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620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静电保护膜。该防静电保护膜由一层防静电薄膜和一层防静电胶粘层组成,防静电胶粘层进一步由针形磁性金属粉或合金粉和胶粘剂组成,并且针形磁性金属粉指向为所述防静电保护膜的厚度方向,由于防静电薄膜仅是一层的结构,防静电结构在薄膜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长期存贮而不会失效,也不会在运输、存贮、或加工过程中产生局部脱落,防静电保护的效果更好;并且针形Ni粉指向为所述防静电保护膜的厚度方向即增加了纵向导通,又减少了Ni粉的用量,易于控制制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静电保护膜
技术介绍
在薄膜材料制备过程中,必须进行防静电保护,尤其是光学薄膜,如果不进行防静电保护,会影响产品质量。如镀膜过程中,如果存在静电,产品上就会产生气泡,对于光学薄膜来说,即便是很小的气泡也不能接受。再如对薄膜进行涂胶等过程中,也必须进行防静电保护。现有技术中,保护的方法是在光学薄膜表面贴一层防静电保护膜,该防静电保护膜的结构如图I所示,在PET基材002的内侧设置防静电胶粘层001,在PET基材002的外·侧设置防静电涂层003,对光学薄膜进行镀膜等工艺时,再即时地除去防静电保护膜。然而,实践中PET基材表面的防静电涂层的保质期一般不起过4个月即失效,PET基材表面的防静电涂层也会在光学薄膜的运输、存贮、或加工过程中产生局部脱落,此时,仅仅PET基材内侧的防静电胶粘层具有防静电功能,但由于PET基材表面的防静电涂层已经失效或局部失效,不能有效地去除空气静电,在去除(撕开)防静电保护膜时,仍然会在光学薄膜的表面产生静电,尽管产生静电的几率和静电的强度已经很低,但对于光学产品来讲,也会影响产品质量。经申请人验证,由一层防静电薄膜和一层防静电胶粘层组成的防静电保护膜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生产中导电填料的用量难于控制,用多了透明度不好,影响保护膜的使用,导电填料用少了则导通不好,影响防静电效果,制备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防静电效果好的防静电保护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导电填料用量易于控制的防静电保护膜。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由一层防静电薄膜和一层防静电胶粘层组成,防静电胶粘层进一步由针形磁性金属粉和胶粘剂组成,并且针形磁性金属粉指向为所述防静电保护膜的厚度方向。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形也可以是条形或棱型。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金属粉是Ni粉,或所述磁性金属粉是具有磁性的合金粉。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该防静电保护膜在存贮状态时,还包括一设置于防静电胶粘层的离型层。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薄膜是防静电PET膜。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薄膜是防静电PE膜。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胶粘层由防静电胶粘剂涂布而成,防静电胶粘层厚度范围在O. 002mm至O. 2mm之间。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该防静电保护膜在存贮状态时,还包括一设置于防静电胶粘层的离型层;所述防静电薄膜是防静电PET膜;所述防静电胶粘层由胶粘剂涂布而成,防静电胶粘层厚度范围在O. 002mm至O. 2mm之间。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该防静电保护膜在存贮状态时,还包括一设置于防静电胶粘层的离型层;所述防静电薄膜是防静电PET膜;所述防静电胶粘层由无机防静电胶粘剂涂布而成,防静电胶粘层厚度范围在O. 002mm至O. 2mm之间,无机防静电胶粘剂包括无机胶粘剂、导电填料和固化剂;所述无机胶粘剂是磷酸铝,或模数为O. 8-1. 2的钠水玻璃胶粘剂,或模数为O. 8-1. 2的钾水玻璃胶粘剂,所述导电填料是纳米级Ni粉。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由一层防静电薄膜和一层防静电胶粘层组成,防静电胶粘层进一步具有针形磁性金属粉和胶粘剂,并且针形Ni粉指向为所述防静电保护膜的厚度方向。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该防静电保护膜在存贮状态时,还包括一设置于防静电胶粘层的离型层。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薄膜是防静电PET膜。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薄膜是防静电PE膜。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胶粘层由防静电丙烯酸系胶粘剂涂布而成,防静电胶粘层厚度范围在O. 