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寒耐油计算机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263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寒耐油计算机电缆,包括三个导体组,三个导体组分别采用二根包裹丁腈绝缘层的导体相互绞合成束后并于外侧包裹内绕包层构成,丁腈绝缘层的厚度不小于2.5mm,三个导体组的内绕包层外设有铜丝分屏蔽层,包裹铜丝分屏蔽层的三个导体组成品字形分布构成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裹有外绕包层、铜丝编织构成的总屏蔽层、耐寒丁腈外护套层,耐寒丁腈外护套层外设有防腐层,防腐层的厚度不小于0.8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通过丁腈绝缘层、耐寒丁腈外护套层及防腐层的结构设计,延长了电缆在耐酸、耐油、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的环境中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电缆,尤其涉及一种耐寒耐油计算机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电缆的性能都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对使用在恶劣环境的电缆产品性能更有特定的要求,如风力发电厂使用的电缆,要求电缆耐低温、抗扭转;冶金行业使用的电缆,要求电缆耐高温、耐腐蚀性;化工行业使用的电缆,要求电缆耐酸、耐油、耐腐蚀性。对于原先的计算机电缆的耐酸、耐油、耐腐蚀性较差,一方面是材料的选择较差的因素,另一方面是由于电缆结构带来的影响,使得电缆在实际使用环境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寒耐油计算机电缆,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电缆的耐酸、耐油、耐腐蚀性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耐寒耐油计算机电缆,包括三个导体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导体组分别采用二根包裹丁腈绝缘层的导体相互绞合成束后并于外侧包裹内绕包层构成,所述的丁腈绝缘层的厚度不小于2. 5mm,三个导体组的内绕包层外设有铜丝分屏蔽层,包裹铜丝分屏蔽层的三个导体组成品字形分布构成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裹有外绕包层、铜丝编织构成的总屏蔽层、耐寒丁腈外护套层,耐寒丁腈外护套层外设有防腐层,防腐层的厚度不小于O. 8mm。所述的耐寒耐油计算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寒丁腈外护套层内还设有耐高温玻纤布条。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通过丁腈绝缘层、耐寒丁腈外护套层及防腐层的结构设计,延长了电缆在耐酸、耐油、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的环境中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 :耐寒耐油计算机电缆,包括三个导体组,三个导体组分别采用二根包裹丁腈绝缘层2的导体I相互绞合成束后并于外侧包裹内绕包层3构成,丁腈绝缘层2的厚度不小于2.5mm,三个导体组的内绕包层3外设有铜丝分屏蔽层4,包裹铜丝分屏蔽层4的三个导体组成品字形分布构成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裹有外绕包层5、铜丝编织构成的总屏蔽层6、耐寒丁腈外护套层7,耐寒丁腈外护套层7外设有防腐层8,防腐层8的厚度不小于O. 8mm。耐寒丁腈外护套层7内还设有耐高温玻纤布条9。使用特性及主要参数电压等级(KV):0. 3/0. 5耐压试验(KV/min): 2. 0/5导体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CC ) : 105耐油特性优越电缆工作电容(pf/m):彡200 电缆弯曲半径(mm) :6倍电缆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寒耐油计算机电缆,包括三个导体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导体组分别采用二根包裹丁腈绝缘层的导体相互绞合成束后并于外侧包裹内绕包层构成,所述的丁腈绝缘层的厚度不小于2.5mm,三个导体组的内绕包层外设有铜丝分屏蔽层,包裹铜丝分屏蔽层的三个导体组成品字形分布构成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裹有外绕包层、铜丝编织构成的总屏蔽层、耐寒丁腈外护套层,耐寒丁腈外护套层外设有防腐层,防腐层的厚度不小于0.8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寒耐油计算机电缆,包括三个导体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导体组分别采用二根包裹丁腈绝缘层的导体相互绞合成束后并于外侧包裹内绕包层构成,所述的丁腈绝缘层的厚度不小于2. 5mm,三个导体组的内绕包层外设有铜丝分屏蔽层,包裹铜丝分屏蔽层的三个导体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社兵赵家连张正松王社峰王翠玲方昔蓉王岳嵩程亚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弘博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