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无线无源可变输入装置。包括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和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其中: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无线能量接收电路分别与显示屏、触摸屏、第一微处理单元、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一天线相连,第一调制解调器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单元和第一天线相连,第一微处理单元还分别与示屏和触摸屏相连;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USB接口经无线能量发射电路、第二天线、第二调制解调器、第二微处理单元再与USB接口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无线无源可变输入装置实现了能量的无线传输,无需连线或电池等储能设备,使用灵活安全,适应性强,适用于商业、工业和家庭使用,甚至野外恶劣环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无源可变输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无线无源可变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输入设备使用有线连接方式。其连接线在使用过程中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 灵活性很差,且外观上很不美观。近期出现的一些无线输入设备(如无线键盘)通过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避免了传统有线输入装置的缺点。但其只实现了信号的无线传输,输入装置部分必须依赖电池供电。 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电池,很不方便。另外,大量使用电池会导致重金属污染的增加,危害环境。随着显示屏的普遍应用,使用者对输入接口的改进需求也相应出现。无线可变输入装置采用触摸屏,根据“连接”的仪器改变用户界面,操作方便直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目前现有的输入装置必须与被控制设备紧密联系、对电池依赖和功能单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无线无源可变输入装置,采用了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在使用中,无线无源可变输入装置同时实现了信号和能量的无线传输, 同时此输入装置可控制多台设备而无需任何连线和电池等储能设备,采用触屏技术方便用户输入。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和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其中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包括显示屏、触摸屏、第一微处理单元、第一调制解调器、第一天线和无线能量接收电路;无线能量接收电路分别与显示屏、触摸屏、第一微处理单元、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一天线相连,第一调制解调器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单元和第一天线相连, 第一微处理单元还分别与示屏和触摸屏相连;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包括第二天线、第二调制解调器、第二微处理单元、USB接口和无线能量发射电路;USB接口经无线能量发射电路、第二天线、第二调制解调器、第二微处理单元再与USB接口相连。所述无线能量发射电路包括滤波电容、起振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第一 LC振荡电路;第一 LC振荡电路中的初级线圈缠绕在无线能量发射电路封装的外侧,其滤波电容接在USB 口电源输出两个管脚上,同时滤波电容与起振电路并联;经过与起振电路串联的功率放大电路后,到并联的第一 LC振荡电路,滤波电容、起振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第一 LC振荡电路这四部分共地。所述无线能量接收电路包括第二 LC振荡电路、桥式整流电路和电容滤波稳压电路;第二 LC振荡电路的次级线圈绕在无线能量接收电路的背面,第二 LC振荡电路与第一LC振荡电路通过电磁耦合方式无线连接,第二 LC振荡电路与桥式整流电路相连,最后串入电容滤波稳压电路,电容滤波稳压电路两端连接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的电源输入。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无线无源可变输入装置实现了能量的无线传输,无需连线或电池等储能设备,使用灵活安全,适应性强,适用于商业、工业和家庭使用,甚至野外恶劣环境中。附图说明图I是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无线无源可变输入装置结构框图。图2是无线能量发射电路图。图3是无线能量接收电路图。图4是无线无源可变输入装置工作的流程图。图5是无线可变输入装置“连接”上电脑后的屏幕示意图。图6是无线可变输入装置“连接”上仪表后的屏幕示意图。图中1、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I. I、显示屏,I. 2、触摸屏,I. 3、第一微处理单元,I.4、第一调制解调器,I. 5、第一天线,I. 6、无线能量接收电路,I. 6. I、第二 LC振荡电路,1.6. 2、桥式整流电路,I. 6. 3、电容滤波稳压电路,2、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2. I、第二天线,2.2、第二调制解调器,2. 3、第二微处理单元,2. 4、USB接口,2. 5、无线能量发射电路,2. 5. I、 滤波电容,2. 5. 2、起振电路,2. 5. 3、功率放大电路,2. 5. 