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用钻孔机的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95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型钢用钻孔机的夹紧装置,具有能与型钢W的一侧W↓[b]外侧面接触的固定夹持体41,与型钢W的另一侧W↓[b]外侧面接触的并与固定夹持体41相对设置的能移动的可动夹持体43及可移动地支承在两夹持体41、43的内侧能将型钢W的两侧W↓[b]的下端分别夹紧在各夹持体41、43上的各夹紧件59。由此,即使型钢W存在变形及歪斜等现象,也能将该型钢可靠地夹紧。(*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H形钢、U形钢等的型钢用钻孔机,特别涉及在该钻孔机中,将型钢夹紧在钻孔位置的夹紧装置。在现有的这类型钢用钻孔机的夹紧装置中,在型钢的钻孔位置上,设置与型钢一侧的外面接触的固定夹持体,并在型钢另一侧的外面设置可以移动的可动夹持体。这样,通过使可动夹持体向固定夹持体移动,将型钢在其两侧的外面夹紧在一对夹持体之间,使型钢保持在规定的钻孔位置上。然而,在这种现有的夹紧装置中,要想将型钢在固定夹持体与可动夹持体之间保持不动,就要用强力从外侧相对夹紧。这样,如果型钢有变形和歪斜,就不能对型钢进行正确的夹紧、不仅在夹紧时产生浮起、也会加大型钢的变形量。由此,钻孔时会在型钢上产生位置偏差,存在不能正确地进行钻孔的问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建筑物的高层化,广泛使用在一对大板的板厚间焊接小宽度腹板的大型的H形钢等。这种H形钢在用现有的夹紧装置的固定和可动夹持体从两外侧夹紧时,会在腹板处产生挠曲,不能可靠地夹紧型钢,与上述的一样,不能进行正确地钻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这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既使在型钢上有变形和歪斜等也能使该型钢正确地夹紧,并能防止夹紧时型钢产生浮起,也能防止钻孔时型钢产生位置偏差的型钢用钻孔机的夹紧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钻孔机具有可以与型钢一侧的外面接触配置的固定夹持体,还具有与型钢另一侧外面接触可以对着固定夹持体移动配置的可动夹持体,并在各夹持体上能分别夹紧着型钢的两侧的下端那样,在两夹持体的内侧可移动设置一对夹紧件。在上述这种构成的型钢用钻孔机的夹紧装置中,在将型钢夹紧在钻孔位置时,是将两夹紧件离开固定和可动夹持体状态下,将型钢送入钻孔位置的。然后,使可动夹持体向固定夹持移动,在固定夹持体与型钢一侧的外面接触时,可动夹持体与型钢另一侧的外面接触。这样,型钢被定位在规定的钻孔位置。接着,使夹紧件向各夹持件移动,使型钢两侧的下端分别夹紧在夹紧件和各夹持体之间,这样型钢就被夹紧在规定的钻孔位置上。附图说明图1是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H形钢用钻孔机的夹紧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将该夹紧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的部分俯视图;图3是同一夹紧装置的部分放大主视图;图4是对图3的一部分进一步放大的主视图;图5是H形钢的腹板支承装置和划线装置的侧视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H形钢用钻孔机的夹紧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门型框架1直立固定在基座2上,在该框架1的两支柱间送入H形钢W,移动台3借助一对导轨4可移动地支承在框架1的前面,并借助用电机5通过螺杆6沿左右方向移动。支承台7借助一对导轨8可以移动地支承在移动台3的前面,并用油缸9沿导轨8向上下方向移动。钻床主轴箱10安装在支承台7的前面,其主轴前端安装的钻头11由电机12旋转,对H形钢W的腹板Wa进行钻孔。固定支承板13固定在所述基座2的左侧上面,在其上面沿前后方向铺设一对导轨14。移动台15可移动地支承在导轨14上,由移动电机16带动沿导轨14在前后方向移动。支承台17借助导轨18可移动地支承在移动台15上,用油缸19带动沿导轨18向左右方向移动。