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2051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在运输安装船的甲板上安装框体结构,并预制连接有过渡段的风电基础;将过渡段从框体结构中伸出,风电基础与框体结构临时固定;依次吊装风机塔筒、风机机头和风机叶片;运输风电整机至安装场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整机一步式运输,操作易于实现并且成功率高,也不需要启用大型的起重机械和运输船舶进行海上作业,相对于现有的运输技术大大降低成本;另外,由于风电基础、风机塔筒、风机机头及风机叶片从制造及运输到使用都可保持同样的姿势,因此最大限度降低了风机各组成部分损坏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实现结构抗损坏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运输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在海上风电工程中,海上风电的机组安装一般分为基础、风机塔筒、风机机头及风机叶片四个部分,由运输船舶运输到海上建造位置,分部施工与安装,并完成整机调试。工程中海上风电基础采用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单桩基础、多桩基础、重力式基础以及导管架式基础;安装方式包括分部吊装、整机吊装等方式;调试基本采用海上调试的方式。这导致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与安装不能实现整机化,运输与安装存在接口,浅水施工困难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致使海上风机基础结构的投资费用较陆上基础大幅度增加,从而限 制了海上风电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目前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不能实现整机化的技术问题,提供,可以实现整机运输,操作易于实现,成功率高,能够大大降低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I)在运输安装船的甲板上安装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连接有能够控制其伸出或缩回所述甲板的液压装置,所述框体结构的框边上设置有定位孔;陆上预制风电基础,所述风电基础是底部开口的半封闭筒形结构,其顶盖直径不小于所述框体结构的最短边长;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吊点,该吊点的位置与所述框体结构上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上预留有通气孔;所述风电基础顶部固定连接中空结构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框体结构的最短边长,使其能够穿过所述框体结构;(2)将连接有所述过渡段的所述风电基础吊入水中,浮运拖航至所述运输安装船,并使所述过渡段从所述框体结构中伸出;(3)所述运输安装船上对应于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的吊点设置有卷扬设备,每个所述卷扬设备的钢缆绳穿过所述框体结构的定位孔,并与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的对应地吊点连接;(4)通过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预留的通气孔对其内部进行充气,直至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与所述框体结构下部紧密接触;(5)通过所述卷扬设备收紧钢缆绳,将所述风电基础与所述框体结构进行临时固定;(6)依次吊装风机塔筒、风机机头和风机叶片,将风电整机组装完成;(7)在所述风机塔筒上部设置柔性辅助扶稳结构,运输所述风电整机至安装场地。步骤(I)中所述框体结构的数量为广10个。步骤(I)中所述框体结构的边长为l(T50m。步骤(I)中所述风电基础上吊点的数量、所述框体结构上定位孔的数量均为3 10个。 步骤(I)中所述风电基础的筒形结构直径为l(T50m,高度为4 15mm。步骤(I)中所述风电基础上通气孔的数量范围一般为1-20个。步骤(I)中所述过渡段的上口直径为4 10m,下口直径为15 40m,高度为l(T6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可以实现整机一步式运输,操作易于实现并且成功率高,对于大型的海上风机整机也不需要启用大型的起重机械和运输船舶进行海上作业,相对于现有的运输技术大大降低成本。另外,由于风电基础、风机塔筒、风机机头及风机叶片从制造及运输到使用都可保持同样的姿势,因此最大限度降低了风机各组成部分损坏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实现结构抗损坏要求,进一步降低建造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运输风电整机的施工状态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中1,运输安装船;2,框体结构;3,风电基础;4,过渡段;5,风机塔筒;6,风机机头;7,风机叶片;8,卷扬设备;9,钢缆绳。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施例披露了,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在运输安装船I的甲板上安装4个框体结构2,框体结构2连接有能够控制其伸出或缩回甲板的液压装置。框体结构2的数量一般为f 10个,其数量根据船体尺寸、载重量和风机及风电基础3尺寸确定。框体结构2的形状为矩形,其边长为25m,边长的取值范围通常在l(T50m。