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切刀辊,包括芯轴和辊体,所述辊体套接于芯轴上,所述辊体两端的内壁与所述芯轴过盈配合连接,辊体两端之间的内壁与芯轴之间形成中空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切刀辊中通过加大辊体内径或在中段增设去重孔的方式使得辊体与芯轴之间形成有中空结构,或者在辊体中设置去重孔,减去辊体的一部分重量,减轻了模切刀辊的重量,减小了负荷,从而降低了带动模切刀辊旋转工作的电机的功率和能耗;由于加大辊体内孔或增设去重孔,减小辊体基体壁厚与刀刃壁厚的差别,提高模切刀辊辊体热处理综合机械性能,从而提高模切刀辊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切机,尤其涉及一种模切刀辊。
技术介绍
如图I所示,现有模切刀辊的结构为实心结构的辊体I与芯轴2通过过盈配合连接。这种结构的模切刀辊有几个问题其一是重量重,工作过程中带动模切刀辊旋转所需的电机功率大,能耗高;其二是芯轴大耗材多,特别是对于较大型的模切刀辊尤其浪费材料,同时还致使芯轴的关键部位如轴承位、传动位等使用了组织最疏松、杂质最多、性能最差的心部材料;第三模切刀辊辊体基体壁厚A与刀刃壁厚B相差悬殊,致使形状复杂,热处理后容易造成刀刃部分材料过热或过烧,导致内部组织晶粒粗大,综合机械性能下降等热处理缺陷,降低模切刀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背景,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模切刀辊使用寿命的新型结构模切刀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切刀辊,包括芯轴和辊体,所述辊体套接于芯轴上,所述辊体两端的内壁与所述芯轴过盈配合连接,辊体两端之间的内壁与芯轴之间形成中空的空间。其中,所述辊体内径大于所述芯轴外径,芯轴用于与辊体两端配合的位置上各套接固定有一法兰,所述辊体两端套接于所述法兰上且两者过盈配合。其中,所述法兰与所述芯轴过盈配合连接或焊接。其中,所述法兰长度为50mm。其中,所述辊体内壁呈台阶状,辊体两端的内壁直径与芯轴外径适配而使辊体两端内壁与芯轴过盈配合连接,辊体两端之间的内壁直径大于芯轴外径而与芯轴之间形成中空空间,辊体两端的内壁与辊体两端之间的内壁形成台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切刀辊,包括芯轴和辊体,所述辊体套接于芯轴上且两者过盈配合,所述辊体内外壁之间设有多个贯通辊体长度的去重孔。其中,所述去重孔数量6-12个,沿圆周均匀分布。其中,所述去重孔为圆形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模切刀辊中重量重,能耗高,且辊体基体厚度与刀刃厚度相差悬殊,热处理后机械性能不佳,本技术的模切刀辊中通过加大辊体内径或在中段增设去重孔的方式使得辊体与芯轴之间形成有中空结构,或者在辊体中设置去重孔,减去辊体的一部分重量,减轻了模切刀辊的重量,减小了负荷,从而降低了带动模切刀辊旋转工作的电机的功率和能耗;减少芯轴的毛坯直径从而改善芯轴的性能;由于加大辊体内孔或增设去重孔,减小辊体基体壁厚与刀刃壁厚的差别,提高模切刀辊辊体热处理综合机械性能,从而提高模切刀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模切刀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模切刀辊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模切刀辊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模切刀辊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模切刀辊第三实施例中辊体的侧向示意图。 标号说明I、辊体;2、芯轴;110、辊体;120、芯轴;130、法兰;210、辊体;211、去重孔;220、芯轴;310、辊体;311、去重孔;320、芯轴。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2,本实施方式的模切刀辊包括辊体110、芯轴120和法兰130,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模切刀辊,本实施例中辊体110加大了内径,从而使辊体110套接于芯轴120之上时,辊体110内壁与芯轴120外壁之间留有间隙。为使辊体110能与芯轴120联动,在芯轴120用于与辊体110两端配合的位置上各套接固定一法兰130,辊体110套接于法兰130上;法兰130外壁与辊体110内壁过盈配合,法兰130内壁与芯轴120外壁过盈配合或焊接。在两法兰130之间,辊体110内壁与芯轴120之间形成中空的空间。