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阻燃面料,它包括基布层,它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基布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设有阻燃涂层,所述基布层和阻燃涂层之间还设有用于将基布层和阻燃涂层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层,所述的基布层由单股经纱和双股纬纱交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基布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阻燃涂层,达到阻燃的效果,其中粘合剂层增加了阻燃涂层和基布层的结合力,且该生产工艺简单,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符合了普通大众的消费水平;单股经纱和双股纬纱交织而成的基布层,使得面料具有立体感强,并且层次鲜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燃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行业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阻燃面料。
技术介绍
阻燃面料作为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纺织品之一,广泛使用于现代生活中,现有技术中的阻燃面料多采用阻燃纱线编织,但是采用阻燃纱线编织而成的阻燃面料的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工艺较为复杂;同时现有技术中的阻燃面料采用价格低廉,其舒适感好的棉型面料,但是此种棉型面料产品的抗皱性和挺爽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价格适中,适合大众消费,且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挺爽性,布面组织丰满且圆滑的阻燃面料。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阻燃面料,它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基布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设有阻燃涂层,所述基布层和阻燃涂层之间还设有用于将基布层和阻燃涂层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层,所述的基布层由单股经纱和双股纬纱交织而成。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基布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阻燃涂层,达到阻燃的效果,其中粘合剂层增加了阻燃涂层和基布层的结合力,且该生产工艺简单,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符合了普通大众的消费水平;单股经纱和双股纬纱交织而成的基布层,使得面料立体感强,并且层次鲜明。作为优选,所述的阻燃层包括阻燃聚氨酯层和有机硅油层,阻燃聚氨酯层,阻燃性能好,涂覆由阻燃聚氨酯层的面料适合对阻燃要求高的场合的使用,有机硅油层使得面料表面光滑,不发粘,增加了柔软性。进一步地,所述经纱为7S/2涤麻竹节纱和21S/2涤纱大化纤,所述纬纱为7S/2涤麻竹节纱和21S/2涤纱大化纤,其中涤麻竹节纱即体现了涤纶织物的强度及挺括,又有竹纤维吸湿排汗、抑菌防霉穿着舒适的特性,提高了该阻燃面料的抗皱性和挺爽性,竹节纤维使得产品面料更具有麻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经纱的总经根数为4028根,上机经密为25. 2根/厘米,上机纬密为22. O根/厘米,面料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密度,该密度结构设计合理,科学。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的阻燃面料与现有技术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通过在基布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阻燃涂层,达到阻燃的效果,其中粘合剂层增加了阻燃涂层和基布层的结合力,且该生产工艺简单,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符合了普通大众的消费水平;(2)阻燃层包括阻燃聚氨酯层和有机硅油层,阻燃聚氨酯层,阻燃性能好,涂覆由阻燃聚氨酯层的面料适合对阻燃要求高的场合的使用,有机硅油层使得面料表面光滑,不发粘,增加了柔软性;(3)涤麻竹节纱即体现了涤纶织物的强度及挺括,又有竹纤维吸湿排汗、抑菌防霉穿着舒适的特性,提高了该阻燃面料的抗皱性和挺爽性,竹节纤维使得产品面料更具有麻的 效果;(4)控制了经纱和纬纱的密度,保证了面料的品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布层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经纱,2、纬纱,3、基布层,4、第一表面,5、第二表面,6、阻燃涂层,7、粘合剂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阻燃面料,它包括基布层3,所述基布层具有第一表面4和第二表面5,所述基布层的第一表面4和第二表面5至少有一个表面设有阻燃涂层6,所述基布层和阻燃涂层之间还设有用于将基布层和阻燃涂层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层 7,阻燃涂层使得面料既有阻燃的特性,其中粘合剂层增加了阻燃涂层和基布层的结合力, 且该生产工艺简单,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符合了普通大众的消费水平;如图2所示,所述的基布层由单股经纱I和双股纬纱2交织而成,使得面料立体感强,并且层次鲜明;所述的阻燃层包括阻燃聚氨酯层和有机硅油层,阻燃聚氨酯层,阻燃性能好,涂覆由阻燃聚氨酯层的面料适合对阻燃要求高的场合的使用,有机硅油层使得面料表面光滑,不发粘,增加了柔软性;所述经纱为7S/2涤麻竹节纱和21S/2涤纱大化纤,所述纬纱为7S/2涤麻竹节纱和21S/2涤纱大化纤,其中涤麻竹节纱即体现了涤纶织物的强度及挺括,又有竹纤维吸湿排汗、抑菌防霉穿着舒适的特性,提高了该阻燃面料的抗皱性和挺爽性,竹节纤维使得产品面料更具有麻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经纱的总经根数为4028根,上机经密为25. 2根 /厘米,上机纬密为22. O根/厘米,面料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密度,该密度结构设计合理,科学,该密度结构设计合理,科学。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阻燃面料,它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布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设有阻燃涂层,所述基布层和阻燃涂层之间还设有用于将基布层和阻燃涂层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层,所述的基布层由单股经纱和双股纬纱交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层包括阻燃聚氨酯层和有机娃油层。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为7S/2涤麻竹节纱和 21S/2涤纱大化纤,所述纬纱为7S/2涤麻竹节纱和21S/2涤纱大化纤。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的总经根数为4028根,上机经密为25. 2根/厘米,上机纬密为22. O根/厘米。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阻燃面料,它包括基布层,它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基布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设有阻燃涂层,所述基布层和阻燃涂层之间还设有用于将基布层和阻燃涂层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层,所述的基布层由单股经纱和双股纬纱交织而成。本技术通过在基布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阻燃涂层,达到阻燃的效果,其中粘合剂层增加了阻燃涂层和基布层的结合力,且该生产工艺简单,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符合了普通大众的消费水平;单股经纱和双股纬纱交织而成的基布层,使得面料具有立体感强,并且层次鲜明的优点。文档编号B32B27/40GK202742787SQ20122031612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高继生 申请人:杭州中亚布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燃面料,它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至少有一个表面设有阻燃涂层,所述基布层和阻燃涂层之间还设有用于将基布层和阻燃涂层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层,所述的基布层由单股经纱和双股纬纱交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继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亚布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