002mm至O. 2mm之间,防静电丙烯酸系胶粘剂含有侧链具有羟基及烯化氧链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离子化合物、固化剂以及抗氧化剂。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胶粘层由无机防静电胶粘剂涂布而成,防静电胶粘层厚度范围在O. 0015mm至O. 2mm之间,无机防静电胶粘剂包括无机胶粘剂、导电填料和固化剂。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胶粘剂是磷酸铝,或模数为O. 8-1. 2的钠水玻璃胶粘剂,或模数为O. 8-1. 2的钾水玻璃胶粘剂,所述导电填料是纳米级Ni粉。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该防静电保护膜在存贮状态时,还包括一设置于防静电胶粘层的离型层;所述防静电薄膜是防静电PET膜;所述防静电胶粘层由防静电丙烯酸系胶粘剂涂布而成,防静电胶粘层厚度范围在O. 002mm至O. 4mm之间,防静电丙烯酸系胶粘剂含有侧链具有羟基及烯化氧链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离子化合物、固化剂以及抗氧化剂。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该防静电保护膜在存贮状态时,还包括一设置于防静电胶粘层的离型层;所述防静电薄膜是防静电PET膜;所述防静电胶粘层由无机防静电胶粘剂涂布而成,防静电胶粘层厚度范围在O. 0015mm至O. 3mm之间,无机防静电胶粘剂包括无机胶粘剂、导电填料和固化剂;所述无机胶粘剂是磷酸铝,或模数为O. 8-1. 2的钠水玻璃胶粘剂,或模数为O. 8-1. 2的钾水玻璃胶粘剂,所述导电填料是纳米级Ni粉。本技术的防静电保护膜,由一层防静电薄膜和一层防静电胶粘层组成,由于防静电薄膜仅是一层的结构,防静电结构在薄膜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长期存贮而不会失效,也不会在运输、存贮、或加工过程中产生局部脱落,防静电保护的效果更好。本技术的防静电保护膜,针形Ni粉指向为所述防静电保护膜的厚度方向,在被保护产品与防静电薄膜之间形成定向导通,因而在保证防静电效果的同时,减少了针形Ni粉的使用量,防静电保护膜在保证功能的同时,增加了透明度,也降低的制程难度。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防静电保护薄膜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考图2,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防静电保护膜,由一层防静电薄膜102和一层防静电胶粘层101组成,防静电胶粘层进一步具有针形Ni粉和胶粘剂,并且针形Ni粉指向为所述防静电保护膜的厚度方向。本实施例的防静电保护膜在存贮状态时,还包括一设置于防静电胶粘层的离型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离型纸或离型膜,目的是在防静电保护膜在未贴在光学薄膜上时,保护一层防静电胶粘层101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静电薄膜102是防静电PET膜;所述防静电胶粘层101由防静电丙烯酸系胶粘剂涂布而成,防静电胶粘层厚度范围在O. 002mm至O. 4mm之间,防静电丙烯酸系胶粘剂含有侧链具有羟基及烯化氧链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离子化合物、固化剂以及抗氧化剂。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也是一种防静电保护膜,由一层防静电薄膜和一层防静电胶粘层组成。本实施例的防静电保护膜在存贮状态时,还包括一设置于防静电胶粘层的离型层;所述防静电薄膜是防静电PET膜;所述防静电胶粘层由无机防静电胶粘剂涂布而成,防静电胶粘层厚度范围在O. 0015mm至O. 3mm之间,无机防静电胶粘剂包括无机胶粘剂、导电填料和固化剂;所述无机胶粘剂是磷酸铝,或模数为O. 8-1. 2的钠水玻璃胶粘剂,或模数为O. 8-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由一层防静电薄膜和一层防静电胶粘层组成,防静电胶粘层进一步具有针形磁性金属粉和胶粘剂,并且针形磁性金属粉指向为所述防静电保护膜的厚度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由一层防静电薄膜和一层防静电胶粘层组成,防静电胶粘层进一步具有针形磁性金属粉和胶粘剂,并且针形磁性金属粉指向为所述防静电保护膜的厚度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金属粉是Ni粉,或所述磁性金属粉是具有磁性的合金粉。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该防静电保护膜在存贮状态时,还包括一设置于防静电胶粘层的离型层。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薄膜是防静电PE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万丰胶粘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