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2051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在运输安装船的甲板上安装框体结构,并预制连接有过渡段的风电基础;将过渡段从框体结构中伸出,风电基础与框体结构临时固定;依次吊装风机塔筒、风机机头和风机叶片;运输风电整机至安装场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整机一步式运输,操作易于实现并且成功率高,也不需要启用大型的起重机械和运输船舶进行海上作业,相对于现有的运输技术大大降低成本;另外,由于风电基础、风机塔筒、风机机头及风机叶片从制造及运输到使用都可保持同样的姿势,因此最大限度降低了风机各组成部分损坏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实现结构抗损坏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运输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在海上风电工程中,海上风电的机组安装一般分为基础、风机塔筒、风机机头及风机叶片四个部分,由运输船舶运输到海上建造位置,分部施工与安装,并完成整机调试。工程中海上风电基础采用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单桩基础、多桩基础、重力式基础以及导管架式基础;安装方式包括分部吊装、整机吊装等方式;调试基本采用海上调试的方式。这导致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与安装不能实现整机化,运输与安装存在接口,浅水施工困难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致使海上风机基础结构的投资费用较陆上基础大幅度增加,从而限 制了海上风电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目前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不能实现整机化的技术问题,提供,可以实现整机运输,操作易于实现,成功率高,能够大大降低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I)在运输安装船的甲板上安装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连接有能够控制其伸出或缩回所述甲板的液压装置,所述框体结构的框边上设置有定位孔;陆上预制风电基础,所述风电基础是底部开口的半封闭筒形结构,其顶盖直径不小于所述框体结构的最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在运输安装船的甲板上安装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连接有能够控制其伸出或缩回所述甲板的液压装置,所述框体结构的框边上设置有定位孔;陆上预制风电基础,所述风电基础是底部开口的半封闭筒形结构,其顶盖直径不小于所述框体结构的最短边长;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吊点,该吊点的位置与所述框体结构上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上预留有通气孔;所述风电基础顶部固定连接中空结构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框体结构的最短边长,使其能够穿过所述框体结构;(2)将连接有所述过渡段的所述风电基础吊入水中,浮运拖航至所述运输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在运输安装船的甲板上安装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连接有能够控制其伸出或缩回所述甲板的液压装置,所述框体结构的框边上设置有定位孔; 陆上预制风电基础,所述风电基础是底部开口的半封闭筒形结构,其顶盖直径不小于所述框体结构的最短边长;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吊点,该吊点的位置与所述框体结构上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上预留有通气孔; 所述风电基础顶部固定连接中空结构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框体结构的最短边长,使其能够穿过所述框体结构; (2)将连接有所述过渡段的所述风电基础吊入水中,浮运拖航至所述运输安装船,并使所述过渡段从所述框体结构中伸出; (3)所述运输安装船上对应于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的吊点设置有卷扬设备,每个所述卷扬设备的钢缆绳穿过所述框体结构的定位孔,并与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的对应地吊点连接; (4 )通过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预留的通气孔对其内部进行充气,直至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与所述框体结构下部紧密接触; (5)通过所述卷扬设备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红岩练继建李爱东张浦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