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DICOM打印适配器,结构包括一内部嵌装有图像控制板的盒体,图像控制板分别与电源接口和信号网络相连,图像控制板上安装有在Linux语言环境下独立自主开发的DICOM图像打印控制软件,便于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填充、排序、修饰等一系列工作,工作时只需一根网线,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信号网络接通后再连接至普通民用或商用打印机即可实现直接打印,可以直接完成对各种医学数字影像设备(如DR、CR、CT、MR、DSA等)的DICOM图像处理与直接打印,不必另配计算机系统,不仅节能环保,打印速度快,图像质量高,而且操作简便、图像质量高,由此而产生的效益是十分巨大的,是一项便民利民的应用性技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DICOM标准影像打印转换设备。
技术介绍
DICOM(Digital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即医用数字影像和通信标准。DICOM标准的应用促进了医学影像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提供了一种医学信息的开放性的数据交换标准,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影像设备形成的图像统一存档与通讯成为可能。但是,目前各种影像设备形成的图像只能使用专用的医用胶片打印机实现硬拷贝。各厂家在医用胶片打印机中对DICOM打印转换实行技术封锁,专机专用,无法实现多机共用;使用某厂的机器又必须使用其胶片,不但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又大大增加了用户成本。由于目前市面上的普通民用或商用打印机均不支持DICOM图像打印,因此我国每年不得不浪费大量的外汇向国外购买医用胶片打印机和胶片。·近年来,有国内厂商借鉴国外纸胶片打印系统技术,在推出了医学影像纸介质打印系统。该系统计算机服务器为平台,运用国外的图像处理软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处理医学DICOM图像,将其转换为普通的JPG格式,连接民用激光打印机实现彩色或黑白DICOM图像的打印。该项技术的缺点在于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需支付高昂的版权费;在技术上模仿或盗版国外技术,无任何创新;采用DICOM图像转JPG格式实现打印,其DICOM原始图像信息大量损失,打印精度无法提高;计算机服务器体积过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操作使用繁琐,缺乏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主开发的DICOM打印适配器,采用在Linux环境下开发的DICOM图像控制板与适配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该适配器与各种普通民用或商用打印机结合即可实现彩色或黑自DICOM图像的打印。适配器可根据需要转换成内置型或外置型,可同时连接多台打印机。同时克服了使用医用胶片打印机和计算机服务器带激光打印机所具有的诸多缺点,具有成本低,体积小、打印精度高的显著优点,可满足我国现代医学影像学领域节能环保的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DICOM打印适配器,包括一盒体。盒体的内部嵌装有一图像控制板,盒体的侧边则开设有电源接口,其图像控制板分别与电源接口和信号网络相连。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措施是,图像控制板上设置有相互连接导通的硬盘、内存、中央处理器,硬盘中储存有DICOM图像打印控制软件,并且硬盘用于接收和保存各种影像检查设备发送的打印指令、图像数据和相应的附属字段等数据信息;内存为各个数据和信息建立对接桥梁;中央处理器用于对接收的影像进行内容和格式分析,识别和响应指令,并结合硬盘中的软件进行相应的图像处理技术,以便最后配合激光打印机呈现符合临床要求的纸质胶片图片。图像控制板在侧边还开设有以太网络器和USB控制器,以太网络器或USB控制器通过网线或数据线将图像控制板连接至信号网络;图像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与盒体侧边的电源接口相连,图像控制板的信号输出端与盒体内部的打印端口相连。本技术还可根据需要在盒体面板上增设多种接口。通过内置独立自主开发的Linux语言环境下的DICOM图像处理软件,结合在图像控制板中,避免了以往只能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处理医学DICOM图像的局限性,扩宽了系统的兼容性和应用面,通过中央处理器对信息进行快速的识别、分析、计算,可以直接完成对各种医学数字影像设备(如DR、CR、CT、MR、DSA等)的DICOM图像处理与直接打印;无论是单台设备还是整个网络,只需一根网线连接即可实现直接打印,不必另配计算机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节能环保;打印速度快;图像质量高;操作简便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像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盒体,2、电源接口,3、图像控制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I、图2所示,内部安装有DICOM图像打印控制软件的图像控制板3嵌装在盒体I的内部,图像控制板3的电源输入端与盒体I侧边的电源接口 2相连,图像控制板3的信号输出端与盒体I内部的打印端口相连,图像控制板3上设置有相互连接导通的硬盘、内存、中央处理器,将网线插入以太网络器中即可实现打印机与信号网络之间的连接。影像检查设备(如CT,X光等放射检查设备)通过DICOM协议与本适配器建立连接,本适配器再与打印机连接。打印机通电启动后,适配器中的图像控制板3检查接入的网络连接状况,在此以TCP/IP网络类型为例,若网络接入正常,系统将创建支持DIC0M3. O的打印端口(PORT),服务名(AE_TITLE),并开始进入监听和接收命令状态。影像检查设备把需要打印的影像图片发送过来时,影像检查设备通过DICOM标准发出建立连接请求指令,打印机作为服务端响应,以通知检查设备本次连接是否可以建立。如果连接成功建立,影像检查设备会发送实际需要打印的图像数据和相应的附属字段等数据信息至图像控制板3,并在硬盘上暂时保存所有的信息。中央处理器根据影像检查设备发送的数据,从中找出图片的DICOM属性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图片的数量、种类、感兴趣区域、标注、图片格式、灰度等等内容。在图像控制板3上建立一个新的打印作业,并在作业属性中根据原始信息做分析和填充。根据图片中的附加信息字段,对接收的图片做排序,针对每一张图片做图像处理工作,包括实际尺寸映射到打印PPi的转换、灰度均匀度转换、噪点区域的平滑处理、感兴趣区域的灰阶放大等等一系列独创图像处理技术,最后将原始图像转换成修饰过后的处理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后,把处理图片根据打印机的指定格式生成打印机可以接收和处理的数据文件,同时加入打印的选项,比如墨粉浓度,打印质量等指令,并封装成一个打印队列发送到打印机,从而实现最终的打印输出,清晰度高。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出了内置型和外置型两种安装方式。但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而列举,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基于本技术方案所变换的等同效果的结构,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DICOM打印适配器,包括一盒体,其特征在于盒体的内部嵌装有图像控制板,侦跶开设有电源接口,图像控制板分别与电源接口和信号网络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DICOM打印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控制板上设置有相互连接导通的硬盘、内存、中央处理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DICOM打印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控制板在侧边还开设有以太网络器和USB控制器,以太网络器或USB控制器通过网线或数据线将图像控制板连接至信号网络。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DICOM打印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与盒体侧边的电源接口相连,图像控制板的信号输出端与盒体内部的打印端口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DICOM打印适配器,结构包括一内部嵌装有图像控制板的盒体,图像控制板分别与电源接口和信号网络相连,图像控制板上安装有在Linux语言环境下独立自主开发的DICOM图像打印控制软件,便于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填充、排序、修饰等一系列工作,工作时只需一根网线,将本技术与信号网络接通后再连接至普通民用或商用打印机即可实现直接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DICOM打印适配器,包括一盒体,其特征在于:盒体的内部嵌装有图像控制板,侧边开设有电源接口,图像控制板分别与电源接口和信号网络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张志强,李裕龙,
申请(专利权)人:朱全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