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宝永专利>正文

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0969 阅读:6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该训练器包括地面固定框架、支撑杆内管、支撑杆外管、第一半圆环、第二半圆环、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挥杆平面控制板、供球手使用的滚动棒、搭扣和滑轮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球手要练习时,站在地面固定框架的中心位置,让滚动棒平稳地放置在大圆环的下部,挥动滚动棒,做高尔夫的挥杆动作,使得球手能够快速掌握握杆、站位、姿势、球位、姿势、瞄球等姿势,快速提高球技;同时,具有可折叠、可移动、占地面积小及使用方便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尔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高尔夫运动在世界各地的推广普及,人们对高尔夫挥杆平面的认识越来越重视。对高尔夫球手而言,掌握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挥杆平面,是做好挥杆、提高球技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高尔夫新手而言,如何掌握握杆、站位、姿势、球位、姿势与瞄球等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很多高尔夫挥杆练习器,但是,这些练习器存在以下的不足I、占用空间大; 2、不可移动,只能固定在一个场地;3、不能让球手有效地感受到挥杆平面的存在;4、无法快速有效的增强练习者的肌肉力量,不能保持良好的挥杆节奏;5、练习方法繁杂,不能简单易懂,新手练习成功要话费很长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滚动棒沿着大圆环做钟摆运动、可折叠、可移动及占地空间小的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包括地面固定框架、支撑杆内管、支撑杆外管、第一半圆环、第二半圆环、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挥杆平面控制板、供球手使用的滚动棒、搭扣和滑轮组件;所述地面固定框架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一半圆环的一端相连接围合成一大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与第二半圆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杆内管的一端与地面固定框架的另一端枢接,所述支撑杆外管的一端与第二半圆环的另一端枢接,所述支撑杆内管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外管的另一端相适配,所述挥杆平面控制板包覆在第二半圆环的另一端上,所述搭扣固定在第一半圆环与第二半圆环的连接处,所述滑轮组件均匀安装在地面固定框架和第二半圆环上。其中,所述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安装在地面固定框架的第一折弯处,所述第二滑轮安装在地面固定框架的第二折弯处,所述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分别安装在挥杆平面控制板与第二半圆环的连接处。其中,所述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还包括用于调节平面角度的插销,所述支撑杆内管和支撑杆外管上均设有插孔;所述插销分别与支撑杆内管的插孔和支撑杆外管的插孔相适配。其中,所述滚动棒由握把和棒杆组成;所述棒杆靠近棒杆与握把连接的一端内设有轴承。其中,所述支撑杆内管上还设有刻度。其中,所述搭扣为金属搭扣。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球手要练习时,站在地面固定框架的中心位置,让滚动棒平稳地放置在大圆环的下部,挥动滚动棒,做高尔夫的挥杆动作,让滚动棒沿着这个大圆环做钟摆运动,身体重心随着棍棒的钟摆运动而左右移动,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挥杆运动平面;使得球手能够快速掌握握杆、站位、姿势、球位、姿势、瞄球等姿势,快速提高球技;2、该训练器在不使用时,通过第二连接轴,将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折叠在一起;折叠后,利用搭扣保持折叠后整体框架紧固并形成互为依靠的倾角,避免该训练器整体倒地;同时,大大减少了该训练器的占地空间。3、该训练器设置有滑轮组件,折叠后,该滑轮组件与地面接触,可以方便的移动该训练器,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该训练器移动到适合的场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的爆炸图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未折叠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折叠后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二。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I、地面固定框架2、支撑杆内管3、支撑杆外管4、第一半圆环5、第二半圆环6、第一连接轴7、第二连接轴8、挥杆平面控制板9、滚动棒10、搭扣11、第一滑轮12、第二滑轮13、第三滑轮14、第四滑轮15、插销91、握把92、棒杆16、地面固定框架的第一折弯处17、地面固定框架的第二折弯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5,本技术的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包括地面固定框架I、支撑杆内管2、支撑杆外管3、第一半圆环4、第二半圆环5、第一连接轴6、第二连接轴7、挥杆平面控制板8、供球手使用的滚动棒9、搭扣10和滑轮组件;地面固定框架I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6与第一半圆环4的一端相连接围合成一大圆环,第一半圆环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7与第二半圆环5的一端相连接;支撑杆内管2的一端与地面固定框架I的另一端枢接,支撑杆外管3的一端与第二半圆环5的另一端枢接,支撑杆内管2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外管3的另一端相适配,挥杆平面控制板8包覆在第二半圆环5的另一端上,搭扣10固定在第一半圆环4与第二半圆环5的连接处,滑轮组件均匀安装在地面固定框架I和第二半圆环5上。