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6°Co r射线辐射诱变红叶石楠体细胞育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辐射诱变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6tlC0 r射线辐射诱变红叶石楠体细胞育种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是从光叶石楠(P. glabra)和石楠(P. serrulata)的杂交种中选育的新品种,属蔷薇科石楠属常绿小乔木,具有生长迅速,耐修剪,株形紧凑,萌芽力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成为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园林植物。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种后开始进行大批量的速繁和推广。引入的优良品种也因长期扦插繁殖,易感染病害、虫害,叶片易脱落,观赏性下降,良种化程度降低。劣质种苗的使用又导致红叶石楠固有的优良特性日益丧失。因此,为了满足该产业对优良品种的需要,研究开发快速、高效的品种培育及育种材料创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林木育种工作中,传统杂交育种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生物技术育种要获得优良品种一般也需要长达数年或数十年。辐射育种技术是利用射线诱发生物遗传性的改变, 并经人工选择培育新的优良品种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打破性状连锁、实现基因重组、突变频率高、突变类型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60Co?r射线辐射诱变红叶石楠体细胞育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在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上暗培养获得的红叶石楠胚性愈伤组织为辐射材料,用辐照剂量为15?45Gy的60Co?r射线辐射对其处理1?2小时,然后将辐射处理后的愈伤组织转到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5±2℃条件下暗培养30?35天,之后将暗培养后的红叶石楠材料转移到组培室光照条件下培养,温度为25±2℃,光照为1500LX?1800LX,光照时间为14?16h/d,15±2d后分化产生绿芽,绿芽先转到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上培养20±2d,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继续培育,直至得到完整红叶石楠组培苗即可移栽至大田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6tlCo r射线辐射诱变红叶石楠体细胞育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在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上暗培养获得的红叶石楠胚性愈伤组织为辐射材料,用辐照剂量为 15-45Gy的6tlCo r射线辐射对其处理1_2小时,然后将辐射处理后的愈伤组织转到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5±2°C条件下暗培养30-35天,之后将暗培养后的红叶石楠材料转移到组培室光照条件下培养,温度为25 ± 2 °C,光照为1500LX-1800LX,光照时间为 14-16h/d,15±2d后分化产生绿芽,绿芽先转到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上培养20±2d,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继续培育,直至得到完整红叶石楠组培苗即可移栽至大田种植;其中上述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丽萍,梁慧敏,夏阳,刘翠兰,毛秀红,孙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