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长春专利>正文

交互式投影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6503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投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交互式投影幕,包括一中空卷筒、投影幕组件和设于中空卷筒内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投影幕组件包括用于承载影像的投影幕布和用于感应定位的电磁感应层,电磁感应层与投影幕布分别绕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伸展后平行且层叠设置,投影幕布的顶端连接第一转轴,底端连接有一用于拉直投影幕布的吊杆,电磁感应层的顶端连接第二转轴,底端与电控组件连接后固设于一中空的容纳管内。其投影幕布和电磁感应层收放过程中没有物理连接,有效避免了收卷过程中投影幕布和电磁感应层相互影响平整度的现象,保证了投影幕布的投影效果;同时由于投影幕布和电磁感应层为两个独立的层体,所以其加工和维修都比较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投影
,尤其涉及一种交互式投影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投影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于多媒体教育系统和办公会议系统中,一般的多媒体教育系统和办公会议系统中的投影系统大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投影幕系统,其包括电脑、投影仪和投影幕;另一种电子白板系统,其包括电脑、投影仪和电子白板。前者中的投影幕价格便宜、投影效果好,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和运输,因此受到用户的欢迎,但是和后者相比缺乏互动功能,因此课堂或会议不生动,不易吸引学生或参会人员的注意力;而后者中的电子白板及其配套软件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够实现老师与学生或会场上主讲人员与参会人员之间的互动,使得课堂或会场更加活跃,从而提高了教学和会议的质量,但是一方面由于普通板状的电子白板体积大、质量也大,这样带来了运输、安装及维修过程中很大的不便,另一方面其投影效果比投影幕系统差且电子白板上有 反光区域。针对投影幕及电子白板的优缺点,交互式投影系统应运而生。传统的交互式投影系统普遍采用红外技术或激光技术的进行定位,其利用摄像头拍摄在投影幕或其他投影平面上的红外光斑或激光光斑,并通过软件计算光斑的坐标位置,从而实现定位。这类方案的优点是成本低、系统架构简单,缺点是分辨率比较低,而且在光斑被挡住以后无法实现定位。为解决传统交互式投影系统中分辨率低和某些情况下无法定位的问题,专利号为CN201020609252. I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具有电子白板功能的投影幕,其包括一中空卷筒、设于中空卷筒内腔的转轴以及具有定位线路的投影幕,其柔性幕布上端与转轴连接,其柔性幕布设有三层分别为投影幕功能的投影幕布、保护层和具有定位功能的感应层。其感应层具有电磁感应定位方案精度高、反应灵敏的优点,且其投影幕布的投影效果较好;同时由于其投影幕可以自由收卷于转轴上,且其体积、质量都比电子白板小,这样给产品的运输、安装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一方面由于投影幕布和定位感应层都有厚度,在收卷的过程中,外层总收卷速度因半径大而快于内层,造成投影幕布和感应层相互拉扯,这样就会引起投影幕布表面不平整或感应层不平整的现象,而且收卷的状态下投影幕部和感应层紧紧裹在一起,这种投影幕布的不平整和感应层的不平整会相互影响,从而影响投影幕布的投影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投影幕布和感应层粘固在一起,这样给生产加工和售后维修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交互式投影幕,其投影幕平整度高且生产加工和维修方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互式投影幕,包括一中空卷筒、投影幕组件和设于所述中空卷筒内的转轴,所述转轴设有两根,分别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投影幕组件包括可卷曲的、用于承载影像的投影幕布和可卷曲的、用于感应定位的电磁感应层,所述电磁感应层与所述投影幕布分别卷绕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伸展后平行且层叠设置,所述投影幕布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底端连接有一用于拉直所述投影幕布的吊杆,所述电磁感应层的顶端连接第二转轴,底端与电控组件连接后固设于一中空的容纳管内。具体地,所述中空卷筒向下开设有可供所述投影幕组件穿设的第一开口,所述容纳管向上开设有可供电磁感应层和电控组件穿设的第二开口,所述投影幕布和所述电磁感应层的顶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电磁感应层的底端和所述电控组件连接后穿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内并固定于所述容纳管内。进一步地,还包括可固定所述投影幕组件底部的固定块,所述吊杆和所述容纳管夹设或贴设于所述固定块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筒盖,所述筒盖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中空卷筒的两端。