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勇军专利>正文

保险箱用角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6406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险箱用角栓结构,包括有门体、滑板,边角门栓,滑板与边角门栓之间连接有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滑板前端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有驱动板,驱动板上开有纵向设置的第一腰形孔;开有倾斜设置的第二腰形孔非边角栓板,固定在边角门栓的后部;传动板,外侧边角转动设置在门体背面,传动板的下侧边角具有插入第一腰形孔内的第一传动销,传动板的上侧边角具有插入第二腰形孔内的第二传动销。由固定在连接板上的驱动板直接通过传动板的转板驱动边角门栓沿45°的角度运动,并放大行程为横向门栓的1.414倍,而边角门栓行程本身为与横向门栓行程的1.414倍,保证了边角门栓与横向门栓的同步移动,减小了驱动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险箱箱门的锁定结构,尤其涉及能将门板边角锁定的保险箱用角栓结构。技术背景 现有的保险门,从其结构而言,主要包括门框、枢接在门框上的门体及设置在门体和门框之间的门栓结构。传统的门拴结构通常为单一横向门拴结构,其包括设置在门体背面的锁板和与锁板联动的横向门拴,门框上则开有与该门拴相配的拴孔。此外,通常还配有机械锁和/或电子锁,以在锁定状态下锁定锁板而阻止门拴从拴孔中脱出。这种单一横向的门拴结构过于简单,门体与门框之间相互结合的牢固程度较低,防盗性能有待改善。常规保险门闩(门拴)位置通常为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或者在该四个方向中的某个方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设置门闩可有效增强保险箱的保险强度。如专利号为CN03146763. 6公开的《用于保险柜门的四方向锁栓机构》、CN93233345. I公开的《双钩反锁式防盗保险柜》、CN94226529. 7公开的《多级复锁舌联动保险柜》及CN03229270. 8公开的《一种保险箱门结构》等,这些专利中采用了在门体的三侧边或四侧边均设置门闩的门闩结构,并且在较长的侧边设置多个门闩,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门体与门框相结合的牢固程度,防盗性能有所改善。但是,这些结构均比较复杂,而且都忽视了对门体四个边角的保护。而门体的边角事实上是门体上最薄弱的环节,其受到重击或撬动后,容易翘曲变形而导致整个门体被破坏,使门闩结构失去应有的保护效能,特别是对于未设枢接结构一侧的边角,其遭受破坏的可能性更大。由此可见,现有保险门闩的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本申请人专利技术了能将边角锁定的门闩结构,专利号为ZL200810061377. 2 (公告号为CN10126075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保险门闩结构》披露了这样一种结构。然而该门闩结构还存在以下缺陷,I、因为连杆运动方向与角栓运动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另外,三角传动板位于门板的中部位置,因此角栓行程被放大I. 75倍,连杆与角栓运动方向存在角度,随着角度的增加,驱动力需增加,行程缩短。2、随着产品的高度增加,连杆运动方向与角栓运动方向之间的角度越来越大,因此门体的高度无法扩展。3、角栓行程为横向栓的I. 414倍,与角栓I. 75倍放大的行程相比,多余行程通过连杆上的腰孔来释放,导致横栓与角栓运动不同步。4、产品实际生产存在误差使得连杆长度产生变化,本机构没有合理的纠正误差的解决办法。综上所述,现有的能将边角锁定的门闩结构还可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驱动更省力的保险箱用角栓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险箱用角栓结构,包括有门体、该门体的背面设置有相对于门体仅可横向移动的滑板,滑板的前端连接有横向门栓,所述门体背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边角门栓,该边角门栓斜向设置于门体的边角处且相对于门体仅可沿斜向移动,所述滑板与边角门栓之间连接有传动机构,并因此而籍由滑板的动作驱动边角门栓斜向滑移;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滑板前端的连接板,所述横向门栓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上邻近边角门栓一侧固定有驱动板,驱动板上开有纵向设置的第一腰形孔;边角栓板,固定在边角门栓的后部,该边角栓板仅能相对门体斜向滑移,边角栓板上开有倾斜设置的第二腰形孔;传动板,其外侧边角通过中心销以相对于所述门体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门体背面,传动板的下侧边角具有插入所述第一腰形孔内的第一传动销,传动板的上侧边角具有插入所述第二腰形孔内的第二传动销。上述驱动板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板固定在一起,驱动板上部开有横向设置的第三腰形孔,所述螺钉穿过该第三腰形孔。驱动板上的第三腰孔可相对固定的螺钉进行前后调节,以达到调节驱动板的有效长度,解决了误差问题。上述传动板呈三角形状。三角形状的传动板能更明显的显示出传动板的安装位,及两传动销的安装位。