丰富传统出水器的出水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ー种新型出水结构,可形成圆球状水花,进ー步丰富传统出水器的出水模式。·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以达上述目的ー种新型出水结构,包括有本体、斜水体及叶轮,所述本体由上下两部分对合组成,内部形成容置空间,本体的顶部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入水孔,底部设有ー出水孔;所述斜水体密封设于本体的容置空间内,斜水体顶面设有数个贯通的斜水孔,斜水体的底面向下延伸ー凸轴,凸轴的前端间隙伸入本体的出水孔内,该凸轴的前端呈向外渐扩的斜面;所述叶轮可转动的轴设在斜水体的凸轴上。所述斜水体的顶面间隔环设有若干个凸块,各凸块的两侧设成斜面,两相邻凸块间形成导流槽。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水在流出本体的出水孔时可形成圆球状的水花,提供使用者全新的喷淋感受,进ー步丰富传统出水器的出水模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3、4为本技术斜水体的结构示意及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对本技术作说明。如图I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ー种新型出水结构,包括有本体I、斜水体2及叶轮3,该本体I是由上下两部分对合组成,内部形成容置空间11,该本体I的顶部设有连通该容置空间的入水孔12,底部设有ー出水孔13 ;所述斜水体2密封设于本体的容置空间11内,该斜水体2的顶面对应本体入水孔12的位置上间隔环设有若干个凸块21,各凸块21的两侧设成斜面,两相邻凸块21间形成导流槽22,斜水体2顶面设有数个贯通的斜水孔23,各斜水孔23布设在凸块21的外围,另斜水体2的底面中部向下延伸ー凸轴24,凸轴24的前端间隙伸入本体I的出水孔13内,该凸轴24的前端呈向外渐扩的斜面241,该斜面241与出水孔13的内壁形成由大渐小的过水间隙131 ;所述叶轮3套设在斜水体下方的凸轴24上,叶轮3在水流的冲击下绕凸轴24旋转同时带动水流旋转形成润流。本技术出水结构使用时,水从本体的入水孔12进入后,经过斜水体2顶面凸块21间的导流槽22分流后通过斜水孔23冲击叶轮3,使叶轮3绕凸轴24高速旋转同时带动水流旋转形成涡流,在通过凸轴24与出水孔13的内壁组成的过水间隙131吋,由于水的涡流作用产生侧向的力,使水紧贴在出水孔13 的内壁上,同时通过由大渐小的过水间隙131流出出水孔13时可形成圆球状的水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本体、斜水体及叶轮,所述本体由上下两部分对合组成,内部形成容置空间,本体的顶部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入水孔,底部设有一出水孔;所述斜水体密封设于本体的容置空间内,斜水体顶面设有数个贯通的斜水孔,斜水体的底面向下延伸一凸轴,凸轴的前端间隙伸入本体的出水孔内,该凸轴的前端呈向外渐扩的斜面;所述叶轮可转动的轴设在斜水体的凸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本体、斜水体及叶轮,所述本体由上下两部分对合组成,内部形成容置空间,本体的顶部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入水孔,底部设有一出水孔;所述斜水体密封设于本体的容置空间内,斜水体顶面设有数个贯通的斜水孔,斜水体的底面向下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