4、第一 LC振荡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I和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2 ;其中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I :包括显示屏I. I、触摸屏I. 2、第一微处理单元I. 3、第一调制解调器I. 4、第一天线I. 5和无线能量接收电路I. 6 ;无线能量接收电路I. 6分别与显示屏1.I、触摸屏I. 2、第一微处理单元I. 3、第一调制解调器I. 4和第一天线I. 5相连,第一调制解调器I. 4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单元I. 3和第一天线I. 5相连,第一微处理单元I. 3还分别与示屏I. I和触摸屏I. 2相连;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2 :包括第二天线2. I、第二调制解调器2. 2、第二微处理单元2. 3、 USB接口 2. 4和无线能量发射电路2.5 ;USB接口 2. 4经无线能量发射电路2. 5、第二天线2.I、第二调制解调器2. 2、第二微处理单元2. 3再与USB接口 2. 4相连。如图2所示,所述无线能量发射电路2. 5,包括滤波电容2. 5. I、起振电路2. 5. 2、功率放大电路2. 5. 3和第一 LC振荡电路2. 5. 4 ;第一 LC振荡电路2. 5. 4中的初级线圈缠绕在无线能量发射电路2. 5封装的外侧,其滤波电容2. 5. I接在USB 口电源输出两个管脚上, 同时滤波电容2. 5. I与起振电路2. 5. 2并联;经过与起振电路2. 5. 2串联的功率放大电路2.5. 3后,到并联的第一 LC振荡电路2. 5. 4,滤波电容2. 5. I、起振电路2. 5. 2、功率放大电路2. 5. 3和第一 LC振荡电路2. 5. 4这四部分共地。如图3所示,所述无线能量接收电路I. 6,包括第二 LC振荡电路I. 6. I、桥式整流电路I. 6. 2和电容滤波稳压电路I. 6. 3 ;第二 LC振荡电路I. 6. I的次级线圈绕在无线能量接收电路I. 6的背面,第二 LC振荡电路I. 6. I与第一 LC振荡电路2. 5. 4通过电磁耦合方式无线连接,第二 LC振荡电路1.6. I与桥式整流电路I. 6. 2相连,最后串入电容滤波稳压电路I. 6. 3,电容滤波稳压电路I. 6. 3两端连接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I的电源输入。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2中的无线能量发射电路2. 5从USB 口取电,产生高频交变磁场,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I中的无线能量接收电路I. 6从高频交变磁场中感应出电压, 向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I中的其他各模块提供能量;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I与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2通过电磁耦合无线连接,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2与各种仪器的输出端(如计算机的USB 口)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采用NRF24L01 ;第一微处理单元和第二微处理单元采用ATMEGA88。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在待控仪器上安装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2,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2中的无线能量发射电路2. 5不断地向空间发射电磁波,当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I接近待控仪器时,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I中的无线能量接收电路I. 6通过感应空间交变的电磁场获得能量,给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I中的各模块供电,此时,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I向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2发出信号表示准备就绪,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2接收到就绪信号后,发出身份标识符, 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I的显示屏I. I显示出待控仪器相应的用户界面,用户手持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I通过点击触摸屏I. 2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无线无源可变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1)和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2);其中:无线可变输入装置本体(1):包括显示屏(1.1)、触摸屏(1.2)、第一微处理单元(1.3)、第一调制解调器(1.4)、第一天线(1.5)和无线能量接收电路(1.6);无线能量接收电路(1.6)分别与显示屏(1.1)、触摸屏(1.2)、第一微处理单元(1.3)、第一调制解调器(1.4)和第一天线(1.5)相连,第一调制解调器(1.4)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单元(1.3)和第一天线(1.5)?相连,第一微处理单元(1.3)还分别与示屏(1.1)和触摸屏(1.2)相连;无线输入装置接收器(2):包括第二天线(2.1)、第二调制解调器(2.2)、第二微处理单元(2.3)、USB接口(2.4)和无线能量发射电路(2.5);USB接口(2.4)经无线能量发射电路(2.5)、第二天线(2.1)、第二调制解调器(2.2)、第二微处理单元(2.3)再与USB接口(2.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晶,皇甫江涛,王静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