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上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123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上配电柜,包括柜体,其中,所述柜体上设有防水盖,柜体内设有刀开关、断路器组、计量室和电容器组,在柜体上还设有出线单元、电容补偿单元和进线计量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内部布局合理,线路简单,方便使用及检修,且防水性能及散热性能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柱上配电柜
技术介绍
配电柜现在广泛用于变电站、发电厂、企业等电力用户的配电系统,主要作为动力、照明及发配电设备的电能转换、分配与控制用。由于现有配电柜内部电器元件较多,电路复杂,给使用及检修带来了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柱上配电柜,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内部布局合理,线路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使用及检修,且防水性能及散热性能好。 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柱上配电柜,包括柜体,其中,所述柜体上设有防水盖,柜体内设有刀开关、断路器组、计量室和电容器组,在柜体上还设有出线单元、电容补偿单元和进线计量单元。作为优选,所述柜体上设有设有散热孔或散热窗。作为优选,所述防水盖为房屋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柜体顶部设计有房屋形结构的防水台,可防水防雨,保护柜体,方便户外作业,延长使用寿命。在柜体上还设有散热孔或散热窗,保护柜体内的元器件,延长了兀器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占地少,造价低,尤其适合在架空配电线路为主的电网中使用。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后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用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柜体I顶部设有房屋形结构的防水盖2,可防水防雨,保护柜体,方便户外作业,延长使用寿命。在柜体I侧面设计有散热孔或散热窗3,保护柜体内的元器件,延长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柜体I内设有刀开关4、断路器组、计量室5和电容器组6。如图5所示,柜体I上还设有出线单元7、电容补偿单元8和进线计量单元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柱上配电柜,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设有防水盖,柜体内设有刀开关、断路器组、计量室和电容器组,在柜体上还设有出线单元、电容补偿单元和进线计量单J Li 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柱上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设有设有散热孔或散热窗。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柱上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盖为房屋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柱上配电柜,包括柜体,其中,所述柜体上设有防水盖,柜体内设有刀开关、断路器组、计量室和电容器组,在柜体上还设有出线单元、电容补偿单元和进线计量单元。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内部布局合理,线路简单,方便使用及检修,且防水性能及散热性能好。文档编号H02B1/56GK202749729SQ20122044845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张宇辉, 赵青松, 高国平, 肖春燕, 毛风英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上配电柜,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设有防水盖,柜体内设有刀开关、断路器组、计量室和电容器组,在柜体上还设有出线单元、电容补偿单元和进线计量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辉赵青松高国平肖春燕毛风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