本实施例中,法兰130直接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接固定于芯轴120上,通过加工时对尺寸的控制即可实现,不需再增加其他的辅助固定件或工序,组装会比较简单。除此之夕卜,还可以采用键连接的形式,即在芯轴120上设计键槽,通过键嵌接于键槽中使法兰130固定于芯轴120上;当然,其他可行的固定连接方式亦可采用。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大辊体内径,辊体与芯轴之间形成一部分中空的空间,不仅减轻了模切刀辊的重量,降低了带动模切刀辊旋转工作的电机的功率和能耗,而且加大辊体内孔,减小了棍体基体壁厚(图中A尺寸),减小了棍体基体壁厚与刀刃壁厚(图中B尺寸)的差别,提高模切刀辊辊体热处理综合机械性能,从而提高模切刀辊使用寿命。法兰130长度即配合位宽度设置为50mm,仍然可以使辊体110运转平稳,辊体、法兰及芯轴上的切向应力也可以分散均匀,耐磨损效果好。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模切刀辊包括辊体210和芯轴220,辊体210内壁上设有去重孔211,该去重孔211设置于辊体210沿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并绕圆周一圈,设置去重孔211的位置与未设置去重孔211的位置连接处形成台阶。未设置去重孔211的辊体210两端位置的内壁直径与芯轴220外径适配而使辊体210两端内壁与芯轴220过盈配合连接,而辊体210两端之间设置去重孔211后,其内壁(即去重孔211的底面)直径大于芯轴220外径而与芯轴220之间形成中空空间。本实施例中,在辊体内壁中段区域设置去重孔,同样减轻了模切刀辊的重量,降低带动模切刀辊旋转工作的电机的功率和能耗;设置有去重孔处的辊体基体厚度小,减小了棍体基体壁厚与刀刃壁厚的差别,提闻|旲切刀棍棍体热处理综合机械性能,从而提闻|旲切刀辊使用寿命。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模切刀辊包括芯轴320和辊体310,辊体310套接于芯轴320上且两者过盈配合,在辊体310的内外壁之间设有多个贯通辊体310长度的去重孔311。如图5所示,去重孔311为8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圆形孔,去重孔311与辊体310内壁和外壁之间的距离相当以尽量保持壁厚均匀,较优地,去重孔311数量控制为6-12个,这样不仅去重孔311与辊体310内壁、外壁之间的距离相当,去重孔311之间的壁厚亦可与 去重孔311与辊体310内壁/外壁的距离相当,使得各处厚度均匀,提高热处理的综合机械性能。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辊体内部设置多个去重孔,减轻辊体的重量,同样减轻了模切刀辊的重量,降低带动模切刀辊旋转工作的电机的功率和能耗;通过合理设置去重孔的数量及形状尺寸,可以使得辊体各处的壁厚均匀,且减小与刀刃壁厚的差别,提高模切刀辊辊体热处理综合机械性能,从而提高模切刀辊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切刀辊,包括芯轴和辊体,所述辊体套接于芯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两端的内壁与所述芯轴过盈配合连接,辊体两端之间的内壁与芯轴之间形成中空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切刀辊,包括芯轴和辊体,所述辊体套接于芯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两端的内壁与所述芯轴过盈配合连接,辊体两端之间的内壁与芯轴之间形成中空的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切刀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内径大于所述芯轴外径,芯轴用于与辊体两端配合的位置上各套接固定有一法兰,所述辊体两端套接于所述法兰上且两者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切刀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与所述芯轴过盈配合连接或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模切刀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长度为50mm。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尚接,陈阳升,余富才,廖昌城,
申请(专利权)人:三明市普诺维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