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068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环器,包括操作手柄(18),还包括与操作手柄连接的第一、第二夹持部(10,12),所述的第一夹持部(10)朝向第二夹持部(12)的内表面前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钩(15),所述的第二夹持部(12)朝向第一夹持部(11)的内表面前端设有与第一卡钩(15)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的第一凹槽(1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取环器充分考虑到取环手术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采用简单的结构,既保证了取环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又有效避免了器械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安全性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妇科医疗器械,尤其涉及ー种用于摘取节育环的器械。
技术介绍
节育环是育龄女性使用的宫内节育器的ー种,具有安全性与有效性较高、经济性与便利性较好,而且具有取出后可再次受孕的特点,所以在育龄女性中被广泛使用。该类节育环需要专门的医疗器械进行体内放置和取出。如图I所示,早期的取环器只是设计成一种钩子状,钩子2 —般是钩子杆I弯曲后形成的外凸形。可是钩子状取环器会因钩子2的外凸会刮伤节育环周边环境的肉体组织。·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刮伤肉体组织,取环器亦被设计成ー种内凹形钩子状,钩子4 一般会被设计在薄板3的内凹处。但是,由于有肉体组织的影响不能让钩子4与节育环顺畅的挂好,这样顺利取出节育环就有难度。现有技术中还有被设计成夹子状的取环器,如见图3、图4及图5所示,其具有带有齿牙11、11-1的两个夹取部10、12,进行取环操作时,操作者通过操作手柄使夹取部张开,再夹住节育环13利用齿牙咬合带动从而取出节育环,这种夹子状取环器避免了刮伤周围组织的危险,但是会因为肉体组织、血液等的影响而在操作过程中致使节育环脱落,从而使取环手术失败,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操作。亦有一些取环器在很多方面已经考虑到了手术对接受手术者带来的痛苦及实施手术者操作的可视性及方便性,诸如提出了具有可视性的取环器,避免刮伤的具有保护性的取环器、具有多个沟槽的取环器等,但是就结构而言多是采用钩子状与夹子或者是镊子状结构。上述传统的取环器没有充分考虑到因腔内出血、节育环周围人体组织及节育环自身断裂等原因,致使取环器与节育环在取出过程中分离所造成的手术失败,而这种失败可能会招致大出血等致命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操作便捷、安全性高的取环器。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取环器包括操作手柄,还包括与操作手柄连接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同时与操作手柄的操作机构连接,通过操作手柄的运动控制两个夹持部的张开和闭合;所述的第一夹持部朝向第二夹持部的内表面前端设有至少ー个第一卡钩,所述的第二夹持部朝向第一夹持部的内表面前端设有与第一卡钩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更进一歩地,所述的第二夹持部朝向第一夹持部的内表面前端设有至少ー个第二卡钩,所述的第一夹持部朝向第二夹持部的内表面前端设有与第二卡钩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更进一歩地,所述的第一夹持部朝向第二夹持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锯型齿部,第二夹持部朝向第一夹持部的内表面设有与第一锯型齿部交错对应的第二锯型齿部。更进一歩地,所述的第一卡钩整体朝向第一锯型齿部弯曲。所述的第二卡钩整体朝向第二锯型齿部弯曲。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第二卡钩一般具有相同的形状,即整体呈朝向取环器操作手柄的方向弯曲,其根部略粗于顶部,顶部可呈尖齿状以利于手术操 作者感知节育环的位置;为保证在实际操作中不会意外脱落,采用与夹持部一次成型的方式制成。进行取环操作之前,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呈闭合状态,卡钩隐藏在对应的凹槽内,这样可以避免进入机体过程中卡钩对机体组织可能造成的损伤,同时也利于操作人员利用取环器准确地找到节育环的位置。当取环器慢慢进入机体并接近节育环时,操作人员操作操作手柄使取环器呈半开状态,随着进ー步的插入,取环器将会与节育环发生接触,手术操作者则会感受到这种接触。如果节育环的外侧端面与取环器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顶部接触,将发生滑动现象,手术操作者亦可感知这种状态,可以调节后再一次让其接触,直至节育环的外侧端面与取环器的第一卡钩、第二卡钩的尖部接触,通过该方式可使手术操作者准确地确定节育环所处的位置。因为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相对半张开,第一卡钩、第二卡钩的齿尖部相对于节育环的外侧端面形成了一个内凹的容易接受节育环自动调节相对位置的结构,所以可以在调解后使节育环的外侧端面进入第一卡钩、第二卡钩的齿尖部形成的内凹处,这时操作者把第一卡钩、第二卡钩相对全张开,再向前慢慢移动取环器,凭手感就可以使节育环进入张开的取环器中。然后闭合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并夹紧节育环,在此过程中夹持部内表面的锯型齿部提供了较大的摩擦力,进而从腔体中抽出取环器,而不会造成节育环断裂,这样使手术的成功率得到了保障。