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能耗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44586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能耗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包括安装于温室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的蓄电池、电控装置,所述的电控装置经电路转换开关与多组半导体制冷片的并连连接,每组半导体制冷片的两面分别连接内部成型有多路导热管路的第一和第二导温板,第一导温板的多路导热管路经多根导热管与室外安装的第一散热器连接,第二导温板的多路导热管路经多根导热管与室内安装、后端还装有排风扇的第二散热器连接,构成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在温室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蓄能,通过与蓄电池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两面工作时分别产生的低温和高温,经导温板吸收温度、通过散热器排放吸收的温度,起到为温室调节温度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利用
,涉及一种太阳能温室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无能耗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
技术介绍
植物的成长与气候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自然界存在的气候变化,使得某些花卉和药用植物只能在一年当中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一季,开一次花,结一次果。因此无法满足人们长年和数量上的需求。为了给这些花卉和药用植物提供适合的生长环境,增加花开次数、更多的繁殖结果。人们大都是采用温室大棚来养育植物,通过温室提供常年适合植物生长的恒温环境,减低外界季节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而为了保持温室的温度和湿度所进行的恒温控制,是需要相当大电力能源来支撑恒温系统运行的。尤其是炎热的夏季或寒冷的,温室里开启空调调节温度所消耗的电能相当大,在开启的同时还会向大气中排放废气污染环境。因此现有的温室大棚采用空调调节温度的方式不符合世界环境组织提出的低碳减排要求和规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符合于低碳减排要求和规定的无能耗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它通过安装在温室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蓄能,通过与蓄电池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两面工作时分别产生低温和高温,经导温板的吸收和散热器的排放,起到为温室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温室消耗大量能源实现恒温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温室恒温技术存在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能耗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包括安装于温室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的蓄电池、电控装置,所述的电控装置经电路转换开关与多组半导体制冷片的并连连接,每组半导体制冷片的两面分别连接内部成型有多路导热管路的第一和第二导温板,第一导温板的多路导热管路经多根导热管与室外安装的第一散热器连接,第二导温板的多路导热管路经多根导热管与室内安装、后端还装有排风扇的第二散热器连接,构成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能耗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电控装置的电路转换开关设有连接半导体制冷片转换正负电极的两个档位。所述导温板和散热器的导热管路内装有导温介质。本专利技术无能耗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通过安装在温室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蓄能,通过与蓄电池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两面工作时分别产生的冷能、热量,经导温板吸收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度和通过散热器排放吸收的温度,起到为温室调节温度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温室消耗大量能源实现恒温的方式,为温室提供适合植物常年生长的恒温环境,减低外界季节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无能耗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导温板结构分解示意图。图中,I.太阳能电池板,2.蓄电池,3.电控装置,4.电路转换开关,5.半导体制冷片,6.导热管路,7.第一导温板,8.第二导温板,9.导热管,10.第一散热器,11.第二散热器,12.排风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无能耗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如图I和图2所示,包括安装于温室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I、与太阳能电池板I连接的蓄电池2、电控装置3,所述的电控装置3经电路转换开关4与多组半导体制冷片5的并连连接,每组半导体制冷片5的两面分别连接内部成型有多路导热管路6的第一和第二导温板7、8,第一导温板7的多路导热管路6经多根导热管9与室外安装的第一散热器10连接,第二导温板8的多路导热管路6经多根导热管9与室内安装、后端还装有排风扇12的第二散热器11连接,构成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所述导温板和散热器的导热管路内装有导温介质。本专利技术无能耗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通过安装在温室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I发电蓄能,通过与蓄电池2和电控装置3连接的电路转换开关4接通半导体制冷片5,通电工作的半导体制冷片5以正极产生低温、负极产生高温的方式分别向外传递温度。在高温季节,电路转换开关4将太阳能电池板I发出电的正极,或蓄电池2电源的正极与下接点连接,负极和半导体制冷片5的上接点连接,此时连接负极的半导体制冷片5上面产生高温,经第一导温板7吸收半导体制冷片的高温温度,再通过与第一导温板7中多路导热管路6连接的导热管9中导温介质快速吸收传导,经第一散热器10将吸收到的高温排放到室外大气中去;而连接正极的半导体制冷片5下面产生低温,与其紧密连接的第二导温板8吸收半导体制冷片5产生的低温温度,再通过与第二导温板8中多路导热管路6连接的导热管9中导温介质快速吸收传导,被第二散热器11吸收,通过第二散热器11后端装有的排风扇12向温室排放冷气,起到为温室调节温度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温室消耗大量能源实现恒温的方式,为温室提供适合植物常年生长的恒温环境,减低外界季节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电控装置3的电路转换开关4设有连接半导体制冷片5转换正负电极的两个档位。当季节发生变化时,温室需要提高室温时,通过调整电控装置3电路转换开关4的档位,让太阳能电池板I发出电的正极,或蓄电池2的正极与半导体制冷片5的上接点连接,负极与半导体制冷片5的下接点连接,那么,半导体制冷片5下面产生高温,与其紧密连接的第二导温板8吸收半导体制冷片5产生的高温温度,通过与半导体制冷片5与第二导温板8中多路导热管路6连接的导热管9中导温介质快速吸收传导,被第二散热器11吸收,通过第二散热器11后端装有的排风扇12将第二散热器11散发的热量向温室排放,起到为温室调节温度的作用。而半导体制冷片5上面产生低温,则由与其紧密连接的第一导温板7吸收,再通过与第一导温板7中多路导热管路6连接的导热管9中的导温介质吸收传导,经第一散热器10将吸收的低温散发排放到室外大气中去。4本专利技术无能耗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能量运行,大大节约了能源,而且无废气排放,非常符合世界环保组织和国家提出的低碳减排要求及规定。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不是用来限制专利技术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依据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能耗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包括安装于温室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1)、与太阳能电池板(1)连接的蓄电池(2)、电控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控装置(3)经电路转换开关(4)与多组半导体制冷片(5)的并连连接,每组半导体制冷片(5)的两面分别连接内部成型有多路导热管路(6)的第一和第二导温板(7、8),第一导温板(7)的多路导热管路(6)经多根导热管(9)与室外安装的第一散热器(10)连接,第二导温板(8)的多路导热管路(6)经多根导热管(9)与室内安装、后端还装有排风扇(12)的第二散热器(11)连接,构成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能耗太阳能温室恒温系统,包括安装于温室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I)、与太阳能电池板(I)连接的蓄电池(2)、电控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控装置(3)经电路转换开关(4)与多组半导体制冷片(5)的并连连接,每组半导体制冷片(5)的两面分别连接内部成型有多路导热管路(6)的第一和第二导温板(7、8),第一导温板(7)的多路导热管路(6)经多根导热管(9)与室外安装的第一散热器(10)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印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能宝光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