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泡米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986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式泡米线,包括机架、循环左、右输送带和网带,在机架内设有泡米槽,在泡米槽内的两端设有输送带换向轮;所述的网带设在循环左、右输送带之间,网带的网孔小于米的最小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泡米线能够自动完成泡米、能够满足盒饭的自动生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的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带式泡米线
技术介绍
米饭在蒸制之前需要进行泡米工序,现有没有一种自动的泡米加工线,传统的泡米是人工将米放在泡米桶浸泡,浸泡一定时间再将米从米桶掏出来,这种的泡米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适合大批量盒饭的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完成泡米、能够满足盒饭自动生产的带式泡米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式泡米线,包括机架、循环左、右输送带和网带,在机架内设有泡米槽,在泡米槽内的两端设有输送带换向轮;所述的网带设在循环左、右输送带之间,网带的网孔小于米的最小宽度。优选的是,在所述网带进入端设有料斗。优选的是,所述的循环左、右输送带之间设有多条支撑杆,网带安装在支撑杆上。优选的是,所述网带的周长略大于循环左、右输送带的周长。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机架内设置泡米槽,在泡米槽内的两端设有输送带换向轮,并网带设在循环左、右输送带之间,网带的网孔小于米的最小宽度。故网带在循环左、右输送带的带动下循环运动,将洗好的米由网带的进入端均匀地平铺到网带上,按泡米时间设定网带缓慢经过泡米槽的时间,当米输送到网带的输出端即完成米粒的自动浸泡;非常简单方便,适合盒饭的自动化生产。在循环左、右输送带之间设有多条支撑杆,网带安装在支撑杆上。这样网带通过张紧力便可固定在循环左、右输送带上。所述网带的周长略大于循环左、右输送带的周长,这样能保证网带传动时转弯能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部分网带、循环左输送带和循环右输送带的结构图。图中I机架,2循环左输送带,3循环右输送带,4网带,41网孔,5泡米槽,6输送带换向轮,7料斗,8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图I和2所示,本技术的带式泡米线,包括机架I、循环左、右输送带2、3和网带4,在机架I内设有泡米槽5,在泡米槽5内的两端设有输送带换向轮6 ;在循环左、右输送带2、3之间设有多条支撑杆8,网带4张紧固定在支撑杆8上,该网带4的网孔41小于米的最小宽度。在网带3进入端设有料斗7,米通过料斗7自动平铺在网带4上。所述网带4的周长略大于循环左、右输送带2、3的周长,能保证网带4传动时转弯能通过。循环的网带4在行走过程中,米通过料斗7自动落在循环的网带4上,网带4循环运动将网带4上的米粒带进泡米槽5内进行浸泡,网带4缓慢通过泡米槽5,使米在泡水槽5浸泡一定时间,网带4继续向左行进,将米带出,完成泡米工艺。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式泡米线,包括机架(1)、循环左、右输送带(2、3)和网带(4),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内设有泡米槽(5),在泡米槽(5)内的两端设有输送带换向轮(6);所述的网带(4)设在循环左、右输送带(2、3)之间,网带(4)的网孔(41)小于米的最小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式泡米线,包括机架(I)、循环左、右输送带(2、3)和网带(4),其特征在于在机架(I)内设有泡米槽(5),在泡米槽(5)内的两端设有输送带换向轮(6);所述的网带(4)设在循环左、右输送带(2、3)之间,网带(4)的网孔(41)小于米的最小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式泡米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哲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玺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