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秋生专利>正文

一种接头、接口、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1185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接头、接口、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连接装置包括接头和接口,接头和接口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触点,接头设置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接口设置有极性相反的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当接头与接口连接时,第一磁铁与第三磁铁异性相吸,第二磁铁与第四磁铁异性相吸,从而实现无应力、无须准确角度即可将接头与接口连接,(断开亦不易对接头和接口造成硬性伤害,)进而设置于接头和接口上的触点相接触实现电信号或数据信号传输。所述接口用于电子设备时,接口还设置有面板,面板与电子设备外壳无缝接合,实现防尘、防水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连接装置具有操作方便、不易损坏,防尘、防水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头、接口、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MP3/MP4、GPS导航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均会设置有用于充电、数据传输的接口,此类电子设备在进行充电、数据传输时一般通过设置有接头的数据线进行连接。现有的接头、接口,其连接或断开存在以下缺点接头与接口连接时需要按照正确的方向、同时施予适当的力度,否则将会因连接或断开的方向不正确或力度过大时造成接头、接口松动、接触不良、甚至脱落;此类接口一般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其自身有空隙,因此存在不防尘、不防水的缺点;将设置有接头的数据线与电子设备上的接口连接时,往往需要在可视的情况下并使用双手操作,因此存在操作不方便的缺点。·综上所述,现有的接头与接口的连接方式存在易损坏、不防尘、不防水、操作不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头、接口、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接头与接口的连接方式存在易损坏、不防尘、不防水、操作不便等缺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接头,与接口连接,所述接头中与接口连接的接触面设置有第一磁性部件及第一触点。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设置于接头中与接口连接的接触面的两端,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一触点设置于接头中与接口连接的接触面的中间。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对应位置为凸起,所述凸起凸起接头中与接口连接的接触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触点凸起接头中与接口连接的接触面的高度。所述第一触点为可在接触面的垂直方向伸缩的弹性装置。一种接口,与接头连接,所述接口中与接头连接的接触面设置有第二磁性部件及第二触点。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包括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分别设置于接口中与接头连接的接触面的两端,所述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触点设置于接口中与接头连接的接触面的中间。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对应位置为凹槽。一种连接装置,包括以上所述接头及接口,所述接头及接口配合连接;所述接头与所述接口连接时,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三磁铁为异性相吸,所述第二磁铁和第四磁铁为异性相吸,从而将接头与接口连接,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将接头与接口固定,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接触实现接头与接口的电信号或数据信号传输;所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为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触点。所述凸起和凹槽的端面形状为相配合连接的圆形或可防止接头与接口接反的梯形、正三角形、正五边形等。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包括以上所述接口 ;所述接口中与接头连接的接触面为一面板,所述面板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上并与外壳无缝接合,所述面板凹陷于所述外壳内使所述第二触点内陷于所述外壳。本技术提供的接头、接口、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所述接头和接口,所述接头和接口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触点,所述接头设置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接口设置有极性相反的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当接头与接口连接时,第一磁铁与第三磁铁异性相吸,第二磁铁与第四磁铁异性相吸,从而实现无应力、无须准确角度即可将接头与接口连接,(断开亦不易对接头和接口造成硬性伤害,)进而设置于接头和接口上的触点相接触实现电信号或数据信号传输。所述接口用于电子设备时,接口还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与电子设备外壳无缝接合,实现防尘、防水的效果。因此,本技术提供连接·装置具有操作方便、不易损坏,防尘、防水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头与接口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口用于电子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接头、接口、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连接装置包括接头和接口,接头和接口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触点,接头设置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接口设置有极性相反的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当接头与接口连接时,第一磁铁与第三磁铁异性相吸,第二磁铁与第四磁铁异性相吸,从而实现无应力、无须准确角度即可将接头与接口连接,(断开亦不易对接头和接口造成硬性伤害,)进而设置于接头和接口上的触点相接触实现电信号或数据信号传输。所述接口用于电子设备时,接口还设置有面板,面板与电子设备外壳无缝接合,实现防尘、防水的效果。因此,本技术提供连接装置具有操作方便、不易损坏,防尘、防水的优点。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结构示意图。一种接头1,与接口连接,该接头I与接口连接的接触面设置有第一磁性部件及第一触点12。第一磁性部件包括第一磁铁111和第二磁铁112,该第一磁铁111和第二磁铁112分别设置于接头I中与接口连接的接触面的两端,该第一磁铁111和第二磁铁112的极性相反。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铁111为极性为南极,第二磁铁112的极性为北极。第一磁性部件对应位置为凸起13,该凸起13凸起接头I中与接口连接的接触面的高度高于该第一触点12凸起接头I中与接口连接的接触面的高度,从而进一步确保触点接触外物而造成损害。第一触点12为可在接触面的垂直方向伸缩的弹性装置,设置于接头I中与接口连接的接触面的中间。参照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口结构示意图。一种接口 2,与接头连接,该接口 2与接头连接的接触面设置有第二磁性部件及第二触点22。该第二磁性部件设包括第三磁铁211和第四磁铁212,该第三磁铁211和第四磁铁212分别设置于接口 2中与接头连接的接触面的两端,该第三磁铁211和第四磁铁212的极性相反,该第二触点22设置于接口 2中与接头连接的接触面的中间。第二磁性部件对应位置为凹槽23。本实施例中,第三磁铁的211极性为北极,第四磁铁212的极性为南极。参照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头与接口连接示意图。一种连接装置3,包括以上所述的接头I及接口 2,该接头I及接口 2配合连接;接头I与接口 2连接时,第一磁铁(未标示)和第三磁铁211为异性相吸,第二磁铁(未标示)和第四磁铁212为异性相吸,从而将接头I与接口 2连接,凸起(未标示)与凹槽23的配合将接头I与接口 2固定,第一 触点(未标示)及第二触点22接触实现接头I与接口 2的电信号或数据信号传输。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接头I的第一磁铁(未标示)和第二磁铁(未标示)极性相反、设置在接口的第三磁铁211和第四磁铁212极性相反,接头I与接口 2连接时第一磁铁(未标示)与第三磁铁211异性相吸,第二磁铁(未标示)和第四磁铁212异性相吸,从而实现无应力、无须准确角度即可将接头I与接口 2连接,接头I与接口 2断开时亦不易对接头I和接口 2造成硬性伤害,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头与接口连接或断开时易损坏的技术问题;而且还可以在非可视情况下单手实现接头I与接口 2的连接或断开,其操作非常方便;同时,设置相反极性的磁铁,可防止接头I与接口 2反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触点(未标示)和第二触点22为相对应的多个触点,从而可实现电力信号和数据信号以及其他信号的单独传输或同时传输。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头,与接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中与接口连接的接触面设置有第一磁性部件及第一触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秋生
申请(专利权)人:方秋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