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取环器充分考虑到取环手术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采用简单的结构,既保证了取环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又有效避免了器械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取环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另ー种取环器结构示意图;图3-图5是现有技术中带有锯型齿部夹持部件的取环器结构示意图;图6是示出取环器操作手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取环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取环器中卡钩夹持节育环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取环器夹持部内表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取环器夹持节育器并取出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取环器包括一操作手柄18,还包括与操作手柄18连接的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12,所述的第一夹持部10朝向第二夹持部12的内表面前端设有ー个第一卡钩15,所述的第二夹持部12朝向第一夹持部11的内表面前端设有一个与第一^^钩15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的第一凹槽17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操作手柄18采用本领域的通用结构,可同时带动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12实现张开和闭合。所述的第二夹持部12朝向第一夹持部11的内表面前端设有两个第二卡钩16,16’,所述的第一夹持部10朝向第二夹持部11的内表面前端设有与两个第二卡钩16,16’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凹槽14,14’。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7位于两个第二卡钩16,16’中间的位置,即第一卡钩与两个第二卡钩是呈交错排列的设置。各卡钩采用相同的形状,根部略粗于顶部,本实施例的卡钩顶部呈尖齿的形状,并且其整体呈平滑的弯曲形状,其高度小于夹持部的厚度。如图7、图9所示,为了增大取环器操作过程中与节育环之间的摩擦カ从而保证操作的准确性,所述的第一夹持部10朝向第二夹持部12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锯型齿部11,第ニ夹持部12朝向第一夹持部10的内表面设有与第一锯型齿部11交错对应的第二锯型齿部11-1。在进行手术操作前,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12呈闭合状态,各卡钩隐藏在·各对应的凹槽中。进行手术操作时,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12呈半张开状态,卡钩位于凹槽之外,取环器向前移动将会与节育环13发生接触,手术操作者则会感受到这种接触,进而进一歩稍微调整取环器位置使节育环的外侧端面进入第一卡钩15、第二卡钩16,16’的齿尖部形成的内凹处(如图10所示),紧接着,操作者通过操作手柄使ニ夹持部夹紧节育环,其上的锯型齿部11、11-1提供进ー步的摩擦力,最終将节育环可靠夹持并取出人体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环器,包括操作手柄(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操作手柄(18)连接的第一、第二夹持部(10,12),所述的第一夹持部(10)朝向第二夹持部(12)的内表面前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钩(15),所述的第二夹持部(12)朝向第一夹持部(11)的内表面前端设有与第一卡钩(15)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的第一凹槽(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环器,包括操作手柄(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操作手柄(18)连接的第一、第二夹持部(10,12),所述的第一夹持部(10)朝向第二夹持部(12)的内表面前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钩(15),所述的第二夹持部(12)朝向第一夹持部(11)的内表面前端设有与第一卡钩(15)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的第一凹槽(17)。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取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夹持部(12)朝向第一夹持部(11)的内表面前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钩(16),所述的第一夹持部(10)朝向第二夹持部(11)的内表面前端设有与第二卡钩(16)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的第二凹槽(14)。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取环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辉吴芸郭明森郭雅丽尹晓睿刘尊亮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雷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