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窥镜包括:覆盖构件(10);槽(11),其形成于覆盖构件(10)的外周面(10g);孔(25、26),其位于槽(11)的周向上的至少两个位置处,并且与覆盖构件(10)的内部相连通;弯曲部(3b);以及牵引线(50),其具有环形状,在覆盖构件(10)中以经由一个孔(25)而从覆盖构件(10)内进入槽(11)、并且经由另一个孔(26)而从槽(11)进入覆盖构件(10)内的方式缠绕于槽(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具有用于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
技术介绍
关于内窥镜的插入部向被检体内的插入性的好坏,受到插入部的外径、插入部的位于插入方向的顶端侧(以下,简称为顶端侧)的顶端部的插入方向的长度等的较大影响。特别是,在工业领域中使用的内窥镜几乎都用于观察内壁由金属等较硬物构成的被检体,例如,存在如下情况即使内窥镜为O. Imm,若插入部的外径较大,贝u插入部不能够插入到被检体内,或者,若顶端部的长度在插入方向上较长,则插入部不能够通过被检体内 的弯曲部。在此,众所周知有如下结构在插入部具有弯曲部的内窥镜中,在插入部内贯穿有用于使弯曲部向多个方向弯曲的牵引线。牵引线的插入方向的顶端(以下,简称为顶端)成为如下结构其固定在位于构成弯曲部的多个弯曲片内的、最顶端侧处的弯曲片的内周面上,并通过从操作部侧牵引牵引线而使弯曲部弯曲。但是,若将牵引线的顶端固定在最顶端的弯曲片的内周面上,则由于内部空间仅缩小与该固定部相应的量,因此存在为了确保内部空间而不得不扩大插入部的外径这种问题。因此,在日本国特开昭62 - 227313号公报中,公开有如下结构在构成插入部的顶端部的顶端硬质部的插入方向的基端侧(以下,简称为基端侧)的外周上覆盖而固定位于最顶端的弯曲片,使牵引线的顶端侧在顶端硬质部的外周上嵌入沿插入方向形成的槽,之后,将牵引线的顶端弯折成大致直角,固定于形成在位于最顶端的弯曲片上的贯穿孔,通过设置成这种结构,能够以不增大插入部的外径的方式较宽地确保插入部的顶端侧的内部空间。此外,在日本国特开2001 — 37705号公报中,公开有如下结构在顶端部的顶端盖的基端侧的外周上沿顶端盖的周向设置槽,在该槽中缠绕从插入部内抽出的牵引线,并利用螺丝将牵引线夹住而固定在槽中,利用用于覆盖弯曲片外周的弯曲部覆盖橡胶来覆盖该槽,从而利用弯曲部覆盖橡胶来防止固定于槽的牵引线因水分等进入槽内而生锈,并且能够以不增大插入部的外径的方式较宽地确保插入部的顶端侧的内部空间。但是,在日本国特开昭62 - 227313号公报的结构中,为了确保弯曲部的液密性能,具有利用外皮管覆盖弯曲片的外周的结构,因此,存在容易导致插入部在固定有牵引线的部位处的外径尺寸增大与外皮管相应的量的这种问题。此外,在日本国特开2001 — 37705号公报的结构中,为了防止插入部的直径变大,并且防止在插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顶端盖与弯曲部覆盖橡胶所带来的高低差,因此,被弯曲部覆盖橡胶的顶端侧覆盖的顶端盖的基端侧进入径向内侧而位于径向内侧,而且,必须在顶端盖基端侧确保供螺丝固定的厚度,因此,导致在盖基端侧内部空间变窄。若内部空间变窄,则因由贯穿插入部内部的已知的光导件的贯穿根数变少所引起的照明光的光量降低、不得不减小贯穿插入部内部的摄像线缆的直径,导致产生图像噪声增加等问题。而且,在日本国特开2001 - 37705号公报的结构中,由于需要在避开缠绕有牵引线的槽、螺丝的位置固定弯曲部覆盖橡胶的顶端,因此存在顶端部的长度容易变长这种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一边实现插入部顶端侧的细径化一边充分地确保内部空间、同时能够缩短顶端部的结构的内窥镜。
技术实现思路
简略地说,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包括覆盖构件,其构成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在插入方向上的顶端侧的顶端部,并且覆盖上述顶端部的内置物;槽,其在上述覆盖构件的外周 面上沿着上述覆盖构件的周向形成;孔,其位于上述槽的上述周向上的至少两个位置处,并且与上述覆盖构件的内部相连通,且形成于上述覆盖构件;弯曲部,其在上述插入部中位于比上述顶端部靠上述插入方向的后方的位置,并且具有弯曲管及覆盖该弯曲管的软性管构件,上述弯曲管的上述插入方向的顶端侧嵌合于上述覆盖构件的插入方向的基端内,上述软性管构件的上述插入方向的顶端抵靠于上述覆盖构件的上述基端;以及牵引线,其具有小于或等于上述槽的深度的外径,为了使上述弯曲部向多个方向弯曲,该牵引线以贯穿上述插入部内并经由上述覆盖构件的一个上述孔而从上述覆盖构件内进入上述槽、并且从上述槽经由另一个上述孔而进入上述覆盖构件内的方式折回成环形状,并缠绕于上述槽。参照附图,根据以下的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其他目的、特征及优势。附图说明图I是表不具有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的立体图。图2是放大表示图I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顶端侧的立体图。图3是插入部的顶端部沿图2中的III - 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顶端部沿图3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放大表示图2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顶端侧的变形例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插入部的顶端侧沿图5中的VI — VI线的剖视图。