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366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工具系统,该系统具有至少两个在接口区相互紧贴的工具部件(1,23),它们各自的接触面(5,25)通过相互咬合的齿(7,27)和凹陷(9,29)形成齿状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齿状啮合系统的结构使接触面(5,25)只在相对于工具部件的中轴(15)有一确定转角的状态下组装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限定的工具系统,该系 统具有至少两个在接口区内相互紧贴的工具部件。
技术介绍
这里提及的工具系统的原理已有报导。这里提及的接口的作用是供工具系统的两个工具部件相互连接,它可以是与工具;M目连的带有工具 头的支架,带有适配器或中间部件的支架,带有工具头的适配器或中间 部件,带有工具插件的适配器或中间部件,连在一起的适配器和/或中间部件,或其等同物。这里提及的工具部件同样可任意选择,以便实现 所期望的工具系统并4吏其适应不同的用途。在工具系统的两个邻接的部 件之间配置一接口,在该接口上工具系统的两个工具部件相互连接。在 一个工具内部可有多个接口,它们同样可由两个以上的工具部件实现。 在接口区相互紧贴的工具部件具有各自的接触面。在接口区中配置了一 齿状啮合系统以便传递扭矩。接触面因此具有相互咬合的齿和凹陷,它 们在接口的组装状态下传递扭矩.工具系统是这样设计的,即配置至少一条冷却剂/润滑剂流道,它 穿过至少一个工具部件并流入工具部件的接触面。在接口组装的状态 下,冷却剂/润滑剂可以从一工具部件经接口流入另一工具部件。本文涉及的工具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工具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特定几 何形状的切刃,利用该切刃从工件表面上切削出切屑。在工件切削加工 时,冷却剂/润滑剂至少对进行切削的切刃进行冷却和润滑。已经发现, 工具部件在接口区以不同的转角位置组装时可能发生冷却剂/润滑剂在 接口区的断流。其原因在于, 一工具部件的冷却剂/润滑剂流道未与在 接口区邻接的另一工具部件对准,致使介质不能从一个流道流入另一流 道.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含上述缺点的工具系统。为达到此目的提出了一种工具系统,该系统具有权利要求1所限定 的特征。在这个工具系统中配置一接口,在接口上两个工具部件相互紧贴。 两工具部件各自的接触面具有肋状凸起和凹陷,以便形成一种齿状啮合 系统。该齿状啮合系统的作用是通过接口可靠地传递扭矩。该工具系统 的特征在于,齿状啮合系统的结构使接触面可以仅在至少一个相对于工 具部件的中轴有一确定转角的位置下组装在一起。基于这种结构,可以 预先确定两工具部件相对于接口的取向,即第 一工具部件的冷却剂/润 滑剂流道与第二工具的冷却剂/润滑剂流道对接。优选使第一冷却剂/润 滑剂流道的出口与第二冷却剂/润滑剂流道的出口完全重叠。但是同样 可以预先确定一种转角位置,这种位置能保证两个流道口至少部分重 叠,从而保证使足够的介质流过接口。该工具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子的特征在于,工具部件相对于接口 的至少一接触面具有至少一突出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两工具部件共有 的另一接触面具有至少一空穴。基于这种结构两个工具部件只在相对于 工具部件的中轴成一确定转角的位置下组装在一起,从而以简单的方式 实现了两个工具部件的对准.该工具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子的特征在于,突起是相关联的工具 部件的组成部分,即它直接形成在工具部件的基体上。这样,不要求用 单独的部件来使两工具部件在接口区对准。这样就能以特别简单的方式 保证两个工具部件的转角位置.该工具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子的特征在于,在接触面区域内设置 多个突起和空穴能使两个工具部件之间形成一个以上的转角位置。这样 就能使工具系统适应接口区的不同要求.例如还能以这样一种方式选择 两个工具部件的对准,即使一个工具部件上配置的切刃、导向区,尤其是导向沟、排屑导槽等与另一工具部件的相应构件相配合。