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用浅孔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6502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用浅孔钻机,包括立轴式回转器和用于储存液压油的油箱,所述的浅孔钻机还包括装有行走轮的底盘,所述的立轴式回转器和油箱分别设置于所述底盘的上下两侧,所述的立轴式回转器安装固定于所述底盘的上端,所述的油箱安装固定于所述底盘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运方便的地质勘探用浅孔钻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钻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勘探用浅孔钻机
技术介绍
浅孔钻机作为以工程地质为主,岩芯钻探为辅的主要施工设备,其广泛用于铁路、公路、桥梁、电站、隧道、工民建筑、验椿等工程地质勘探,也可以用于小型水井和岩芯钻探。浅孔钻机作为一种立轴式钻机,其结构包括底座及其上设置的内燃机和钻进总成,钻进总成包括用于与相应钻杆传动连接的立轴式回转器及其上设置的用于与相应独立设置的钻塔配合来完成钻进过程的换杆施工的卷扬,与卷扬配套的钻塔的顶端设有滑轮组,卷扬的滚筒上缠绕有绕经滑轮组换向后可吊装相应钻杆的钢丝绳。内燃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相应传动机构与立轴式回转器和卷扬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传动机构包括输入端通过离合器与内燃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变速箱,变速箱的输出端连接有分动箱,分动箱将动力分别分至立轴式回转器和卷扬。立轴式回转器上还设有用于对钻杆在钻进过程中向下、向上施压的加压缸,其中用于向相应加压缸供油的油箱也设置于底座上。使用时,需要通过相应运输车辆将相互独立的浅孔钻机和钻塔分别运输到相应的待施工地点进行施工,由于浅孔钻机包括底座、钻进总成和内燃机等部件,所以浅孔钻机本身具有较大的重量,在浅孔钻机的运输过程中,需要先使用起吊设备将浅孔钻机起吊至运输车辆上,待浅孔钻机运输到相应待施工位置后,再使用起吊设备将浅孔钻机卸下,浅孔钻机的转移、运输和起吊都非常的不便。同时在浅孔钻机定位后,需要再用起吊设备将相应配套的钻塔安装在合适位置,这样在需要更换钻杆时,可通过浅孔钻机上的卷扬与钻塔配合来完成钻杆的更换,而钻塔由于具有较长的高度,它的起吊、安装和运输也都非常的不便。不仅如此,在具体勘探地点时,通常需要对小范围内多个采样位置分别进行勘探取样,由于浅孔钻机和钻塔本身结构的限制,这就需要对浅孔钻机和钻塔分别进行频繁的吊运和安装,不仅造成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也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方便的地质勘探用浅孔钻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地质勘探用浅孔钻机,包括立轴式回转器和用于储存液压油的油箱,所述的浅孔钻机还包括装有行走轮的底盘,所述的立轴式回转器和油箱分别设置于所述底盘的上下两侧,所述的立轴式回转器安装固定于所述底盘的上端,所述的油箱安装固定于所述底盘的下端。所述的底盘上还设置有内燃机和分动机构,分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内燃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分动机构具有行走和钻进动力输出端,分动机构的行走动力输出端通过行走轮传动机构与所述行走轮传动连接。所述的行走轮包括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所述分动机构的行走动力输出端通过行走轮传动机构与所述前行走轮传动连接。所述的内燃机设置于所述底盘的前端,所述的立轴式回转器设置于所述底盘的后端。立轴式回转器上设有卷扬,所述的卷扬包括用于钢丝绳缠绕的滚筒及控制所述滚筒正反转的滚筒操纵杆,所述的滚筒操纵杆处于所述底盘的左侧。所述的底盘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卷扬配合使用而完成相应换杆施工的钻塔,所述的钻塔包括斜撑和顶端设有滑轮架的立柱,立柱和斜撑的下端分别可前后翻转的铰接于所述的底盘上,所述斜撑的上端与所述立柱铰接相连,所述的底盘上还设有通过翻转机构与所述立柱下端传动连接而驱动所述立柱前后翻转的翻转油缸。所述翻转油缸包括与所述底盘铰接相连的缸体及缸体内导向装配的活塞杆,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L形结构的拐臂,所述拐臂的输出端与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拐臂的输入端与所述活塞杆铰接相连。