在本实施例中,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11、第二滑轮12、第三滑轮13和第四滑轮14 ;第一滑轮11安装在地面固定框架的第一折弯处16,第二滑轮12安装在地面固定框架的第二折弯处17,第三滑轮13和第四滑轮14分别安装在挥杆平面控制板8与第二半圆环5的连接处。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滑轮组件包括四个滑轮的实施方式,滑轮组件的滑轮数量还可以是五个、六个或者七个等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果是对滑轮数量的改变,那么也可以理解为对本技术的简单变形或者变换,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还包括插销15,支撑杆内管2、支撑杆外管3上均设有插孔;插销15分别与支撑杆内管的插孔(图未示)和支撑杆外管的插孔(图未示)相适配来实现支撑杆外管3与支撑杆内管2的连接,若需要调节该训练器的角度和高度时,可以通过插销15与支撑杆内管的插孔(图未示)和支撑杆外管的插孔(图未示)来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滚动棒9由握把91和棒杆92组成;棒杆92靠近棒杆92与握把91连接的一端内设有轴承(图未示),可实现滚动棒9的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内管2上还设有刻度(图未示),先根据自己的要求确定要调节的度数,然后,利用刻度(图未示)通过插销15与支撑杆内管的插孔(图未示)和支撑杆外管的插孔(图未示)来调节该训练器的角度和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支撑杆并不局限于从地面固定框架I连接到第二半圆环5的实施方式,支撑杆还可以采用从地面固定框架I的两侧与第一半圆环4进行连接、从而起到调节该训练器的角度和高度的实施方式,或者从其它位置进行支撑及调节,上述改变也可以理解为对本技术的简单变形或者变换,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搭扣10为金属搭扣,在本技术中,搭扣10的作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作用一为挥杆训练平面的大圆环打开后在两侧固定连接处,使连接更紧密,保持大圆环平面稳定;作用二为折叠后整体框架紧固并形成互为依靠的倾角,方便移动,并避免构件整体侧倒。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搭扣10的材质是金属的实施方式,搭扣10的材质还可以是钢制、塑胶等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果是对搭扣10的材质的改变,那么也可以理解为对本技术的简单变形或者变换,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供的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其优势在于I、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经组装完成打开后,形成一个斜插在地面上的大圆环。使用时,球员站在地面固定框架的中心位置,让滚动棒平稳地放置在大圆环的下部,挥动滚动棒,做高尔夫的挥杆动作,让滚动棒沿着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固定框架、支撑杆内管、支撑杆外管、第一半圆环、第二半圆环、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挥杆平面控制板、供球手使用的滚动棒、搭扣和滑轮组件;所述地面固定框架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一半圆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环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与第二半圆环的一端相连接围合成一大圆环;所述支撑杆内管的一端与地面固定框架的另一端枢接,所述支撑杆外管的一端与第二半圆环的另一端枢接,所述支撑杆内管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外管的另一端相适配,所述挥杆平面控制板包覆在第二半圆环的另一端上,所述搭扣固定在第一半圆环与第二半圆环的连接处,所述滑轮组件均匀安装在地面固定框架和第二半圆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固定框架、支撑杆内管、支撑杆外管、第一半圆环、第二半圆环、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挥杆平面控制板、供球手使用的滚动棒、搭扣和滑轮组件;所述地面固定框架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一半圆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环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与第二半圆环的一端相连接围合成一大圆环;所述支撑杆内管的一端与地面固定框架的另一端枢接,所述支撑杆外管的一端与第二半圆环的另一端枢接,所述支撑杆内管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外管的另一端相适配,所述挥杆平面控制板包覆在第二半圆环的另一端上,所述搭扣固定在第一半圆环与第二半圆环的连接处,所述滑轮组件均匀安装在地面固定框架和第二半圆环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尔夫挥杆平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宝永
申请(专利权)人:段宝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