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
,尤其涉及多环芳烃和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土壤的快速化学-微生物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退二进三” “退城进园”等政策的实施,出现了大批由焦化厂、钢铁厂和发电厂等企业关闭和搬迁导致的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场地土壤。当前大多数此类场地面临用地功能的转换和二次开发,如商业用地、居民住宅等。这些场地中潜存的高风险污染土壤将成为人类“化学定时炸弹”,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土壤环境问题。目前此类污染土壤的修复,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主要分为微生物修复、动植物修复和物理化学法修复。其中,申请号:200510047472. 3,200610134205. 4 和 200810228377. 7分别提供了三种用于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的固定化颗粒制备方法,固定化细菌制备方法和菌剂制备使用方法。但这些方法主要针对污染浓度较低的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而对于高污染浓度的场地土壤,则效果欠佳;申请号200710020380. 5提供了一种锌镉复合污染的植物修复方法,但 ...
【技术保护点】
多环芳烃与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土壤的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采用甲基β环糊精水溶液对土壤进行淋洗,同时超声处理,淋洗反应温度在25?50℃;调节N、P营养源比例为10:1后,再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培养完成修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永明,孙明明,滕应,刘五星,李振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