最后,特别优选工具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子,其中配置一定数量的突出部件和空穴,它们从周长的方向看是均匀分布的.这种结构以简单的方式容许两个工具部件呈不同的转角位置,而且这种均匀分布的突起和空穴的制造比较简单,具有成本效益. 从属权^要求限定了另一些特征.附图说明下面将按附图较详细地讨论本专利技术 图l是工具系统的第一工具部件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第一工具部件的放大正视图; 图3是工具系统的第二工具部件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第二工具部件的后视图,以及 图5是图3的第二工具部件的后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工具系统的第一工具部件1,该部件可例如通过一适宜的 固定件连接到工具机或其工具心轴。这里所示的固定件为圆柱形轴3。但亦可采用其它的固定方式,例 如锥形轴或空心轴连接,这里不详细叙述。在第一工具部件1远离轴3的相对端面上形成了接触面5,第一工 具部件1通过这个接触面紧贴在第二工具部件的相应的接触面上,而且 在两个工具部件的接触面区内形成一接口 .两个工具部件在接口区内相 互夹牢,这样在轴向上形成使两个工具部件在接口区内相互压住的力。第一工具部件l的接触面5具有一定数量的齿7,凹陷9位于这些 齿之间。归根结底,齿和凹陷的数量和形状不具决定性的意义.重要的 是,第一工具部件1的接触面5应这样构成,即齿7和凹陷9能与第二 工具部件接触面中相应的凹陷和齿咬合,从而形成一种齿状啮合系统. 该系统的作用在于使引入到第 一工具部件1的扭矩经过该接口传递到第 二工具部件。第一工具部件的外周面11具有至少一导槽13,该导槽的作用是在 工具系统和第一工具部件l的工作期间,将工件产生的切屑送出,排至 加工区外。导槽13可在一定程度上与第一工具部件的中轴15平行,或者如这 里所示,沿着一假想的螺线延伸。在导槽的通道之间为外周面区,该区位于一假想的圃柱面上,从而 可起导向区17的作用.已经在原理上知道导向区可通过导向元件,尤其是导向沟实现,该 元件置于工具部件的外周面中,并由一种特硬的材料制成,它一方面具有最优的导向性能,另一方面其特征在于在钻孔时不会出现材料堆积 (堆焊部分)。图2是工具部件1的端面即接触面5的放大图。可清楚看出,这里 所示的第一工具部件具有两个导槽13和13,,它们相互对称.还可看出, 这里的齿7和凹陷9沿径向延伸,并从内往外,即从中轴15向外周面 ll扩宽.从图2的正视图可以看出,第一工具部件1具有一贯通孔19,它与接口区内用于夹住第二工具部件的夹钳元件相匹配.可设想采用一穿过 第一工具部件并插入第二工具部件的销或螺钉,该钉穿过这里未示出的 第二工具部件并旋入贯通孔19的内螺紋.此外,还可看到,第一工具部件具有至少一个,这里示出两个冷却 剂/润滑剂流道21, 21',其流入接触区5,作用在于将冷却剂/润滑剂 传递到这里未示的第二工具部件。图3是工具系统的第二工具部件23的侧视图。这里作为示例,该 第二工具部件23是一工具头,它可置于这里作基体的第一工具部件1 上。第二工具部件23的接触面25带有齿27和凹陷29,以便实现齿状 啮合系统。如果第二工具部件23的接触面25置于第一工具部件1的接 触面5之上,则形成一接口,该接口具有齿状啮合系统,使扭矩能从第 一工具部件1传递到第二部件23。这里,第二工具部件23的与接触面25相对的端面31设计成钻头。 这里亦可设置具有齿和凹陷的接触面,以便形成另一接口。笫二工具部 件23亦配备至少一个冷却剂/润滑剂流道,该流道流入端面31和接触 面25.同样,冷却剂/润滑剂可从第一工具部件l经接口流入第二工具 部件23。后视图4表示的第二工具部件23的后视图示出了带齿27和凹陷29 的接触面25.还可看到,第二工具部件23具有至少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具系统,该系统具有至少两个在接口区相互紧贴的工具部件(1,23),它们各自的接触面(5,25)通过相互咬合的齿(7,27)和凹陷(9,29)形成齿状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齿状啮合系统的结构使接触面(5,25)只在相对于工具部件的中轴(15)具有至少一确定转角位置的状态下组装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迪特尔克莱斯弗里德里希哈贝勒
申请(专利权)人:克莱斯博士玛帕精密仪器工厂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