框体结构2的框边上设置有4个定位孔,用于穿过卷扬设备8的钢缆绳9 ;定位孔的数量一般为3 10个。陆上预制风电基础3,风电基础3是底部开口的半封闭筒形结构,其顶盖直径不小于框体结构的最短边长。筒形结构的直径为30m,高度为6m ;—般来说,筒形结构通常的直径选择范围是l(T50m,高度选择范围是4 15臟。风电基础3的顶盖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4个吊点,该吊点的位置与框体结构2上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因此其数量也在3 10个的范围内,吊点的分布方式应以能够平稳的起吊或落下风电基础3为原则。风电基础3的顶盖上预留有7个通气孔,通气孔的数量范围一般为1-20个。预制风电基础3的同时在风电基础3顶部固定连接过渡段4,过渡段4为中空结构。过渡段4的最大直径小于框体结构2的最短边长,使其能够穿过框体结构2,其上口用于与风机塔筒6连接。过渡段2的上口直径为4m,下口直径为20m,高度为16m ;—般来说,过渡段2通常的上口直径选择范围是Γ Οπι,下口直径选择范围是15 40m,高度选择范围是IO 60mmo将连接有过 渡段2的风电基础3吊入水中,借助筒形结构排水提供的浮力,浮运拖航至运输安装船1,并使过渡段4由下往上地从运输安装船I甲板探出的框体结构2中伸出,同时风电基础3卡在框体结构2下部。根据风电基础3顶盖上吊点的数量,运输安装船I上一一对应地设置有4个卷扬设备8,每个卷扬设备8的钢缆绳9穿过框体结构2的定位孔,并与风电基础3顶盖上所的对应地吊点连接。通过风电基础3顶盖上预留的通气孔对风电基础3内部进行充气,直至风电基础3顶盖与框体结构2下部紧密接触。通过卷扬设备8收紧钢缆绳9,并将卷扬设备8锁死,将风电基础3与框体结构2进行临时固定,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螺栓、插槽、卡环等。依次吊装风机塔筒5、风机机头6和风机叶片7,将风电整机组装完成。在风机塔筒5上部设置柔性辅助扶稳结构,运输风电整机至安装场地。柔性辅助扶稳结构为一种可以提供环抱力的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可在风电整机运输过程中辅助稳定风机结构,例如底端设置有与船体固定的钢结构桁架,桁架顶部具有可环抱风机塔筒5的开合结构,桁架结构与风机塔筒5之间设置约束风机塔筒5移动的柔性材料如气垫,橡胶垫等。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在运输安装船的甲板上安装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连接有能够控制其伸出或缩回所述甲板的液压装置,所述框体结构的框边上设置有定位孔;陆上预制风电基础,所述风电基础是底部开口的半封闭筒形结构,其顶盖直径不小于所述框体结构的最短边长;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吊点,该吊点的位置与所述框体结构上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上预留有通气孔;所述风电基础顶部固定连接中空结构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框体结构的最短边长,使其能够穿过所述框体结构;(2)将连接有所述过渡段的所述风电基础吊入水中,浮运拖航至所述运输安装船,并使所述过渡段从所述框体结构中伸出;(3)所述运输安装船上对应于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的吊点设置有卷扬设备,每个所述卷扬设备的钢缆绳穿过所述框体结构的定位孔,并与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的对应地吊点连接;(4)通过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预留的通气孔对其内部进行充气,直至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与所述框体结构下部紧密接触;(5)通过所述卷扬设备收紧钢缆绳,将所述风电基础与所述框体结构进行临时固定;(6)依次吊装风机塔筒、风机机头和风机叶片,将风电整机组装完成;(7)在所述风机塔筒上部设置柔性辅助扶稳结构,运输所述风电整机至安装场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在运输安装船的甲板上安装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连接有能够控制其伸出或缩回所述甲板的液压装置,所述框体结构的框边上设置有定位孔; 陆上预制风电基础,所述风电基础是底部开口的半封闭筒形结构,其顶盖直径不小于所述框体结构的最短边长;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吊点,该吊点的位置与所述框体结构上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上预留有通气孔; 所述风电基础顶部固定连接中空结构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框体结构的最短边长,使其能够穿过所述框体结构; (2)将连接有所述过渡段的所述风电基础吊入水中,浮运拖航至所述运输安装船,并使所述过渡段从所述框体结构中伸出; (3)所述运输安装船上对应于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的吊点设置有卷扬设备,每个所述卷扬设备的钢缆绳穿过所述框体结构的定位孔,并与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的对应地吊点连接; (4 )通过所述风电基础顶盖上预留的通气孔对其内部进行充气,直至所述风电基础的顶盖与所述框体结构下部紧密接触; (5)通过所述卷扬设备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红岩练继建李爱东张浦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