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用于与外部安装结构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具有滑槽的固定座,所述滑槽内滑设有两立杆,两所述连接块分别通过紧固件对应固定于两所述筒盖上。进一步地,于所述转轴与所述筒盖之间,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转轴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于所述中空卷筒上或者固定于所述筒盖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设有两个,两所述动力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具体地,所述电磁感应层是由基体和液态导电体经过印刷或者烘烤,并通过穿孔或者上光油的方法绝缘后制造而成的。具体地,所述电磁感应层是由基体和柔性导线经过编或者织,并通过胶水或者不干胶或者硅胶进行固定后制造而成的,所述柔性导线为多芯漆包线。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感应层包括矩阵天线层,矩阵天线层内设有矩阵天线,每组矩阵天线由一根导电线体迂回环绕而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交互式投影幕,其一方面通过在中空卷筒内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并将投影幕布和电磁感应层的顶端分别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另一方面通过在投影幕布的底端连接一吊杆,电磁感应层的底端与电控组件连接后固设于一容纳管内,这样可使投影幕布和电磁感应层的顶端和底端均处于分离状态,且由于吊杆和容纳管还具有拉直投影幕布和电磁感应层的作用,所以投影幕布和电磁感应层的中间部分也处于分离状态,这样有效将投影幕布和电磁感应层分离为两个无物理连接的层体,有效避免了收放过程中投影幕布和电磁感应层相互影响平整度的现象,保证了投影幕布的投影效果和电磁感应层的感应准确度;同时由于投影幕布和电磁感应层为两个独立的层体,所以其加工和维修都比较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式投影幕的主视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式投影幕的后视整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式投影幕的左视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感应层的矩阵天线绕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I 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互式投影幕,包括一中空卷筒I、投影幕组件3和设于所述中空卷筒I内腔的转轴2,所述转轴2设有两根,分别为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所述投影幕组件3包括可卷曲的、用于承载影像的投影幕布31和可卷曲的、用于感应定位的电磁感应层32,投影幕布31和电磁感应层32收藏时分别卷绕于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上,伸展后平行且层叠设置,形成屏幕形式。所述投影幕布31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1,底端连接有一用于拉直所述投影幕布31的吊杆8,吊杆8可为一具有一定重量的平直、刚性棍体,主要用于拉平、直投影幕布31,这样有效保证了展开状态时投影幕布31表面的平整度,从而提高投影幕布31的投影效果。具体设计时,投影幕布31材料的 选取应优先确保其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理论上因为电磁波发射笔(图中未示出)在投影幕布31上施以很小的力即可在投影幕布31上进行书写,所以投影幕布31的耐磨性不应要求太高;但是具体应用中,由于不同用户的书写力度习惯可能会因用力过大而在投影幕布31上留下划痕,所以为了保证投影幕布31不会在书写过程中被电磁波发射笔划出划痕,设计时应保证投影幕布31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投影幕布31材料的选取在满足表面耐磨性要求的前提下还需保证其表面的平整度和光学指标,这样可使投影幕布31具有良好的投影效果。所述电磁感应层32的顶端连接第二转轴22,底端与电控组件(图中未示出)连接后固设于一中空的容纳管9内,这样既可使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互式投影幕,包括一中空卷筒、投影幕组件和设于所述中空卷筒内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有两根,分别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投影幕组件包括可卷曲的、用于承载影像的投影幕布和可卷曲的、用于感应定位的电磁感应层,所述电磁感应层与所述投影幕布分别卷绕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伸展后平行且层叠设置,所述投影幕布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底端连接有一用于拉直所述投影幕布的吊杆,所述电磁感应层的顶端连接第二转轴,底端与电控组件连接后固设于一中空的容纳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长春杨华中骆丽
申请(专利权)人:廖长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