所述的底盘上还设有出油口通过相应油路与所述翻转油缸相连的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相应油路与所述油箱相连,所述第一油泵与所述翻转油缸之间的油路中设有翻转控制阀,所述底盘的左侧设有控制对应翻转控制阀通断的翻转操作机构。所述的底盘上还设有具有上下方向伸缩量的液压支撑腿,所述的液压支支撑腿具有用于与相应地面撑托配合的支撑面,所述的底盘上还设有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相应油路与所述油箱相连,所述第二油泵的出油口分别通过相应油路与所述翻转油缸和液压支撑腿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立轴式回转器安装在一个具有行走轮的底盘上,方便了浅孔钻机的转运。同时由于立轴式回转器和油箱分别设置于底盘的上下两侧,这就减小了底盘在前后方向上的跨度,同时降低了整个浅孔钻机的重心,增加了浅孔钻机在运输和钻进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进一步的,分动机构的两个动力输出端分别用于驱动底盘行走和立轴式回转器完成钻进施工,底盘具有自行走功能,可以方便的完成底盘的近距离转运;同时当需要远距离转运时,也不需相应吊具对浅孔钻机吊装,直接利用底盘的自行走功能行走至相应的运输车辆上即可,当运输车辆将浅孔钻机运输至待勘探位置时,底盘直接由运输车辆开下即可,浅孔钻机的转运相当方便。进一步的,进一步的,在底盘上设置与卷扬配合使用的钻塔,一方面也使钻塔的转运过程更加方便,另一方面,由于钻塔与卷扬对位时不需要太多的调整动作,也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翻转油缸、拐臂与立柱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地质勘探用浅孔钻机的实施例如图广2所示包括具有自动行驶功能的车体,车体包括底盘6,底盘6的前端安装有内燃机20和动力输入端与内燃机20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分动机构,分动机构由内燃机分动箱构成,分动机构具有行走和钻进动力输出端,底盘6上还设置有前行走轮25和后行走轮7,分动机构的行走动力输出端通过行走轮传动机构与前行走轮25传动连接,从而实现底盘的自行驶功能。底盘6的上端设有钻进总成、钻塔26和液动驱动机构,钻进总成包括固定设置于底盘上的立轴式回转器4,立轴式回转器4用于与相应钻杆传动连接而向相应钻杆输出回转扭矩,立轴式回转器4上设有用于对相应相应钻杆向上和向下施压的加压缸。立轴式回转器4上还设有用于与钻塔26配合使用而·完成换杆施工的卷扬18,液动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立轴式回转器4对应下方的底盘6下端的油箱8,油箱8用于储存液压油,液动驱动机构还包括进油口分别通过相应油路(图中虚线表示)与油箱8相连的第一油泵27和第二油泵10,其中分动机构的钻进动力输出端通过前传动轴14和后传动轴12将动力输送至底盘6后端,第一油泵27和第二油泵10的动力输入端均通过对应的油泵传动机构与后传动轴12传动连接,现以设置于第一油泵27与后传动轴12之间的油泵传动机构进行说明,油泵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后传动轴12上的第一带轮11、设置于第一油泵27的动力输入端的第二带轮17及传动连接于第一带轮11与第二带轮17之间的传动带。立轴式回转器4的动力输入端通过回转器传动机构后传动轴12传动连接,这就是说后传动轴12传动传动带能向第一油泵27、第二油泵10和立轴式回转器4传动,其中回转器传动机构包括通过离合器与所述后传动轴12传动连接的变速箱,变速箱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具有回转器动力输出端和卷扬动力输出端的分动箱,分动箱的回转器动力输出端和卷扬动力输出端分别与立轴式回转器和卷扬传动连接。钻塔26用于吊装钻杆从而与卷扬18配合来完成换杆施工,钻塔26包括斜撑19和顶端设有滑轮架I的立柱5,斜撑19和立柱5的下端均可前后翻转的与底盘6铰接相连,斜撑19的上端与立柱5铰接相连,底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地质勘探用浅孔钻机,包括立轴式回转器和用于储存液压油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浅孔钻机还包括装有行走轮的底盘,所述的立轴式回转器和油箱分别设置于所述底盘的上下两侧,所述的立轴式回转器安装固定于所述底盘的上端,所述的油箱安装固定于所述底盘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新生来光张培存方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