上述门体背面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阶梯轴,所述边角栓板上开有倾斜设置的条形导向孔,第一阶梯轴穿过条形导向孔并能相对滑移,同时边角栓板搁置在第一阶梯轴的阶梯面上,再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阶梯轴上的螺钉将边角栓板轴向约束在第一阶梯轴上。通过轴槽配合的方式能让边角门栓随边角栓板仅倾斜滑移,对边角门栓有导向作用。上述门体背面固定有呈矩形的框架,所述横向门栓和边角门栓分别穿过所述框架的相应侧壁或边角。框架的侧壁和边角对横向门栓和边角门栓分别起到进一步的导向作用。上述边角门栓一般以有两个为最佳,且各边角门栓与所述横向门闩均位于在所述门体的同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 :由固定在连接板上的驱动板直接通过传动板的转板驱动边角门栓沿45°的角度运动,并放大行程为横向门栓的I. 414倍,而边角门栓行程本身为与横向门栓行程的I. 414倍,因此保证了边角门栓与横向门栓的同步移动,减小了驱动力。2 :无论门体的高度是多少,驱动板、传动板和边角栓板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因此门板的高度不受限制。4:无论用在何种高度的门体上,所有驱动板、传动板和边角栓板的型号均相同,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图(横向门栓和边角门栓外伸状态);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横向门栓和边角门栓外伸状态);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横向门栓和边角门栓内缩状态);图4为本技术中传动板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中驱动板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中边角栓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 6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保险箱用角栓结构,包括有门体I、该门体I的背面设置有相对于门体仅可横向移动的滑板2,滑板2的前端连接有横向门栓4,门体I背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边角门栓3,该边角门栓3斜向设置于门体I的边角处且相对于门体I仅可沿斜向移动,滑板2与边角门栓3之间连接有传动机构,并因此而籍由滑板2的动作驱动边角门栓3斜向滑移,本实施例中边角门栓3有两个,各边角门栓3与所述横向门闩4均位于在所述门体I的同侦彳。作为完整的保险箱锁定结构,门体上还设置有可驱动该滑板横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及在横向门闩锁定状态下可卡死滑板的锁定机构。本技术的改进点主要在于边角门栓3的传动机构,包括 固定在滑板2前端的连接板5,横向门栓3有两个固定在连接板5上,连接板5上邻近边角门栓3 —侧固定有驱动板6,如图5所示,驱动板6有两块,与边角门栓3 —一对应,驱动板6上开有两个纵向设置的第一腰形孔61。驱动板6通过螺钉10与连接板5固定在一起,驱动板6上部开有横向设置的第三腰形孔62,螺钉10穿过该第三腰形孔62。两块边角栓板7,如图6所示,固定在边角门栓3的后部,该边角栓板3仅能相对门体I斜向滑移,边角栓板4上开有倾斜设置的第二腰形孔71。门体I背面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阶梯轴11,边角栓板7上开有倾斜设置的条形导向孔72,第一阶梯轴11穿过条形导向孔72并能相对滑移,同时边角栓板7搁置在第一阶梯轴11的阶梯面上,再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阶梯轴11上的螺钉将边角栓板7轴向约束在第一阶梯轴11上。如图4所示,两块传动板8,传动板8呈三角形状,传动板8外侧边角通过中心销9以相对于门体I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门体I背面,传动板8的下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险箱用角栓结构,包括有门体(1)、该门体(1)的背面设置有相对于门体仅可横向移动的滑板(2),滑板(2)的前端连接有横向门栓(4),所述门体(1)背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边角门栓(3),该边角门栓(3)斜向设置于门体(1)的边角处且相对于门体(1)仅可沿斜向移动,所述滑板(2)与边角门栓(3)之间连接有传动机构,并因此而籍由滑板(2)的动作驱动边角门栓(3)斜向滑移;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滑板(2)前端的连接板(5),所述横向门栓(3)固定在连接板(5)上,所述连接板(5)上邻近边角门栓(3)一侧固定有驱动板(6),驱动板(6)上开有纵向设置的第一腰形孔(61);边角栓板(7),固定在边角门栓(3)的后部,该边角栓板(3)仅能相对门体(1)斜向滑移,边角栓板(4)上开有倾斜设置的第二腰形孔(71);传动板(8),其外侧边角通过中心销(9)以相对于所述门体(1)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门体(1)背面,传动板(8)的下侧边角具有插入所述第一腰形孔(61)内的第一传动销(81),传动板(8)的上侧边角具有插入所述第二腰形孔(71)内的第二传动销(8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勇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