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收集道路雨水的建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道路的雨水径流通常是经过市政雨水管道收集,之后或者集中排放,或者利用水库、自然水体集中存蓄。集中排放,雨水资源被白白浪费。另一个缺点是,雨水集中汇集,增大了市政管网的泄洪负担,暴雨高峰期容易造成水浸。集中存蓄,虽然部分雨水资源得以利用,但缺少就地回渗措施,土壤含水率无法得到改善,对于保持城市地下水位贡献较小。另一个缺点是,水库、自然水体的蓄水能力有限,而且很多城区附近没有条件设置水库、自然水体,使得这一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用于收集道路雨水的建筑装置,既能够收集道路雨水径流,又能将收集到的雨水就地回渗,降低暴雨对市政管网的冲击,避免城市水浸。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收集道路雨水的建筑装置,在道路的两侧区域通过池壁设置为雨水收集区;所述雨水收集区的底部设为渗滤层,而渗滤层之上设置为植被层,且植被层通过卵石坝分割为多个子区域。其中,在池壁的其中一端设置一个提供雨水流入所述雨水收集区的主入口,相对另一端设置提供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收集道路雨水的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道路的两侧区域通过池壁设置为雨水收集区;所述雨水收集区的底部设为渗滤层,而渗滤层之上设置为植被层,且植被层通过卵石坝分割为多个子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昉,徐艳,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