图7是顶端部沿图6中的VII - VII线的剖视图。图8是放大表示顶端部与弯曲部之间在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插入部中的嵌合部位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放大表示图8的弯曲管的顶端侧的俯视图。图10是基于图8并省略牵引线与粘接剂而表示的、嵌合部位的局部剖视图。图11是放大表示牵引线缠绕于弯曲管的变形例的结构中的、插入部的顶端侧的立体图。图12是从图12中的XII方向观察图11的顶端部的侧视图。图13是插入部的顶端侧沿图12中的XIII — XIII线的剖视图。图14是插入部的顶端侧沿图12中的XIV — XIV线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对于图4的覆盖构件的槽、牵引线以平针(日文並縫P)状贯穿到槽的多个孔中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I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的立体图。如图I所示,内窥镜系统I具有内窥镜2和装置主体6而构成主要部分。内窥镜2具有插入到被检体内的细长的插入部3、设于该插入部3的基端侧的操作 部4、以及从该操作部4延伸的通用线缆5而构成主要部分。插入部3从顶端部依次具有顶端部3a、构成为例如向上下方向弯曲自如的弯曲部3b、以及具有挠性的长尺寸的可挠管部3c而构成主要部分。操作部4形成为筒状,并设有用于对弯曲部3b进行弯曲操作的弯曲操作杆4s。另外,弯曲部3b成为对应于弯曲操作杆4s的转动操作而例如向上方向或下方向弯曲的结构。此外,在操作部4上除了设有弯曲操作杆4s之外,还设有用于指示摄像动作的开关等。而且,在操作部4内,借助后述的光导件18 (参照图3)设有从顶端部3a的顶端面向被检体内供给照明光的发光元件等光源、供后述牵引线50 (参照图3)卷绕的带轮等。通用线缆5的延伸端连接于装置主体6。在通用线缆5内贯穿有信号线缆21 (参照图3)、从装置主体6延伸的电线等,该信号线缆21从装置主体6延伸,且该信号线缆21的顶端与设于顶端部3a内的后述摄像元件16 (参照图3)相连接,该电线用于向设于操作部4内的发光元件供给电力。装置主体6具有监视器6a,该监视器6a用于显示利用设于顶端部3a内的后述摄像元件16拍摄的内窥镜图像。此外,在装置主体6的内部设有图像处理用CPU、用于记录处理图像的记录装置等电器件、用于供给电源的电池单元等。另外,电池的电力供给到监视器6a、顶端部3a内的摄像元件16、设于操作部4内的发光元件,上述电器件等。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装置主体6与通用线缆5相连接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包括:覆盖构件,其构成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在插入方向上的顶端侧的顶端部,并且覆盖上述顶端部的内置物;槽,其在上述覆盖构件的外周面上沿着上述覆盖构件的周向形成;孔,其位于上述槽的上述周向上的至少两个位置处,并且与上述覆盖构件的内部相连通,且形成于上述覆盖构件;弯曲部,其在上述插入部中位于比上述顶端部靠上述插入方向的后方的位置,并且具有弯曲管及覆盖该弯曲管的软性管构件,上述弯曲管的上述插入方向的顶端侧嵌合于上述覆盖构件的插入方向的基端内,上述软性管构件的上述插入方向的顶端抵靠于上述覆盖构件的上述基端;以及牵引线,其具有小于或等于上述槽的深度的外径,为了使上述弯曲部向多个方向弯曲,该牵引线以贯穿上述插入部内并经由上述覆盖构件的一个上述孔而从上述覆盖构件内进入上述槽、并且从上述槽经由另一个上述孔而进入上述覆盖构件内的方式折回成环形状,并缠绕于上述槽。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10 JP 2011-1753151 一种内窥镜,包括覆盖构件,其构成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在插入方向上的顶端侧的顶端部,并且覆盖上述顶端部的内置物;槽,其在上述覆盖构件的外周面上沿着上述覆盖构件的周向形成;孔,其位于上述槽的上述周向上的至少两个位置处,并且与上述覆盖构件的内部相连通,且形成于上述覆盖构件;弯曲部,其在上述插入部中位于比上述顶端部靠上述插入方向的后方的位置,并且具有弯曲管及覆盖该弯曲管的软性管构件,上述弯曲管的上述插入方向的顶端侧嵌合于上述覆盖构件的插入方向的基端内,上述软性管构件的上述插入方向的顶端抵靠于上述覆盖构件的上述基端;以及牵引线,其具有小于或等于上述槽的深度的外径,为了使上述弯曲部向多个方向弯曲, 该牵引线以贯穿上述插入部内并经由上述覆盖构件的一个上述孔而从上述覆盖构件内进入上述槽、并且从上述槽经由另一个上述孔而进入上述覆盖构件内的方式折回成环形状, 并缠绕于上述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牵引线以从上述覆盖构件的上述外周面向上述覆盖构件的径向外侧不突出的方式利用固定构件固定于上述槽。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槽的上述一个上述孔及上述另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尚彦,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