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光光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1070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光光度计,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增大光线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的强度,提高测量的成功率,进而提高设备的稼动率。该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出射光信号方向上的光线发射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源与光线发射器之间的光电倍增管,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光电倍增管的放大后,从所述光线发射器射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分光光度计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用户对液晶显示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液晶显示设备,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 液晶。目前,采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彩膜基板的色度、透过率、光学密度、膜厚等特性值,当测量光学密度时,由于光线发射器发出的对焦光源光斑很小,因此,光线发射器很难在黑矩阵上实施对焦,而对焦失败可能导致分光光度计根据光线接收器接收到的光信号测量出的光学密度值的误差很大,测量的成功率低,影响了设备的稼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光光度计,能够增大光线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的强度,提高测量的成功率,进而提高设备的稼动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出射光信号方向上的光线发射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光线发射器之间的光电倍增管,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光电倍增管的放大后,从所述光线发射器射出。所述分光光度计,还包括与所述光线发射器相对设置的光线接收器,用于接收从所述光线发射器射出的光信号。所述分光光度计,还包括与所述光线接收器连接的光电倍增检出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光线接收器的光信号。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的波长在380微米至780微米范围内。所述光电倍增管包括光阴极、电子倍增系统及阳极。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设置在光源出射光信号方向上的光线发射器,以及设置在光源与光线发射器之间的光电倍增管,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经过光电倍增管的放大后,从光线发射器射出。通过该方案,由于在光源与光线发射器之间设置了光电倍增管,该光电倍增管增大了光信号的强度,因此增大了光线发射器的对焦成功率,从而使得根据光线接收器接收到光信号所测量出的光学密度值的准确率提高,提高测量的成功率,进而提高设备的稼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的分光光度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光光度计测量彩膜基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光电倍增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对焦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出射光信号方向上的光线发射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源与光线发射器之间的光电倍增管,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光电倍增管的放大后,从所述光线发射器射出。示例性的,如图I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光光度计I包括光源10 ;与光源10连接的光电倍增管11,光电倍增管11为可将微弱光信号通过光电效应转变成电信号并利用二次发射电极转为电子倍增的电真空器件;与光电倍增管11连接的设置在所述光源10出射光信号方向上的光线发射器12,光源10发出的光信号经过光电倍增管11的放大后,从光线发射器12射出。还可以包括与光线发射器12相对设置的光线接收器13,用于接收从光线发射器12射出的光信号。此外,分光光度计I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与光线接收器13连接的光电倍增检出器14。从光线发射器12射出的光信号射入光线接收器13 ;与光线接收器13连接的光电倍增检出器14,用于接收来自光线接收器13的光信号,光线接收器13接收的光信号传输至光电倍增检出器14,进而光电倍增检出器14将光信号提供给A/D (Analog/Digital,模拟/数字)转换器,由A/D转换器计算出光学密度值。下面,如图2所示,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出的分光光度计I如何对彩膜基板2进行光学密度测量进行介绍首先,光线接收器13在彩膜基板2的素玻璃(Bare Glass,素玻璃为未涂覆任何物质的玻璃)区域上对焦、光线发射器12在素玻璃上对焦完成后进行测试,在素玻璃进行测试是为了参照测量以获得一个参照值,例如,分光光度计I在素玻璃上进行测量,若光线接收器13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为a,后续步骤在黑矩阵区域测量中光线接收器13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为b,那么黑矩阵区域的透过率即为b/a。然后,在彩膜基板2的黑矩阵区域,光线接收器13对焦、光线发射器12对焦,由于在光源10与光线发射器12之间设置了光电倍增管11,光源10发出的光信号经过光电倍增管11的放大后,从光线发射器12射出。其中,如图3所示,光电倍增管11包括光阴极110、电子倍增系统112及阳极113,它是依据光电子发射、二次电子发射和电子光学的原理制成的、透明真空壳体内装有特殊电极的器件。其工作原理为当光照射到光阴极110时,光阴极110向真空中激发出光电子。这些光电子按聚焦极电场通过进一步的二次发射得到的倍增放大,然后把放大后的电子用阳极113收集作为光信号输出。由于通过增设光电倍增管11,增大了光线发射器12发出的光信号的强度,因此提高了光线发射器12对焦的成功率。其中,如图4所示,“对焦”是指将图中的圆形光斑移动至十字叉线(测试点)处(现有技术即是由于当测试点在黑矩阵区域时,光斑直径小、光强弱,故很难完成对焦)。最后,当光线接收器13对焦、光线发射器12对焦完成后,对测试点进行光学密度测量,具体地,光线接收器13接收光线发射器12发出的光信号(由于光信号经过黑矩阵,因此光线接收器13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会减弱),光线接收器13将接收的光信号传输至光电倍增检出器14,进而光电倍增检出器14将光信号提供给A/D (Analog/Digital,模拟/数字)转换器,由A/D转换器计算出光学密度值,其中,光学密度=-IogT = 2-logY (其中,T为透过率,Y为亮度)。进一步地,光源10发出的光信号的波长在380微米至780微米范围内。需要补充的是,还可以通过重新编写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软件,精确控制光斑的移动,使光斑自动检索素玻璃区域,一旦自动检测到素玻璃区域,便能实现在素玻璃区域上实施光线发射器的自动对焦;对应黑矩阵线宽较宽的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分光光度计软件增加设置其投光轴透过测定光源光斑扫描移动的面积区域数值(小于投光轴镜头的面积即可),在实施自动对焦完成后,PLC要精确移动光斑,使光斑回到测量点位置进行测量,不偏移。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设置在光源出射光信号方向上的光线发射器,以及设置在光源与光线发射器之间的光电倍增管,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经过光电倍增管的放大后,从光线发射器射出。通过该方案,由于在光源与光线发射器之间设置了光电倍增管,该光电倍增管增大了光信号的强度,因此增大了光线发射器的对焦成功率,从而使得根据光线接收器接收到光信号所测量出的光学密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出射光信号方向上的光线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光线发射器之间的光电倍增管,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光电倍增管的放大后,从所述光线发射器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出射光信号方向上的光线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光线发射器之间的光电倍增管,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光电倍增管的放大后,从所述光线发射器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光线发射器相对设置的光线接收器,用于接收从所述光线发射器射出的光信号。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鹏李启明王贺张磊祖伟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