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俊峰专利>正文

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979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是由播种体和吸风机组成,播种体是由本体、排种盘、搅种盘、轴和种杯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在排种盘上的吸种孔外侧设置有拨片,拨片倾斜设置,拨片的外端朝向转动方向,拨片与排种盘中心线的夹角β为0°~90°;所述的隔离槽通过排风管与吸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排种盘上的吸种孔外侧设置有拨片,随着排种盘的转动,拨片推动种子沿排种盘边缘向排种盘中心运动,使种子的运动轨迹经过吸种孔,让种子的负压吸拾更容易也更可靠,大大降低了空穴缺种情况,播种可靠性提高了20%以上;利用吸风机排出的尾风,对种子吹送,避免了因种衣剂粘连等原因造成的排种困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吸式精量排种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机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农作物播种的气吸式精量排种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其结构是由播种体、吸风机和动力装置构成,现有的气吸式精量排种器的气吸式播种盘就是一个带有吸孔的平盘,吸拾种子后要将种子从种堆中带离,由于种子的相互挤压,经常出现无法将种子带离的情况,从而导致空穴缺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存在的播种盘空穴缺籽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气吸式精量排种器。本技术是对现有气吸式精量排种器中的播种体进行改进。本技术是由播种体和吸风机组成,播种体是由本体、排种盘、搅种盘、轴和种杯构成,本体上具有环形槽,环形槽的上部分是吸气槽,下部分是隔离槽,排种盘的外周侧开设有多个吸种孔,排种盘覆设在环形槽上,排种盘外侧固定搅种盘,轴穿过搅种盘和排种盘与传动装置联接,种杯位于搅种盘的外侧,种杯安装在本体上,种杯的内侧具有内环形挡和外环形挡,吸气槽位于内环形挡内,隔离槽位于外环形挡内,种杯与搅种盘和内环形挡形成的空间连通,所述的排种盘上的吸种孔外侧设置有拨片,拨片倾斜设置,拨片的外端朝向转动方向,拨片与排种盘中心线的夹角β为0°、0°。所述的隔离槽通过排风管与吸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本技术由于在排种盘上的吸种孔外侧设置有拨片,随着排种盘的转动,拨片推动种子沿排种盘边缘向排种盘中心运动,使种子的运动轨迹经过吸种孔,让种子的负压吸拾更容易也更可靠,大大降低了空穴缺种情况,保证了播种的效果,播种可靠性提高了 20%以上。2、吸风机的排风管与隔离槽连通,利用吸风机排出的尾风,对种子吹送,避免了因种衣剂粘连等原因造成的排种困难。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之播种体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之播种体的另一视角局部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之种杯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之排种盘和搅种盘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I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是由播种体I和吸风机2组成,播种体I是由本体11、排种盘12、搅种盘13、轴14和种杯15构成,本体11上具有环形槽16,环形槽16的上部分是吸气槽161,下部分是隔离槽162,排种盘12的外周侧开设有多个吸种孔121,排种盘 12覆设在环形槽16上,排种盘12外侧固定搅种盘13,轴14穿过搅种盘13和排种盘12与传动装置联接,种杯15位于搅种盘13的外侧,种杯15安装在本体11上,种杯15的内侧具有内环形挡151和外环形挡152,吸气槽161位于内环形挡151内,隔离槽162位于外环形挡152内,种杯15与搅种盘13和内环形挡151形成的空间连通,所述的排种盘12上的吸种孔121外侧设置有拨片122,拨片122倾斜设置,拨片122的外端朝向转动方向,拨片 122与排种盘12中心线的夹角β为0°、0°。所述的隔离槽162通过排风管17与吸风机2的出风口连通。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参阅图I至图7所示,搅种盘13和排种盘12在轴14的带动下转动,同时吸风机2 启动吸气,吸气槽161产生负压,种杯15内的种子吸附到排种盘12上的吸种孔121上。排种盘12继续转动,当转动到隔离槽162区域时,负压消失,吸种孔121吸附的种子掉落到种杯15的外环形挡152内,并从底部的排种口 153排出。本技术由于在排种盘12上的吸种孔121外侧设置有拨片122,随着排种盘12 的转动,拨片122推动种子沿排种盘12边缘向排种盘12中心运动,使种子的运动轨迹经过吸种孔121,让种子的负压吸拾更容易也更可靠。另外,拨片122与排种盘12中心线的夹角可以调整。这样就可以满足多种作物的播种。吸风机2的排风管17与隔离槽162连通,利用吸风机2排出的尾风,对种子吹送, 避免了因种衣剂粘连等原因造成的排种困难。权利要求1.一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是由播种体(I)和吸风机(2)组成,播种体(I)是由本体(11)、排种盘(12)、搅种盘(13)、轴(14)和种杯(15)构成,本体(11)上具有环形槽(16),环形槽(16)的上部分是吸气槽(161),下部分是隔离槽(162),排种盘(12)的外周侧开设有多个吸种孔(121),排种盘(12)覆设在环形槽(16)上,排种盘(12)外侧固定搅种盘(13),轴(14)穿过搅种盘(13)和排种盘(12)与传动装置联接,种杯(15)位于搅种盘(13)的外侧, 种杯(15)安装在本体(11)上,种杯(15)的内侧具有内环形挡(151)和外环形挡(152), 吸气槽(161)位于内环形挡(151)内,隔离槽(162)位于外环形挡(152)内,种杯(15)与搅种盘(13)和内环形挡(151)形成的空间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种盘(12)上的吸种孔 (121)外侧设置有拨片(122),拨片(122)倾斜设置,拨片(122)的外端朝向转动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122)与排种盘(12)中心线的夹角β为O。 90。。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槽 (162)通过排风管(17)与吸风机(2)的出风口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是由播种体和吸风机组成,播种体是由本体、排种盘、搅种盘、轴和种杯构成,本技术主要是在排种盘上的吸种孔外侧设置有拨片,拨片倾斜设置,拨片的外端朝向转动方向,拨片与排种盘中心线的夹角β为0°~90°;所述的隔离槽通过排风管与吸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本技术由于在排种盘上的吸种孔外侧设置有拨片,随着排种盘的转动,拨片推动种子沿排种盘边缘向排种盘中心运动,使种子的运动轨迹经过吸种孔,让种子的负压吸拾更容易也更可靠,大大降低了空穴缺种情况,播种可靠性提高了20%以上;利用吸风机排出的尾风,对种子吹送,避免了因种衣剂粘连等原因造成的排种困难。文档编号A01C7/20GK202738429SQ201220430969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葛俊峰 申请人:葛俊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是由播种体(1)和吸风机(2)组成,播种体(1)是由本体(11)、排种盘(12)、搅种盘(13)、轴(14)和种杯(15)构成,本体(11)上具有环形槽(16),环形槽(16)的上部分是吸气槽(161),下部分是隔离槽(162),排种盘(12)的外周侧开设有多个吸种孔(121),排种盘(12)覆设在环形槽(16)上,排种盘(12)外侧固定搅种盘(13),轴(14)穿过搅种盘(13)和排种盘(12)与传动装置联接,种杯(15)位于搅种盘(13)的外侧,种杯(15)安装在本体(11)上,?种杯(15)的内侧具有内环形挡(151)和外环形挡(152),吸气槽(161)位于内环形挡(151)内,隔离槽(162)位于外环形挡(152)内,种杯(15)与搅种盘(13)和内环形挡(151)形成的空间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种盘(12)上的吸种孔(121)外侧设置有拨片(122),拨片(122)倾斜设置,拨片(122)的外端朝向转动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葛俊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