多个钻床主轴箱20借助支承台17上的导向件21可移动地支承着,用电机22通过螺杆23沿上下方向移动。这样,安装在各钻床主轴箱20的主轴前的钻头24由电机25旋转,对H形钢的一侧Wb进行钻孔。一对支承导轨26在所述固定支承板13的右侧方沿左右方向延伸铺设在基座2的另一侧上面。移动支承板27可移动地支承在支承导轨26上,用油缸28沿着支承导轨26左右方向移动。支承台30借助导轨29可移动地支承在移动支承板27上,借助移动电机31沿着导轨29向前后方向移动。多个钻床主轴箱32通过导向件33可移动地支承在支承台30上,用电机34通过螺杆35沿上下方向移动。于是,安装在各钻床主轴箱32的主轴前端的钻头36可以由电机37带动旋转,对H形钢另一侧Wb进行钻孔。如图1和2所示,固定夹持体41在对着所述支承导轨26的左端部处直立固定在基座2上,在其右侧内面设置一对可以与H形钢W的一侧Wb的外面接触的接触片42。可动夹持体43相对着固定夹持体41可移动地支承在支承导轨26上,其左侧内面设置一对可以与H形钢W的另一侧Wb的外面接触的接触片44。如图2所示,各一对导辊45可转动地支承在两夹持体41、43的内侧面上。因此,在H形钢W沿其纵长方向移送时,其两侧Wb就靠在导辊45上滑动移送。如图3和4所示,工作油缸46装设在所述基座2的下面,其活塞杆46a借助连接器47与小型油缸48连接。动作销49安装在小型油缸48的可动柱塞48a上,在该动作销49的纵长方向中央处设置大直径部分49a。筒状弹簧盒50设置在可动夹持体43的下部,动作销49可移动地被收容在其中,同时在开口端安装盖板51。在所述弹簧盒50内,第1弹簧52装设在其内端壁与动作销49的大直径部分49a之间,第2弹簧53装设在盖板51与动作销49的大直径部分49a之间。并且,通常由第1弹簧52和第2弹簧53的伸张弹力可使可动夹持体43通过弹簧盒50保持在动作销49的中立位置处。在该状态下,小型油缸48被伸出的同时,由于工作油缸46的活塞杆46a伸出,可动夹持体43借助动作销49,两弹簧52、53及弹簧盒50向接近固定夹持体41侧移动。结果,H形钢W被夹持在两夹持体41、43之间,其位置被定位在规定的钻孔位置上。此外,当该可动夹持体43向固定夹持体41侧靠近移动时,借助连接器54移动支承板27也被一起移动。压力传感器55设置在弹簧盒50的内端壁面处,与所述动作销49的前端部可接触,也可分离地对置着。并且,在通过可动夹持体43的移动将H形钢W的位置定位后,可动夹持体43处于停止的状态下,在动作销49克服第1弹簧52的伸张弹力而移动时,该压力传感器55与动作销49的前端部接触,输出停止工作油缸46工作的信号。测长用传感器56设置在所述工作油缸46的端部,其备有与活塞杆46a相接触并能旋转的辊轮57,及计量该辊轮57的旋转量的计数器58。因此,利用工作油缸46使可动夹持体43移动,当使H形钢W被夹持在两夹持体41、43之间时,通过该测长用传感器56能检测出活塞杆46a的移动量,通过该移动量就能进一步测出H形钢W的两侧面外面之间的宽度。如图1至图4所示,各一对夹紧件59借助导向杆60可移动地支承在所述固定夹持体41和可动夹持体43的内面。各一对夹紧用油缸61与夹紧件59相对地安装在各夹持体41、43的外侧面,其各活塞杆61a与各夹紧件59相连接。这样,在H形钢W被夹持在两夹持体41、43之间,利用测长用传感器56对H形钢W的宽度进行测量之后,通过小型油缸48的收缩,可动夹持体43返回移动到动作销49的中立位置状态,各夹紧件59通过油缸61朝靠近夹持体41、43侧的方向移动。由此,H形钢W的两侧Wb的下端分别被夹紧在该夹紧件59与各夹持体41、43上的接触片42、44之间,从而使H形钢W夹持在规定的钻孔位置。其次,叙述关于H形钢W钻孔时从下方支承腹板Wa的支承装置及划线装置的构成。如图5所示,支承架65借助一对导轨26可移动地支承在基座2上,利用图中未示出的油缸的作用使其沿着导轨26在垂直于H形钢W的移送方向的方向上移动。一对支承用油缸6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型钢用钻孔机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能与型钢的一侧外面接触的固定夹持体、与型钢的另一侧外面接触的并与固定夹持体相对设置的能移动的可动夹持体,及一对可移动地支承在两夹持体的内侧的将型钢两侧的下端分别夹紧在各夹持体上的夹紧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正粥川哲男
申请(专利权)人:宫川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