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包文慧专利>正文

学生防震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29404 阅读:4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学生防震坐垫,由坐垫、防震装置和拉绳组成,防震装置通过拉绳与坐垫连接,所述的防震装置由防护板、支撑板和拉绳组成,防护板与支撑板通过拉绳连接,下拉拉绳,防护板受力弯曲与支撑板之间形成间隔空间。学生防震坐垫将防震装置与学生日常用的坐垫巧妙结合,不用另外配带,且不影响坐时的舒适度,简单实用,填补了目前学生防震用具的空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学生安全防护用具,具体说涉及一种学生防震坐垫
技术介绍
   随着近几年世界各地进入地震多发期,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对广大学生的安全都高度重视。目前,国家除对校舍建设有防震标准外,还对学生进行防震安全教育,有很多防震安全教育的视频、图片和宣传手册教导学生在地震发生时,抱头下蹲,抱头疏散,却没有其它有效、轻便的防震用具。如果学生下蹲和疏散时,有砖头、瓦块或玻璃碎片等砸落在孩子的头上,后果是多么可怕,可能造成头破血流,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填补学生防震用具的空白,本技术提供一种学生防震坐垫,平时做为学生坐垫使用,地震时启用相当于为学生配备了一个有三层防护的“安全帽”,保障学生安全,防止危险的发生。一种学生防震坐垫由坐垫、防震装置和拉绳组成,防震装置通过拉绳与坐垫连接,所述的防震装置由防护板、支撑板和拉绳组成,防护板与支撑板通过拉绳连接,下拉拉绳,防护板受力弯曲与支撑板之间形成间隔空间。所述间隔空间为拱形的。所述坐垫、防护板与支撑板均设有连接孔。所述拉绳通过连接孔将支撑板、防护板、坐垫依次连接。所述拱形空间最大间距为60mm—80mm。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将防震装置与学生日常用的坐垫巧妙结合,不用另外配带,且不影响坐时的舒适度,简单实用,填补了目前学生防震用具的空白;2、防护板、支撑板、坐垫起到三层防护的作用,有效抵挡高空坠落物对头部的冲击;3、使用时,将坐垫放到头部,下拉拉绳即可,操作简单方便;4、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  图1是防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防震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学生防震坐垫做为垫子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学生防震坐垫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设有连接孔的坐垫垫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学生防震坐垫由坐垫、防震装置和拉绳3组成,坐垫、防护板1与支撑板2均设有连接孔5,防震装置通过拉绳3穿过坐垫垫层4上的连接孔5连接坐垫,所述的防震装置由防护板1、支撑板2和拉绳3组成,防护板1与支撑板2通过拉绳3交叉穿过连接孔5连接。防护板1的主要作用是抵挡坠落物的冲击,最好选用抗冲击、有弹性和韧性、良好的耐劳、耐温特性的轻质有机薄板制作,例如生产安全帽的材料。支撑板2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头部与防护板1之间形成拱形空间、防止防护板1过度弯曲两端间距小于头径。拉绳3优选抗拉、耐摩、摩擦系数小、光滑特性的绳子。连接孔5安装圆乌眼,以减小下拉拉绳时的摩擦阻力。当地震发生时,学生可顺手将学生防震坐垫向下放到头上,双手下拉拉绳3,拉绳3便将防震装置中防护板1的两端拉向中间,使防护板1受力弯曲与支撑板2之间形成最大间距为60mm—80mm拱形空间,在头部上方形成了一个有防护板1、支撑板2和坐垫三层防护的安全帽,经过多次试验,整个过程仅需一两秒钟,且防护效果显著,能有效抵挡高空坠落物对头部的冲击。危险过后,松开拉绳3,防护板1恢复原状,继续做为坐垫使用。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相应的改进和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学生防震坐垫,其特征在于:由坐垫、防震装置和拉绳(3)组成,防震装置通过拉绳与坐垫连接,所述的防震装置由防护板(1)、支撑板(2)和拉绳组成,防护板与支撑板通过拉绳连接,下拉拉绳,防护板受力弯曲与支撑板之间形成间隔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学生防震坐垫,其特征在于:由坐垫、防震装置和拉绳(3)组成
,防震装置通过拉绳与坐垫连接,所述的防震装置由防护板(1)、支撑
板(2)和拉绳组成,防护板与支撑板通过拉绳连接,下拉拉绳,防护板
受力弯曲与支撑板之间形成间隔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防震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空间为拱
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文慧包万祥
申请(专利权)人:包文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